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生 熊门七心活气功”简称“活气功”是武当派气功的一 种,类似“金钟罩”“铁布衫”功夫,属上乘内功。它和邓钟山所 创的武当“功家南派”中的“扳功”一样,“上劲”后,身硬如铁 板,但练功方法不同。 活气功”的炼气方法,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清代熊德山所 创,与武术相结合,有健体防身双重作用,熊德山传其爱徒李 升廷,李升廷传李青山(仍健在,居住在武汉),李青山传我师 潘运保(居住在武汉),潘师傅传我为第五代。此功流行于湖北 省,近些年来潘师傅和数位熟此技的老前辈,在武汉市广 传“活气功”,是有史以来的首次,各地前往学习者不少 何谓“七心”?一说此功的练法主要有正七个中心内容和 副七个中心内容;二说此功在人身上主要练七个重要部位,以 这七个重要部位为中心故称“七心”。 何谓“活气功”?因此功是通过练呼吸、动作导引、拍打等 方法(一般不须意念,精神集中练功即可),可使全身气血畅行 无阻。正如师辈所言:“活气功主要能活气活血。”它可调和 气血,增强脏腑功能,畅通百脉,强身治病,称之为“活气功”也 无差。另,经过长期锻炼此功,人体内的潜力被调动起来,真气 日渐充盛。除上言七个中心部位外,全身肌肉血脉和筋骨间 以及五脏六腑都储存有大量内气。此功是动中获静刚柔相 济,不须意念,内气可循经运行,便可击打身上。若是大喝 声,其避坚力和爆发力更是无穷。内气不须意念运行,而自充 身上各处,故称“活气功”,这也是一个解说。其妙在一个“活 字,气在身上自由活动,何滞之有? “活气功”的三大作用 (1)治病奇效。此功动中获轻松安静感,活气活血。多年 临床实践观察,对许多疾病可不药而愈。如慢性鼻炎、慢性关 节炎、腰肌劳损、跌打瘀积、神经衰弱和五脏六腑各种慢性疾 患,只要肯坚持锻炼,可获得理想疗效 (2)健身益寿。练此功的人,长年不感冒,肠胃功能好,饭 量较大,此功用的停闭呼吸法,吸气一闭气一呼气,闭气对人 体有特殊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很值得探讨和研究武汉市的 潘运保年近六旬仍体魄非常健壮,力大无穷;程端银将近八 旬,体格健实,无病无痛,每天仍到公园教功、练功;还有李青 山等数位稀世高龄的老前翠,习练此功数十年,仍锲而不舍 (3)内助武术。习棒刀枪者,得此术不但中气充沛,力量 强大,而且身硬如铁,防身之用不言而喻了。正如少林洪惠禅 师曰:“呼吸之功,可以使气贯周身。故有鼓气胸胁腹首等处, 令人用坚木铁棍猛击,而不觉其痛苦者,由于气之鼓注包罗故 也。”练功中可以并练铁头功铁身功铁臂功、铁掌功、铁指功 等,对武术作用真谓无穷。 “七心活气功”共有十四功(把式).又分为正七功和副七 功,正七功专练全身之气,可防病、治病,调动内气畅行全身; 副七功加强和巩固正七功的力量,主要目的是强壮身体和锻 炼内力,使人更加壮实、硬朗,内功更深一层。 第一节准备动作 准备动作又称“平气”动作。具体做法:两腿直立并拢两 手自然下垂放腿侧,身躯正直,身心俱要放松,两目平视两手 握拳,孝心向上,两攀并排置于两乳下,拳尖相对。然后两拳向 侧平划分开,并同时吸气,拳心仍向上。接着收拳轻击两胁, 击时拳心仍向上,并同时呼气(见图1)。呼气后,由拳变掌自 两胁向下分开,边吸气。两掌边向外上缓缓慢划圈,上举超过 头顶,两掌心相对。然后两掌心向下,指尖相对,慢慢将双手降 至小腹前,同时慢慢将气呼出(“活气功”整个过程,只有这 动作柔慢呼气)在慢呼气同时两脚自然分开,站成内八字,与 肩同宽或稍宽些(见图2)。做任何一功之始和收功,都要做此 准备动作(也称平气动作),正六把有点不同〔详后)。 第二节正七功 功:气行下丹田(小腹区) 准备动作后,左手叉腰,四指紧贴腰部,拇指朝前,虎口向 下;右手伸向右侧,掌心向下,掌平与肩平,上身也右侧微仰 眼望右手指(见图3)。接着右手往下压,同时吸气、弯腰。右手 继续下压,绕过两脚尖,从左侧上来,变掌心向上,经左频至头 左上方,掌心朝前变手指为虎爪形用力带于右耳边(同耳平), 同时呼气(见图4),连做7~10次,换右叉腰,动作同前,次数 要相等 要点:弯腰时两膝不能曲。 二功:气行上丹田(胸部) 平气后的双手仰掌端平往上托至头顶前,接着带下在耳 边(同一把一样,但此把双手齐带)同时呼气。然后右掌变熊 掌,左掌变鹰爪状。下身不动,上身左转,右手亦向左转与肩 平,左手向右后转。然后左右手同时向右侧甩动两手平右肩, 手心向下。随即向前弯腰,胸部向前下方。带动双手掌下压, 掌心向下,贴近地面时两手下垂成鹰爪状,同时吸气(见图 5)。吸气后上身缓级直起,两鹰爪手缓级拉上至头顶,之后又 向两耳旁用力拉带,与耳平行,掌心朝前成虎爪状,同时呼气 见图6)。呼气毕换左手变熊掌,右手变鹰爪状,重复上法。 左右手交替轮换锻炼,时间不论,适可而止。 要点:弯腰吸气时两膝不能曲 三功:气行背路(背部、腰部 平气时两脚并拢,双手向两侧伸展与肩平,掌心向下,下 躑吸气(见图7)。接着两手握拳,拳心向上,两肘紧贴胁部,攀 头须并拢,右脚朝右侧移成弓箭步;两手端平,自左侧方向起 转动(旋转)同时挺胸并稍后仰(见图8)。手肘以两胁为点 由上往下旋转3~4次后,左脚向右脚靠拢立正,同时做平气 动作。转换左侧左弓步,呼吸动作一样。左右侧各做3~4次 即可。 要点:此把全靠闭气 四功:气行四肢 平气动作结束在呼气的同时,左脚移向左前方与肩宽,左 手握拳拳心向上,贴近左小腹处;右手五指自然并拢往右侧 甩动;弯腰向右转90°然后右手甩摆至左脚尖,此时始吸气 胸部也转向正前方(见图9)。右手再由下而上猛甩至头右上 方(同时直起腰挺胸)掌心朝前。掌指朝天,眼看右掌;接着右 掌变握拳,小臂回至右肩膀拳尖朝下,猛朝左膝前打,同时呼 气(见图10)。右拳又变掌向右侧甩动,如前法重做第二次,连 续7~10次,屏气收左脚,换出对侧手脚亦如前法做7~10 次,次数要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