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的智慧·不敢为天下先

 芳草屋845 2019-05-12
善于守拙,学会尊重别人的长处,既不会影响你优势的发挥,还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因此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与助力,何乐而不为?所以“不敢为天下先”是人人都可行的大道理。
《道德经》的智慧·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意思是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这里就说第三件法宝“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为这句话挨了不少骂。被斥之为不思进取,消极保守、退缩避世的哲学,与如今的创新思想、竞争社会格格不入。但其实细细解读老子思想精髓应该明白“不敢为天下先”不是得缩头时且缩头的“乌龟哲学”,更不是反对时代进步、固步自封的“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哲学”。

《道德经》的智慧·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是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圣人哲学。

也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自觉甘愿地去“处下”、“处后”,的谦逊低调的人生态度。

谦逊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普世价值之一。谦逊就是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有限和不足,不敢认为自己超出别人多少,不敢站在别人前面,是深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你肯定不是第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而不争不抢退居之后,也就能更有空瓶心理学到东西,也会让我们更接近自我本真,发现纯净而静谧的内心,也就更具有美德。

在社会层面上,更容易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正的尊重,也因此可能会有更多机会。

《道德经》的智慧·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当上皇帝的过程很有意思,刘恒为帝虽然有功臣集团的利益推助,却也是一个“不敢为天下先”而得道多助的鲜明例子。

刘恒母亲薄姬做人低调教育儿子也低调谦逊,而刘邦的戚夫人就敢为天下先,与刘恒的母亲薄姬完全相反,非常高调,她想废掉太子让自己儿子上,然后她就替代吕后当天下第一女人皇后,结果她的悲惨结局成了历史经典惨案。

而刘恒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低调谦逊做人中一路躲过厄运被推上帝皇之位,成为历史上最好的皇帝,开创了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汉文帝崇尚黄老之学,主张的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这个“无为”就是蕴含了“不敢为天下先”的哲理。

《道德经》的智慧·不敢为天下先

而我们普通人明白了“不敢为天下先”的低调谦逊做人道理,走遍天下都会受人敬重,人生也会顺畅安然,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自作聪明,旁人就不乐意为你贡献主意;

如果你自高自大,周围的人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不愿与你相处;

如果你好强逞能,下属就不愿意为你出力。

实际上,真的第一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表现出谦虚,因为确信自己真的有实力,所以不会为了别人的某个看法或某句话而争的面红耳赤。只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才会四处与人争强好胜,获得一点阿Q式的胜利来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经常与人争先,就会容易吃亏,经常向人挑战,就会被人所反对在任何地方,谦卑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真正的尊重,低调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真正的和谐。

善于守拙,学会尊重别人的长处,既不会影响你优势的发挥,还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因此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与助力,何乐而不为?所以“不敢为天下先”是人人都可行的大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