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小陈茶事 2020-03-20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同为宋代名臣,苏东坡和王安石,一直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两人在政见上略有分歧,但是同为宋代才子,又都是爱茶之人,能够生出友情,倒是情理中的事情。

王安石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太医给他开了个方子,说要用阳羡的红茶配上瞿塘峡中峡的水来医治。

正巧这时候苏东坡有机会去三峡,王安石因此拜托他取一些水来。

谁知苏东坡这人忘性大,当时答应的好好的,却等船至下游才想起这件事,只得给王安石带了下峡的水。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王安石此人对茶颇有研究,一煮茶便知这水并非中游的水,苏东坡因此对王安石更为佩服。

虽然这只是王安石五苏东坡之间的一个小故事,从中却能看出古人喝茶时的讲究。

若非王安石对茶深有研究,如何能一眼看出水质的不同?

想要喝到一泡好茶,不仅要对茶有深刻的了解,更要掌握冲泡的手法,否则便是语言上的路人,行动上的矮子。

即便对白茶有着十分的了解,对冲泡手法却连一分都没有掌握,这样冲泡出来的白茶,滋味必定是不行的。

今天不妨就来说说冲泡白茶,究竟要注意哪些细节。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2》

注意细节一:冲泡白茶,用白瓷盖碗。

前两天听见一位茶友的抱怨,说同样的白茶,同样的冲泡手法,但在茶室冲泡出的口感,和在家冲泡的滋味,完全不同。

请她发了一段冲泡时的视频,看过后,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问题——茶器用错了。

白茶的冲泡,是有讲究的,尤其是茶器的使用。

茶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白茶的滋味,譬如这位茶友在茶室中用的茶器是白瓷盖碗,在家用的茶器是紫砂壶,茶器不同,冲泡后的茶汤滋味,便有了差距。

并不是说紫砂壶不好,只是它具有的双重气孔结构在冲泡白茶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白茶的茶香和滋味,使茶汤出现茶香浅淡,滋味寡淡的情况。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而用白瓷盖碗冲泡白茶,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白瓷盖碗好在两个地方。

第一,白瓷盖碗外部附着一层釉质,这层釉质能够有效隔绝盖碗与茶汤的接触,使盖碗具有不夺香,不吸味的特性,在冲泡白茶时,能够完整呈现白茶的茶香与滋味。

第二,白瓷盖碗在出水时,是一种瀑布状出水,茶汤从碗盖与碗身之间的缝隙飞快流出,符合白茶快出水的要求,避免茶汤因为出水过慢,留在盖碗中形成闷泡,导致茶汤苦涩。

再兼白瓷盖碗外形文雅清丽,轻易方便等原因,白瓷盖碗成为了冲泡白茶最好的选择。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3》

注意细节之二:冲泡白茶,用适合的水质,适合的水温。

水为茶之母,就好像王安石泡茶要用中峡的水,妙玉煮茶要用前年梅花上的雪水,古人泡茶,对于水的重视,不在茶之下。

【什么样的水适合泡茶?】

冲泡白茶,要注意水的选择。

有的茶友为了方便,会选择用自来水冲泡白茶,但它并不适合冲泡白茶。

某些地区的自来水,水质偏硬,其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白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溶解度低,冲泡出的茶汤,茶香和滋味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自来水流出之前,会经过管道。有的管道使用时间较长,会生出水垢。

自来水流过这些管道,不免会带上几分水管的异味,冲泡白茶时融入茶汤中,茶香中便会带上异味,影响茶友品鉴。

适合冲泡白茶的水,按照《茶经》上的说法,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但在现在的环境,山水与井水都不容易获得,江水则因为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洁净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因此,在挑选冲泡用水时,茶友可以选择各大品牌的纯净水,若是有机会能够获得洁净纯澈的泉水或井水,茶友也可尝试一下,用不同的水冲泡白茶,白茶的滋味会生出怎样的变化。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什么样的水温适合泡茶?】

冲泡白茶,一定要用100℃的沸水。

某一次上茶友家中喝茶,这位茶友在冲泡白茶时,水壶中的热气都已经散了,一看便知水温不到100℃。

茶汤的滋味,说好听一些,只能称作平平。

茶香缺少白茶该有的丰富和层次,茶汤滋味也少了几分淳和润滑,完全浪费了这一泡白茶的品质。

冲泡水温不够,茶香和滋味也要受到影响。

优质的白茶芽头上覆盖细密的白毫,叶片外有厚实的蜡质层,较低的水温想要在短时间内突破这两层保护,将茶叶完全浸润,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茶叶无法完全浸润,意味着其中的内质无法完全析出到茶汤中,茶汤滋味因此变得单薄。

