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教学的一些反思。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言诗文对学生文化积淀思想修养和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影响。如今,在学生普遍重视英语学习,对网络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形下,文言诗文还要不要在语文学习和终身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大学教授和语文教学专家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平安杯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上表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言诗文对学生的文化积淀、思想修养和表达情趣乃至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影响。 要学习有生命力的古诗文
针对现在有人全盘否定学习文言诗文必要性的现象,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指出,不能把古诗文看成是"死去的东西",古诗文中有富有生气的、积极的、富有美感的,有创造力的,能激励人、培养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的东西。当今社会汉语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普遍重视英语学习,这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结果,是有必要的,但这决不应成为忽视古诗文的理由,不能因为要提高英语水平而轻视学生的汉语修养。他对一些大学生"英语一天天好起来,汉语一天天坏下去"的现状颇有微词,认为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应是统一的。 古诗文在新教材和考试中比例上升
对古诗文的阅读,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是如何考虑的?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步根海提出,对学生而言,学习文言诗文对文化品位的提升、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都是有益处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专列了"适当增加文言诗文"的要求,整个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文言诗文约有三四十篇,还有课外篇目的补充;高中阶段达到四五十篇,文言篇目占教材总篇目的40%,其中30%是要求背诵的。他说,学习文言诗文并不是要学生模仿着去写,而是要学习其中蕴含的文化,突破传统学习传统文化,比如可以不求系统、不求甚解、挂一漏万等。今后中考古诗文所占分值会有所增加,也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找一些类似的诗文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言课文。 古诗文学习更注重文化内涵
在谈到一些学生并不喜欢古诗文时,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认为,学生不喜欢的是纯古汉语字词句专搞语法那一套,是那种教师当翻译,学生当"洋人",由老师翻译学生硬记的"死读法"。他提出,学习古诗文要进行科学的定位,也要与时俱进,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过分抬高,要把理解内容精粹、语言艺术放在首位,毕竟古诗文是珍珠,而不是装珍珠的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