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奇门武功一板功(二)

 明月照书窗 2019-05-12

开架)。此专指内八字步,而固之(两脚不得移位;身体切勿晃

动)。(图9)

(2)虚步—腿直立脚尖外撤45左右。另一腿伸直并

且以脚前掌接触地面(脚后跟抬起)其要求虚中有实,实亦倍

之(虽然是个虚的架式,但其架中却包涵着实的式子;如果是

个实的架式,那就更要加倍进行巩固了)。”故术语曰之:“腿似

柱撑之于地(此专指虚腿)。”“腿似柱定之于地(此专指实

腿)。”用左腿(脚)虛撑地面的步型乃谓之“左虚步”。(图10)

反之则为“右虚步”。

(3)弓字步—两腿前后分开,相隔的距离大约在1米左

右。一腿向前弓出,脚尖向前(令号出之腿的膝与脚尖成一垂

直线);另一腿伸直后撑,脚尖外撤45°。其要求如术语所云

“弓者(此专指撑之腿),如柱五趾抓地。”“撑者(此专指后撑之

腿)似山千钓难移。左腿前弓乃谓之“左弓步”。(图11)反之则

为“右弓步”。

四、板功的具体做法和步骤

1.推功

①摆架一—内八字步。具体摆法见(图9)。

②换息(三息或五息均可总的要求是以气息均匀为度)。

⑧吃气一口

④咽气

⑤送气

掠气。

⑦发动—两手自腰间上升,令其成为分指掌,掌心朝

上,掌指向前。(图12)接着两掌以掌指尖为重点,同时向前顶

推(10个手指好似顶着一个重物前推)。待推到两手膀(肘部

将近伸直时—即猛然向前捣出(捅出)令其两肘之肘部完

全伸直。(图13)再外旋两手前臂,使其两手掌作抓握状(抓握

的弧度约同碗口大小)(图14)后并拢成拳(两拳心朝上,拳眼

对外)(图15)。然后以两肘部为重点,令两臂同时抽回后收。

(图16)最后则以两手膀之外侧为重点猛力向上抬起—一此

图14

时两手膀与肩部平行,两肘尖分别对于左、右两侧并尽量往外

撑扩。(图17)

⑧换息(三息或五息)。

说明:从②做至⑧,这一套连贯步骤,术语乃谓之一练气

(此专指推动之架)。做架者必额连续进行三练气。切记!推

功之三练气定要做满15天(此专指年青力壮者,少年、中年人

必须增加一倍,即必须做满30天。老年人及体弱有病者必须

增加二倍,即做满60天。其后诸架一如镏功、小腰功、雕功

等,皆按做架者的年龄、体质等划分其天数之长短〔不作重复

解释),方可再加三练气。合计(连先前之气合起来)共有六练

气。待到六练气15天后,再接做第三个架子—擱功。

2.捆功

①接着上式—步型与身体同前不动。其姿式与(图17)

相似。

②换息、吃气、咽气、送气、撩气皆与推功相似

③发动放手松拳(两拳同时放开),做成推功中的(图

12)姿式;再做成(图13)姿式,接着猛然翻动两掌—令其成

图16

图17

为交叉状(掌心朝下,左掌放在右掌的下方)。(图18)再将两

掌分别向左、右两侧方向拂抹(左掌向左侧,右掌向右侧),成

为侧平举的形状(两掌心仍然朝下)。(图19)最后令两手同时

翻动,划正弧形圆圈(手之前臂为轴带动手腕),后停于体侧不

动(此时两掌的掌心均须朝上)。其高度(两膀侧平举时的高

度)与肩平行。(图20)

④换息〔三息或五息)。

说明:从①做至④这一套连贯步骤,其术语乃谓之一练气

(此专指擂功之架)。

⑤接着再吃气、咽气、送气、掠气、发动,两手分别自左、右

两侧直臂内移相交令两手之手腕成交叉状,两掌心均朝上。再

将两手腕同时外旋,令两掌翻转使其掌心朝下,姿式均与(图

18)相同。然后做成(图19)、(图20)的姿式。做完后,换息(三

息或五息)

说明:整个⑥中的动作,其术语乃谓之二练气。

⑥接着三练气(其法均与⑥中相同)

说明:攔功之三练气必须做满30天待30天后,再加为六

练气,包括推功的六练气共计有十二练气。再待十二练气30

天后,接做第三个架子——小腰功

图18

图19

图20

武当奇门武功一板功(二)
武当奇门武功一板功(二)
武当奇门武功一板功(二)
武当奇门武功一板功(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