而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又分为低沸点与高沸点,较低的水温无法激发高沸点的芳香物质,白茶的茶香不够完整丰富,更显平淡。

用沸水冲泡白茶,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沸水能够轻易突破白毫与蜡质层的阻拦,在短时间内将白茶完全浸润,使其丰富的内质能够快速析出,白茶纯正的滋味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

当然,茶友完全不用担心沸水冲泡白茶会破坏茶叶。靠着白毫与蜡质层的阻拦,沸水接触白茶时,冲击力已经大幅度下降,并不会对白茶造成影响,更不会破坏白茶。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4》

注意细节之三:盖碗冲泡白茶,投茶量要精确。

有的茶友冲泡白茶,对投茶量这个细节,并不是十分在意,往往是抓一把白茶放入盖碗中,觉得量少了添一些,觉得量多了拿一些。

这种对于投茶量不在意的做法,对茶汤的影响,就是冲泡出的茶汤滋味过浓或过淡,极少能满足茶友的要求。

想要冲泡一杯茶香清鲜高昂,滋味鲜爽淳和的白茶,投茶量是一定要注意的。

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110毫升标准的盖碗,搭配5克的白茶是最好的,能够完整呈现白茶滋味。

若是茶友使用的规格较大,在投茶时,应该按照比例对投茶量进行增加,以免水量增加,投茶量减少,导致茶汤滋味变淡。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5》

注意细节之四:冲泡白茶,要注意注水方式和出水方式!

注水和出水,是决定白茶滋味的生死场。一款好茶,最终能获得怎样的滋味,全在茶友一念之间。

1.白茶的注水方式。

白茶的注水方式分为两种:环壁注水、定点注水。

环壁注水,即是沿着盖碗的碗壁,把水注入茶叶中,在注水的过程中,并不断缩小注水范围。

定点注水,则是在盖碗中找一定点,向盖碗中注水,浸润茶叶。

刚开始冲泡白茶时,应该选择环壁注水。

用环壁注水的方式冲泡白茶,一来能够减轻沸水对于白茶的冲击,二来能增加沸水与茶叶接触的面积,确保大部分茶叶能够均匀而充分地被沸水浸润,使白茶的风味能够完整展示到茶友面前。

等到茶叶被沸水完全浸润之后,可以选择定点注水。

刚开始冲泡白茶不选择定点注水,是因为定点注水与白茶接触面积小,无法将大部分的茶叶浸润,

而在后期,定点注水水温散热较环壁注水更慢,有利于白茶的内质释放,使茶汤滋味更为鲜爽。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用环壁注水的方式冲泡白茶,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环壁注水不得悬壶高冲。

悬壶高冲虽看着潇洒自然,极具观赏性,但是冲泡如寿眉这种叶大梗粗的白茶时,由于茶叶蓬松,整个盖碗的空间都会被茶叶占据,用悬壶高冲的方式,容易出现叶片无法完全浸润的情况,会影响茶汤滋味。

同时,用悬壶高冲的方式会有许多茶汤溅出到茶席,不仅会破坏周围的环境,也增加了烫伤的风险。

第二,环壁注水需要注水的手法。

有的茶友对环壁注水不够了解,在用环壁注水时,是真的环“壁”——绕着胎壁注水,没有考虑中间茶叶的感受。

真正的做法,应该是按照画e的手法,在冲泡时对着盖碗画圈,且每一圈的范围都比上一圈更小一些,使每一点白茶都被充分浸润,析出到茶汤中的营养物质更充足,滋味更清鲜。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2.白茶的出水方式

冲泡白茶,要用快出水。

快出水,即沸水注入盖碗,将碗盖合上,快速出水的出水方式。

在出水时,快出水的要求是从注水开始,到茶汤注入公道杯,是五秒,从注水开始到大部分茶汤出尽,是七秒多一点。

若是茶友手法较为生疏,也可适当延长出水的时间,五秒变为七秒,七秒变为九秒,但整个过程不能超过十秒。

优质的白茶内含物质十分丰富,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白茶,能够使白茶中的营养物质以一种均衡的方式释放,因此冲泡出的茶汤滋味更加清鲜。

正确的注水方式与出水方式,足够茶友在冲泡后,获得一杯好喝的白茶。

花三分钟,仔细看完这篇文章,你也是泡茶高手!

《6》

汉高祖刘邦形容张良,叫:运筹帷幕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意思说他在打仗时,能够将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战无不胜。

冲泡白茶,虽然并非打仗,却有一定相似。

例如茶友在冲泡白茶之前,必须对白茶的冲泡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冲泡一杯清鲜可口的白茶。

立夏已过,天气开始变得炎热,在炎炎夏日中,冲泡一杯鲜爽的白茶,岂不快哉?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