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榆次之最3——元明时期

 如蚁人生234 2020-10-09

  本文作者郭恒耀,1956年生,榆次修文镇郭村人,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数学、政治、历史教师,源涡学校校长。现为榆次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主编《榆次乡村简志》和榆次《郭村村志》,现已基本完成《榆次地名》、《榆次古今之最》、《榆次方言》的编撰。

    上接榆次之最2——隋唐至宋金时期文章链接:

         榆次之最2——隋唐至宋金时期

50、最早有记载的书法家见于元代元贞年间(1259——1297)的郭恭,他“善大书,飞动有神”,曾为本县学宫大成殿及罗汉堂书匾额。与他同年代的还有北田镇东祁村人施文涓和尚,“善大字,笔画劲逸有神”。

51、我省最古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是榆次老城内的城隍庙。

它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到明正德六年(1511)全部告成。1986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中玄鉴楼被世界历史遗址保护基金会列为全球濒危最精美100座古建筑之一。

52、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乡村道教建筑为张庆乡永康村东岳庙(亦称泰山庙)。

据明万历版《榆次县志》记载:“东岳庙,在县西南三十里永康镇,元中统五年(1264年)居民胡福等建”。此庙有正殿,祀东岳大帝;东西配殿,祀圣母等神;还有官厅或邑侯和过往客宦歇息的东楼、钟鼓楼、清光绪四年重修古戏台(兼作山门);还曾有壁画、铁像、木雕像等。2016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3、最早的乡村书院是建于元朝仁宗皇庆元年(1312)的郭家堡乡源涡村源池书院。

源池书院是源涡文庙的一部分,是榆次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乡村书院。一般县城才有文庙,而源涡文庙,其规模与县城文庙相当,全国农村罕见。它始建于元代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由源涡人赵彬主建,其子赵大有、孙赵唐臣和赵舜臣重修,由元代劲拔之臣,光禄大夫、大司农、左丞吕思诚(1293——1357,字仲实,平定人)作《源池庙学记》碑文。明嘉靖年间,城内寇家巷举人寇天瑞(明正德己卯科文举人,官职不详;与刑部、兵部侍郎寇天叙为亲兄弟)在旧址中建先圣殿,左右以两庑,前为棂星门,后为讲舍大殿。清康熙乾隆年间多次修葺。清道光二年,源涡人宁国及其子宁述俞募资数千金拓而新之,又增有子、朱子两像,扩充两庑,使文庙金碧辉煌。大东关人郝文光等人,又于门外建泮池、围墙;庙东造屋十余间,为师生课读之所,清末改设小学堂。

进入书院第一道门为一小院,院中央矗立约7米高的“敬字塔”,塔身刻有 “千秋敬仲尼,万古钦仓颉”。进入第二道门内有正房、东西房各3间,是生员学习的地方,院中央有一小铁塔。源池书院培养了众多的本村人才,据民国《榆次县志》选举记载,出过进士1人,举人8人,贡生10人。

敬字塔可能是从敬字亭演变而来,起初人们在亭内学习钻研,进而演化为坚固的塔,赋予其象征意义。至于以 “敬字”命名,可能源于我国古代传说,相传文昌帝君曾作《劝敬字纸文》,要人珍惜写过字的纸张,用完以后要集中焚毁,以免文气流失。这种风俗在最初时是将纸放在亭内焚烧,后来改在塔内焚烧。源涡老人们传言:学生用过的废纸和旧书籍不能随意丢弃,只能放在塔内定期进行焚烧,以示重视文化。如,在农历三月廿八仓颉的生日焚烧。敬字塔供奉的是传说中中华民族文字发明者仓颉以及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教书育人,崇文重教之风悄然兴起,人们渴望留住中华文化的根,尊重仓颉,敬仰孔丘,建造 “敬字塔”便应运而生。“敬惜字纸”的习惯源远流长,至少在唐宋就已经蔚为风气了。

