分享

创客谈 | 清水塘溪泉湾小学:校园变梨园 让戏曲文化融入学子生活

 园丁besos 2019-05-11

第二十六期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国人对戏曲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原乡情结。为了传承戏曲艺术,清水塘溪泉湾小学将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多方结合,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处处透出梨园气息。


创客谈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清水塘溪泉湾小学的创建之路。

清水塘溪泉湾小学的一群一年级的孩子便以一首原创戏曲舞蹈《传承》在开福区少年宫举办的文艺展演中崭露头角。

家校通力传戏曲 开凿社区文明源

在练功房内苦练戏曲舞蹈。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王闻扬摄

清水塘溪泉湾小学是2017年8月才建校的。而新的校园,要有新的气象,早在建校筹备时期,校方便定下了以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为抓手,致力传承中华戏曲文化,打造戏曲特色教育品牌的目标。

当清水塘溪泉湾小学定下了初步思路后,获得家长的支持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此,学校行政团队立即组织全体教师,联合社区对学校大部分家长进行了走访调查,在征集家长们的意见和心声的同时,也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深入推进挖掘资源,创设条件。

正是在家校合力的势头之下,在建校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清水塘溪泉湾小学的一群一年级的孩子便以一首原创戏曲舞蹈《传承》在开福区少年宫举办的文艺展演中崭露头角。至此,戏曲文化正式成为了清水塘溪泉湾小学的立校之本。

戏曲活动深推进 传统文化进课堂

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戏曲表演技艺

让孩子们为自己的老师构画戏曲形象是该校戏曲教育的一大特色。

在一年多的实践当中,清水塘溪泉湾小学的老师们发现,戏曲还可以和学校很多学科教育相融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学起来不枯燥,做起来不厌烦。

为老师塑造“戏曲形象”:在2018年教师节中,清水塘溪泉湾小学开展了戏曲长卷展示谢教师的活动,孩子们在一副10余米的长卷上,将每一名老师的形象绘制成戏曲人物加以展示。而后,学校教科室立即推出了“戏曲人物形象我来写”的征文活动,孩子们采用文配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心中的教师戏曲形象。

自创戏曲课间操:2018年9月,学校体育组自创戏曲课间操,音乐采用戏曲旋律,动作采用戏曲的基础身段动作,学生每天学习,每天做操,籍此实现对戏曲的传承,很多戏曲中的手势和动作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逐渐刻进了孩子们的童年。

戏曲与书香校园相融合:清水塘溪泉湾小学通过设计戏曲元素的活动,与书香校园的建设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回归课外经典读物,了解更多经典作品,汲取更多营养成分,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戏曲熏染人生,读书妙处无穷”的意义。

此外,清水塘溪泉湾小学还向市教科院申报了《优秀戏曲文化进校园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的课题报告,探索如何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全方位做好戏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引导与平衡,从多个角度探寻让优秀的戏曲文化走进校园的路径和方法。

校园绽开戏曲花 最是自信中国娃

让孩子们为自己的老师构画戏曲形象是该校戏曲教育的一大特色。

学校还为孩子们制作了戏曲特色T恤衫。

→学子们自制的盘子戏曲人物墙。

“兼容并蓄 宁静致远”是清水塘溪泉湾小学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校训,正是这八个字,引领了清水塘溪泉湾小学浸润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

步入清溪校园,随处可见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这边厢的孩子们身着自制的手绘戏曲文化衫,三两结伴流连在戏曲长廊中,或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或为身边的小伙伴们解疑答惑;那边厢的孩子们将亲手绘制的脸谱挂上竹帘,洒落的阳光点点映衬着他们青春洋溢的笑容。

除却戏曲活动外,清水塘溪泉湾小学还在长沙花鼓戏保护和传承中心的帮助下组建了戏曲舞蹈队、戏曲手工美术班与戏曲表演初级班等社团组织,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打造富含戏曲特色的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戏曲的发展情况及相关知识,学会演唱部分戏曲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在学校的戏曲社团中,还有数名花鼓戏院的老师们担任常驻导师,为“清溪小戏迷”指导教学,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用唱腔和身段塑造人物形象,不断提高孩子们唱、念、做、打的艺术功底和大胆自信的舞台表现力。他们的到来为这些热爱戏曲的孩子搭建了专业的交流平台,同时让更多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戏曲文化。

2018年10月12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欢乐潇湘·品质长沙”开福区第十五届“湘江韵律”系列文化活动--戏曲进校园巡演启动仪式在清水塘溪泉湾小学举办。这无疑是对全校师生职工的认可,但对清水塘溪泉湾小学而言,这也是文明路上一个新的起点。

来源:长沙文明网 编辑:渊仔 校对:王闻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