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协调是一个普遍用词,是指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站在哲学的角度,它是一种动态思维,是万事万物在不断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的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按我们中医的思维,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就是“阴平阳秘”,之所以不说是“阴阳平衡”,因为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正如马老师所讲的,一个人体重60kg,如果是阴阳平衡,是不是可以认为他是由30kg的阳和30kg的阴共同组成的呢?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体85%以上都是水,就算剩下来的15%有形组织,也不属阳,所以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而在“阴平阳秘”中,阴代表称杆,阳代表砣,称杆的平不平取决于砣在称上的位置,这是一种秤杆思维。而阴阳平衡是指一种对等的天平思维。显然“阴平阳秘”更符合我们中医的辩证的、动态的观点。 大部分人觉得郁证就是抑郁证,其实郁证是中医的概念,在中医体系中,把它归统于气血津液病,在三部六病体系中,归属于整体气血病。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症均囊括在中。实在临床中,我们在面对情志病时,它们表现的情绪化症状有时候并不明显,比如有的患者会有头疼症状,胃疼的症状,采用何种手段疗效都不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一些躯体性焦虑的存在。所以临床中,我们不但得注意辨别,还得延伸思维,发现这种问题的存在。因为疑难杂症迁延难愈时,势必会影响到心理的健康,这时候我们均可以尝试使用协调疗法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路。 我们查阅《灵枢》、《针灸大成》可以看到,前辈们用了很大篇章在论述针刺手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内容描述的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反过来我们思考一下现代针灸,它主要是来治疗什么疾病,如何去操作的。我们必须承认现在忽视针刺手法的越来越多,这会把我们传统针灸原汁原味的东西丢失。不可否认,结构针法的破茧而出,是对针灸的一种很好的传承、创新,对治疗一些疼痛类疾病越来越精准,但是对手法的要求就没有很严格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手法的重要性。 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意思说的很明白,针法的要诀就是一定要有针感传输到病所才能有效果。正如剂量乃汉方不传之秘,针灸效果的差别除了在选穴上,针感传输是否得当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我觉得现代针灸手法操作上有不少弊端,明显的有两点:第一就是忽视手法,单讲穴位,不怎么重视行针,也不关心病人的感觉。第二就是过于标新立异,技法性的东西是要有的,但同时决不能忽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针感传输,否则就是华而不实。其实我们老祖宗已经把针刺手法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们只需要好好继承,再把基本功搞扎实了,树立信心,一定会掌握针刺手法。这样我们才能称之为针灸,否则的话咱们只能叫扎法,拿根针扎进去就行了。 那么,针刺手法的定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技法或者学术流派的诞生,必定是植根于理论的土壤,绝不是凭空捏造的。针刺手法呢是以向心性的古典经络理论和循经感传规律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张缙老师在这方面很有研究,他认为针刺手法之要在于“激”和“控”二字。激,就是用毫针激发穴内经气;调,就是行针以调控经气的性质,驾驭经气传导部位。随着施针者的操作,经气开始传导到相应部位,指哪打哪,打哪儿哪儿中。看似毫无规律,内里却暗藏玄机。比如两个人同样针刺风池穴,针感是往哪里传导,能不能控制并守住经气,这是针刺效果的差别所在。我曾亲身体验过张缙老师的弟子刘高峰博士现场给我们演示针刺风池穴,稍微调一调行针的手法,就能控制经气向几个方向传导,且传导的深浅、远近皆有不同,很是奇妙。内经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粗守形,上守神”,正是一般大夫与技术高超的大夫之间的区别。下面我会跟大家具体分享一下针刺手法的内容。 关于针刺手法,其实跟学历的高低、行医年限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核心就是基本功,而不是术式。就好比武术打拳,会的招数多不一定是高手,真正的高手往往能一招制胜。你没有基本功的话就是花拳绣腿,打出去的拳是没有杀伤力的。针灸也是一样,不是简单地把针插进去就可以,一定要有力的概念,一定要做到力贯针中。比如说捻转、提插,大多数人都会,但是怎样才能均匀、确切地激发经气,经气来了后能守住不丢失,守住后能调控经气到所需病灶,只有少部分人能掌握其中的精妙。