54、民间传说由神、佛、人、畜共建的最神奇寺庙是建在峦壑周环,危峰特峙,东南望八缚、神林诸岭,西北指宝峰、鹿台诸山的鲁仙寺(本名“灵峰寺”,俗名“鲁尖寺”建于元朝至正初年,位于原黄彩乡白田村东北、下怀远境内,毁于日军之手)。 

55、境内分布各村最广的姓氏之一是乌金山镇峪头村刘氏与北田镇田乔村侯氏等。

“峪头刘”分布在乌金山镇峪头、西沙沟、小峪口,长凝镇高家山、葫芦咀、仁乌、壁达、西沟,庄子乡(南)刘家坡,北田镇南张村以及源涡等十几个村庄。

始祖侯文简在明初迁居田乔后,其后人形成“田乔一窝侯”,分布在北田镇田乔、北田,东赵乡苏家庄、上戈、南田,张庆乡怀仁、永康,东阳镇德音、东阳,使赵社管区使张、杨盘以及中郝,城内等地。

56、封建时代赈灾数量最多的人是张庆乡大张义村的宋鉴。

宋鉴,祖籍徐沟,是大张义宋氏第六世。明朝正统年间(约公元1443年左右),山西中部出现灾荒。宋鉴出粮2100石(1石小麦等于旧秤140斤,相当于现在的20多万斤)助官赈灾。传说救活寿阳、榆社两县百姓。有一长史听说后,上奏朝廷。皇帝降旨,褒之为“义民”,并奉旨在大张义村宋氏祠堂西建有“圣旨牌楼”,即,功德牌坊。到牌坊前须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

附:朝廷给宋鉴真实诏书:  

山西太原府榆次县民宋鉴: 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能出杂粟二千石用助赈济,朕用嘉之。今特赐勅奖论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泛差役四年,尚克蹈忠厚表励乡俗,用副朝廷褒奖之意。                                                    明正统六年正月初四日

57、明清《榆次县志》记载中最古老的桥梁源涡桥。

源涡桥,亦名永济桥,俗名“九梁无柱永济桥”。始建年月无考,明朝正德、万历及清朝顺治年初屡经修葺。中华民国四年被水冲决,遂大圮。里人原鹿芩等筹款重修,桥基较前稍南,下用柳板大石,灌以洋灰,压塞涡泉,以弭后患,桥基始臻稳固云。

58、榆次素有放架火习俗,而最有名的是东阳镇南庄“无根架火”,有“徐沟铁棍,太谷灯,南庄的架火爱煞人”美誉。

南庄架火  南庄架火始于明朝初年,迄今600多年而盛行不衰。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普天同庆,各地百姓闹社火助兴,南庄村民即放架火。时有吕富、吕贵从江苏武进县迁入,将苏绣、编织、彩绘技艺带进南庄,渗透于架火制作艺术中,致使架火在榆次、太谷、清徐三县出名。在民国《榆次县志》卷十“岁时”中载:“春初迎神赛会,多放架火,南庄村架火尤有名。”近年来,随着灯光、图案的现代化和南庄村民的不断创新,南庄架火更加绚丽多彩、雄伟壮观,以其独特的造型,不俗的工艺,在争妍斗奇的民间艺术中脱颖而出,成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9年,被列为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类名录。2014年7月,文化部将榆次南庄架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9、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长凝镇(原石圪塔乡)高家山、神堂坪、马头三村交界处的千佛寺桥。

此桥建于明朝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为单拱形石桥,完全由不规则的石块砌成,桥长15.6米,宽2.8米,高13.2米,由高家山村刘氏七世孙刘碧等人主持所建,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

