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迁市及辖2区3县沿革

 资料全录 2019-05-16

秦代置下相县,王莽时曾改下相曰从德。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以春秋时宿国人迁此得名。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即“宿预县城迁移”之意.

元光二年(1223年)县废。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1983年3月划归淮阴市。

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由淮阴市代管。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由省直辖,下辖沭阳、泗阳、泗洪、宿豫4县和宿城区。

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

宿迁辖沭阳、泗阳、泗洪县和宿豫区、宿城区.政府驻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南湖路1号

宿城区

1996年7月,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设立宿城区,宿城区辖原县级宿迁市的宿城镇、井头乡、支口乡、双庄乡、果园乡和原种场。2004年 3 月,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迁市宿豫区。原宿豫县的耿车镇、埠子镇、洋北镇、龙河镇、罗圩乡、南蔡乡和三棵树乡划归宿城区管辖,原宿城区的井头乡划归宿豫区管辖。政府驻宿城新区成子湖路1号

宿豫区

1996 年 7 月,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新设宿豫县辖原县级宿迁市的顺河、耿车、皂河、埠子、大兴、来龙、蔡集、王官集 8 个镇和骆马湖、龙河、关庙、黄墩、陆集、罗圩、丁嘴、保安、曹集、晓店、塘湖、仰化、三棵树、侍岭、新庄、洋北、卓圩、赵埝、南蔡 19 个乡.

2004年 3 月,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迁市宿豫区。原宿豫县的耿车镇、埠子镇、洋北镇、龙河镇、罗圩乡、南蔡乡和三棵树乡划归宿城区管辖,原宿城区的井头乡划归宿豫区管辖。政府驻宿豫区韶山路

沭阳县 

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年)置怀文县。北周建德七年(578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县名沿用至今。因位于沭河北岸[沭水之阳],故名。政府驻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苏州东路1号

泗阳县 

西汉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析凌县东南境,泗水下游北侧地置泗阳县。因位于古泗水北岸,故名。泗阳县名由此开始。王莽时改名淮平亭。东汉废。曹魏时期,改泗阳为魏阳。

金兴定二年(1218年)以宿迁桃园镇置淮滨县。因县南滨淮水得名。元光二年(1223年)四月废。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置,改名桃园。明洪武(1368~1398年)初又改为桃源。民国三年因与湖南省桃源县同名,复称泗阳县。政府驻众兴镇北京东路9号

泗洪县 

西汉曾于今县境置徐县。因春秋时此为徐国,故名。王莽改曰徐调。东汉复旧名,东晋废。南朝梁于此侨置高平、东平、阳平、清河、归义等郡,东魏并东平、阳平、清河、归义四郡为高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高平县名徐城。明初省入泗州。民国元年改泗州为泗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抗日民主政权分泗县置泗南、泗宿二县,1947年6月,泗南县与洪泽县湖西部分合并,建立泗洪县,至11月撤销。

1955年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3月划归淮阴市。

1949年4月29日,以泗南县上郑、峰山、双沟、车门、雪枫、崔集、管镇、鲍集八区,泗宿县朱湖、重岗、归仁、金镇、青阳五区,泗阳县龙集、界集二区和洪泽湖管理局置泗洪县。取泗水和洪泽湖首字命名。属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5年3月,为加强洪泽湖管理,安徽省宿县专区泗洪、滁县专区盱眙县与江苏省徐州专区萧县、砀山交换,泗洪县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泗洪县人民政府驻大楼街道和谐路5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