幸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针灸家们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任作田、焦勉斋、郑魁山、马瑞林等,在其著作中,都有了关于练习基本功的论述。任氏提到了三练:练心意、练指力、练手法。焦氏提出了运掌法和练指力法。郑氏则提出关节练习法和左右手练习法。马氏则提出练气、练指力、练指感和练技巧。不管是哪种方法,想要驾驭经气,针力和感知力都得有。你要体会针刺入穴的变化,这都需要系统的训练,通过训练都可以掌握。接下来,就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针刺手法训练中的心得。 练针方法 方法:扎纸板 ①用包装纸箱之纸板(俗称纸壳)。纸板中间层为瓦楞,薄者为一层瓦楞,中者为两层瓦楞,厚者为三层瓦楞。 ②将纸板裁成10×15公分之长方形。 ③先用0.5寸26号或28号针,较熟练后改为1.0—1.5寸针。 ④按行扎针,其间距要相等,两针之间(针距)不得大于0.3公分,两行之间(行距)为0.5公分或0.7公分。 ⑤针要直刺,要刺透。从正反两面可透视出练针者刺针时之心态是否认真,是否正指直刺,是否意念集中。 ⑥练针时应当环境安静、意念集中、心态平和,方能收到守神练针之效果。 ⑦过去正规练针用粗纤维之糊窗纸(也叫呈文纸),用扎花撑子绷紧,先两层后多层。 ⑧用纸板练针的好处是通过扎纸板来练指力,通过感受针穿过瓦楞时一层实一层虚的不同感觉来练指感。 进针法在针刺手法里是非常重要的。进针时达不到“无痛”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针刺手法的施术。如果手技纯熟,基本上可以进针无痛。要想手技纯熟,只有靠“练”。 协调针法治疗郁证 头部:百会 腹部:上腹 中脘 中腹 天枢 下腹 关元 四肢部 手:合谷 足:太冲、足三里 刺法补泻包括呼吸补泻和捻转补泻 呼吸补泻在教材中的定义是指病人呼吸时进出针达到补泻目的,实则临床使用时很难达成,历代争议也比较大。张缙老师在《针灸大成》校释中是这样描述的,将《素问·离合真邪论》有关呼吸补泻的全文归纳总结,呼吸补泻的关键是出针,进针与呼和吸的关系,“侯吸引针”“侯呼引针”,是可以明显区分的。而“呼尽内针”和“吸进内针”是不易在临床上区分的,因为呼吸动作是自主的,呼尽就是吸,吸尽就是呼。在文字表面是可以区分“呼尽”“吸则”,但是“呼尽”和“吸则”之间有多大的时间间距是无法区分的。 对于此手法,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元朝的针灸大师窦汉卿说“补泻之法,不在呼吸而在手指”,而高武与杨继州把呼吸用在烧山火与透天凉上。在行“烧山火”时,患者先用鼻吸气作为从属,然后连用“口呵”五次,借助温热感来引导患者;“透天凉”时则以口吸气产生的凉感来引导患者。故操作时,遵循杨氏提倡“呼吸法”,补时以鼻吸气口呵气为主,泻时以口吸气为主。 捻转补泻之法,最早见于《内经》一书,窦杰所撰《针经指南》:“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后世从《金针赋》到《医学入门》发展更为复杂。《针灸大成》一书亦有记载,但多以窦氏操作方法为主。 溢脉型郁证:协调基方 行间 前面大家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溢脉的具体表现: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昏脑胀、目花耳鸣。 我们选用的穴位是在协调基方的基础上加行间穴 1.是通过查阅文献也能找到,运用行间单穴治疗郁证的资料。如李菊花通过剁刺行间穴治疗35例郁证患者均有效果,其中28例患者痊愈。 2.我们认为溢脉的形成多是由肝阳上亢导致,行间穴,行,行走之意,间,中间。意为经气行走其间,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针灸大成》中记载肝实则可泻之。《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故溢脉型郁证时选用行间穴。 操作: 1.百会穴选用平补平泻手法,平刺0.5~0.8寸 2.足三里直刺0.5-1.5寸;中脘直刺,天枢直刺,关元直刺,四穴选用补法。 3.合谷直刺0.5-0.8寸,行间透合谷直刺1.5-2寸,两穴用泻法。行间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医案】 赵某某,女,43岁,2017年2月14日以“情绪波动 5 年余”就诊。患者自述反复出现易怒易燥,神经过敏,心中总觉不踏实,常责备自己、心下痞满,两侧胁肋部刺痛,胃纳一般,便溏,小便调,睡眠差,能睡2-4个小时,舌暗红苔黄腻,溢脉。测评SCL-90量表总得分为211,这个量表叫症状自测量表,全国正常人的得分在120左右,显然这个是高于正常值的,行溢脉型协调针法 5次后患者溢脉消失,心下痞满症状减轻,经10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后患者自述未出现暴躁易怒,睡眠情况有所改善,心下痞满的症状明显缓解,再次测评SCL-90量表,总得分为118。 注:合谷、太冲在穴药同源中功同柴胡汤,合谷主气,属阳,正如《循经》所言:“合谷主狂邪癫厥”。太冲主血,属阴,正如《经穴性赋·血门》所言“尤有清血、凉血、固血之功”[18]。百会穴为百脉交汇之处,《针灸资生经》云:“但凡思虑尤甚,心悸怔仲或自卑叹息必疗百会也”,行间泻肝火,腹穴加足三里,循环根本之气,犹如大战中的粮草,故能取效。这个病例当时是我研究生的课题中的病例,溢脉的消失属于首次,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在临床应用中,我们会常常遇到这种情况,随着治疗的深入,溢脉强硬程度会减弱,我们也可将此作为一种评价的客观指标。 