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拒绝沟通!青春期少年的父母们,请这样改变沟通方式

 好好生活图书 2019-05-14

对家长们来说,养育孩子仿佛是一场变速跑:从婴孩时期闲散的漫步,到学龄时期的大步走,再到升学前的跑步和冲刺……不论哪一个阶段,父母们都希望能陪孩子顺利度过。然而,青春期这段日子并不好过:我们原本在赛道旁陪孩子跑,了解他的一切状况,但青春期的孩子却“砰”的一声把赛道旁的门关上了,让我们心头满是焦灼,却又不敢多问……

在上期推送的“儿童已过、青年未满——青春期的少年,该如何爱你?”评论区,我们收到了不少粉丝留言。家长们的困惑方方面面:人际关系、性格变化、异性交往……但最为普遍的问题,还是家长与孩子沟通困难。比如:

*如何跟男孩好好沟通是困扰我的最大问题,只要开口跟孩子聊天他就嫌啰唆!


*对于孩子的青春期我是无从下手,这是我最大的头痛之事。孩子已经跟我们有了隔阂 ,心事也不和我们说。我们之前做所有的事情都没有问过他的意见,都是命令方式,现在他正值青春期,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反转现在的局面,求引导!


*我儿子现在读四年级,我现在基本没有办法和他沟通。四年级的男孩天天和读幼儿园中班的妹妹争风吃醋。什么道理都讲了,讲不通。我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会让他找到用语言攻击我的理由。他小时候因为不听话我打骂过他,现在他天天拿出来说,说我不爱他。我对他那么好,他都看不见感受不到,我骂过他的每一句话他却记得一清二楚,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和他相处,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都快崩溃了。

…………

这些问题,是否也在困扰着你?今天,第一阅读有幸邀请到了亲子关系心理学家、《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幕后心理顾问胡慎之老师,帮大家攻破青春期沟通这个难题。

1

青春期剧变,关心忧虑也成为枷锁!

昨晚,老胡进行了一场直播,有位家长的提问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孩子上了初三后,上课经常打瞌睡,回到家又总是锁门,除了吃饭时间根本没有其他时间可以进行沟通,这样的情况令我很担忧。”

如何跟自己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好好沟通,是每位爸妈都会遇到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父母跟孩子会更加疏远。而父母的担心忧虑,在孩子眼里都只会成为身上的枷锁。

青春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时期,孩子正处于一个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状态,他的身心都会在这时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这阶段的孩子内心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父母如果想要和孩子进行一个良好的沟通,必须要有合适的沟通方式。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
首先,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青春期孩子在这一阶段面临的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所以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的自我意识高涨,有强烈的自我表达需要。

我们会发现,如果跟他们沟通的话,听得最多的对话开头就是:

“我觉得……”

“在我看来,你应该……”

“我喜欢这样做……”

句子主语的使用大多都是“我”或“你”,因为这时的他们心里正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想要表达的诉求达到顶峰。

2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都具有高敏感性,他们极度敏感和情绪化,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智的成熟,孩子会慢慢开始变得在意很多事,特别是父母和他人对他的评价。父母一些贬义或轻视的言语,都会给孩子带去伤害,因为他们希望在父母心中,自己是最棒的、最好的。所以,父母如果长期对孩子进行言语打击,那么会导致孩子慢慢失去自信,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里。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我封闭,处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肯与外界有所交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经常不理会自己的原因。我们或许可以问一下自己,平时是否习惯用下结论、贴标签或批判的方式跟孩子沟通?

3
还有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想远离别人,另一方面又会对群体有亲近的愿望。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变化最大的时候,他们开始明白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这会让孩子羞于跟别人接触,更想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但同时,他们又渴望跟小伙伴们建立关系。同伴关系是青春期孩子必须经历的社会性发展,所以这时候的孩子将会处于非常矛盾的状态里,又排斥又想靠近。

那么,我们该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呢?

2
进行更有效的沟通,这四点少不了

在此之前,我们先要理清楚这样一个概念:什么是沟通?

沟通,通俗一点说就是两个人或几个人在对话、交流,所以沟通一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必须有你,有我,有特定的对话情景。

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们需要注意四点,分别是尊重理解一致的目标共情与包容力

尊  重

尊重,是相互尊重。双方是处于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的,而不是一方高,一方低。很多父母会习惯用类似“我是你父母,你就应该听我的”这样一种比较居高临下的沟通模式,这样的方式不仅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沟通,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认为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尊重。

理  解

得不到理解是很多孩子拒绝沟通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校学业压力太大,或者是人际交往上遇到了什么阻碍,让他觉得很累,暂时不想跟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有过多的接触,所以才会把自己隔离起来。我们可以适当给予他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处理一下,不要在这个时候强迫他沟通,一直去问他“到底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啊”等问题。

一致的目标

什么是一致的目标?就是在设定学习目标或未来人生规划时,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帮助孩子计划,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当设立一致的目标后,孩子会觉得父母跟自己的想法是相似的,彼此之间的沟通话题也会增多。

共情与包容力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看见孩子的付出,包容孩子的情绪

例如,孩子考试发挥失常,我们可以对他说:“我相信你也不希望这次考试考差了,我看到你为这次考试准备了很久,如果你现在觉得很难过,想自己静静也是可以的。有什么需要可以跟妈妈说,妈妈就在这里。”我相信这样的回复,总比说一句“你这次考差了,下次不能再这样了”要好得多。

3
转变观念,打破青春期沟通壁垒

因此,和青春期的孩子交流还真不能想当然。要想让交流更加顺畅,我们需要改变跟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让孩子主动。

给予孩子沟通的主动权,让他来主导话题和内容,我们处于被动的一方。这可以带给孩子一定的掌控感,让他觉得父母是尊重他的想法的,他在家庭中是有地位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孩子想要表达的诉求。

2
允许孩子的沉默。

在我们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孩子不给予我们回应。就像在我咨询的过程中,当我的一些来访者还没准备好该怎么向我讲述他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陷入一个沉默的状态里,有时候还会持续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这并没有关系,每个人都有选择是否表达与何时表达的权利,孩子的沉默并不一定就代表他排斥沟通,有可能他只是陷入了自己的思考当中。

3
注意“少就是多”。

少就是多,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尝试多给孩子一些信任,相信他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事情,不要过多去干涉孩子的决定,或代替孩子去做选择,或给予一些我们自认为的帮助。我们要学会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的能力。

4
接受结果。

俗话说“三年一个代沟”,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年龄差更是很多个“沟”,所以我们可能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上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意见。但我们要明白一点:不听话,不代表是问题少年。

孩子是一个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我们的一部分,所以他也不可能永远听我们的话。有时候,我们眼中的叛逆孩子反而更成功。

第一阅读说: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我们曾在青春期中一步步走到成年,而今,我们又要陪着孩子走过这一段路。现在的孩子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与我们那个时候相比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适当放手、给孩子自主权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耐心地陪在孩子身边。

总结一下,当孩子步入青春期,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做好三个角色:那就是成为孩子的支持者陪伴者合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