聚脉型郁证:协调基方 曲泉、阳陵泉 聚脉型郁证的表现:这类患者常以多疑善太息,性格内向,性情压抑,沉默寡言而居。选用两穴主要是聚脉是由肝气郁结所致,曲泉,为足厥阴肝经的经穴,曲通屈,隐秘之意,穴位于膝关节内侧,屈膝,股骨内侧髁的后缘;泉,泉水也。穴在膝内属阴,阴中生泉,因此“曲泉”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聚集于此,是足厥阴经气血汇集之处,五行属水,水涵木,肝木的升发需用曲泉。《灵枢·癫狂》:“狂而新发,……及盛者见血。”道明新生狂病,选用曲泉穴可快速治愈。阳陵泉乃胆经的合穴,《难经·三十六难》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合穴逆气而泄相当于降,故选曲泉升肝气之用,阳陵泉泻胆火之用,此二穴相伍,肝升胆降,双向调控使得气机畅达。 操作方法: 1.百会穴选用平补平泻手法,平刺0.5~0.8寸 2.足三里直刺0.5-1.5寸;中脘直刺,天枢直刺,关元直刺,四穴选用补法。(基方的操作不变,) 3.曲泉取屈膝位向膕窝方向直刺1~1.5寸,如觉针下有搏动感时,应停止刺入,以免损伤动脉。用补法;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用泻法。 【医案】 闫某,女,56岁,8月17日以“胃部胀满”就诊于我院,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自诉并无情绪不畅。诊脉:典型聚脉。故问是否有事情长时间放不下,点头回复,故而深信不疑。行聚脉型协调针法:针灸隔日针灸一次,十次后,聚脉有所减弱,自诉胃脘不适感减弱,后嘱其口服调胃汤,加以火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胃胀消失。 紊脉型郁证:协调基方 神门、膈腧。 紊脉型郁证的临床表现:心慌、心烦、胸闷常伴随气短、头晕等症,这类病人常在主观上采取自我克制,忍让的态度,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扰乱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得寸口的脉象出现节律不齐,快慢不等,有力无力等。 神门穴属于手少阴心经,神门穴:神是相对与鬼而言,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为人之神气。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载“神门,主数噫恐悸”,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言“神门主惊悸,怔忡,呆痴等疾”,充分说明了神门在治疗精神疾病在古代已有广泛应用。《道藏》说: “玉房之中神门户”,取本穴可开心气之郁。陈静等研究发现,电针神门穴可增加脑内5-羟色胺、褪黑激素等的分泌量,从而治疗精神疾病。 膈腧《难经》云:血会膈腧,盖上则心腧,下则肝俞,肝藏血,故膈腧为血会。紊脉的形成多是心脏的传导功能障碍导致,我们医院祁老在治疗牛皮鲜时必取膈腧,取其可理血开郁之意。 操作:协调基方同上 神门穴平补平泻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直刺0.3~0.5寸。 膈腧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斜刺0.5—0.8寸 【医案】 王某,男,79岁,某医院退休干部。自诉20年前,因心肌梗死行心脏搭桥手术,常年口服中药调理身体。近年逐渐出现气短、乏力等症,2018年4月以心悸、失眠就诊于我科,主要是想通过经络推拿、针灸治疗失眠。观其面色红润,唇色暗红,切脉示紊脉,在协调基方的基础上加神门、内关,开心气之郁,针灸一月后,睡眠质量提高,但紊脉仍明显。心脏功能恢复非一朝一夕的事,诊治这种病人时我们首先得注意医疗安全,行针手法一定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覆脉型郁证:协调基方 神阙、阴陵泉 此类患者性格多偏向于完美性格,个性固执,对自己和周边的人或事都苛刻。常伴有腹部不适感,腹泻、腹胀或痢疾等症,也可不伴随症状。此类多是由于寒湿下注导致。故选用温煦下焦的神阙穴,配以阴陵泉。 神阙:是任脉的穴位,禁针,用灸法为宜。我院以此穴为中心,设立了脐疗。为温煦下焦的常穴。覆脉是寒湿下注所致。仅以关元、天枢难以取效,故我们加用隔盐灸,在温下焦时,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阴陵泉,用泻法,佐治诸穴,以免补法过甚,寒热并用。 操作:基方不变,神阙用隔盐灸法,阴陵泉用泻法,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直刺1.0—2.0寸。 【医案】 尹某,忻州市干部,以腰椎间盘突出就诊于我院,来时表情痛苦,腰椎活动受限,行针灸、针刀、推拿后效果不佳,偶然摸脉得知长弦脉,告知性格完美,对人对物要求严格,点头默认后,对我深信不疑,行覆脉型协调针法,期间效果反复,但任坚持,经半月治疗,腰椎已达到临床治愈,但切脉仍在,嘱其口服调肠解凝汤。 结语:《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再好的东西,没有正确的途径进去,终究无法欣赏到其中奥妙。学习亦是如此,学三部六病更是如此。学,必有方,有方向,有方法。再加上“铁杵磨成针”的深工夫,终有一日会豁然贯通。 作者:付民锁 三部六病研究院讲师 擅长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疾病,尤善治疗颈性眩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职于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