据传,建此桥时,过程十分艰难。当时劳动工具有限,全凭石与石之间支持力的巧妙结合。曾好多次,每当拱洞下的支撑物撤掉时,几个月的辛苦便前功尽弃。但刘碧并不气馁,索性日夜睡在桥下,苦思冥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终于有一天夜里,他从梦中惊醒,第二天把工匠们集中在一起,胸有成竹的指挥起来,没过几天,一座浑然天成、古朴优美的石桥屹立在那里。

60、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受害最深、军民反抗最英勇的战争是明嘉靖二十年(1541)抵抗鞑靼军入侵的榆次保卫战。

明朝是抵御外敌最弱的朝代之一,兴盛的蒙古势力瓦刺、鞑靼屡屡南侵。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鞑靼部俺答汗及部将阿不孩率骑兵突破宁武关,南下进犯太原,在太原城周扎下兵营,入侵士兵劫掠榆次。先至砖井村,村民男女三千人无堡寨可避,张珣率众避于其叔张公秀大院中,鞑靼八百骑兵围了大院,珣率青壮死守三日,鞑靼兵不得攻占,无奈撤退。珣乘敌兵撤营之际,率族人张玠、张惠及壮勇二百余尾追,斩鞑靼兵三人,伤数十人。事后,山西巡抚赏张珣银150两,奖“轻生敢死,能挫八百骑之锋;仗义输财,得保三千之命”联语,并授张珣典史之职。

8月11日,鞑靼兵来到鸣谦镇。此时,全镇老少已到北山避难。于是,俺答兵就在这座空镇内烧掠一番,便直扑榆次城。

榆次知县李鹏、进士寇天与、举人李彦士等人得知敌军来犯的消息后,提前合谋筹划。兵力不足,他们除了将为数不多的县兵、巡捕、马快组织起来外,动员城内市民上城守卫;城墙不高,就组织民众运土加固,广备砖瓦、木石。在鞑靼兵围困砖井村、榆次城十分危急的关头,因母亲去世,按例在使赵家中“丁忧”的南京国子监祭酒阎朴和正在张庆老家养病的陕西巡抚、监察御史周鈇等也赶来与军民共担守城重任。阎朴助知县李鹏招募善射者并参与守卫城池,特别是周鈇抱病登城守卫,令官兵和百姓深受感动。鞑靼兵一来到城下,就遭到迎头痛击。一连十天,入侵者未能进榆次城半步,不少鞑靼兵在木石、弓箭下留下了他们永难返乡的尸体。

鞑靼兵进不了城,便在城周村庄大肆杀掠。南关居民多遭杀掠、受害最深。居民郭思德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从家逃出,正遇鞑靼兵,郭思德被害。因妻子和两女都有姿色,被其捉获,行至村外一口井旁时,郭妻安氏怕自己和女儿受辱,便呼喊两个女儿,三人一同跳入井中。麓台村李廷秀的女儿、仲昱的妻子被鞑靼兵捉住后,也不甘受辱,跳崖而死。榆次周边许多村庄遭到掠杀,约有4万余人死于战火,损失财物不计其数。

61、有文字记载的明代最早的古堡是使赵社管中心的上营堡。

明清《榆次县志》记载:“上营村堡,在县西二十里,周一百五十丈,明嘉靖二十七年筑。”村里传言:“上营的堡,王胡的土”。传说晋简王令军士排成几支队伍,瓦片盛土,用人传人的方法将王胡岭的土运到上营。由于人数太多,还将多余的土建了个上营小堡。


62、境内现存最重的古钟是使赵社管中心的上营洪钟。

洪钟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9)岁次季冬十二月中旬铸造,净重7000余斤,堪称“榆次钟王”。 据清乾隆版《榆次县志》记载,大洪钟铸成后,因重量独特、条件有限,道士与里人无法将其悬挂在钟楼上,只得架木露悬。洪钟声音特别宏亮,八十里以外的阳曲县都能听到。不久,木架将要向前跌倒。洪钟特有灵性,预先知道其后果,一天半夜钟声不击自鸣,人们对此非常惊奇。经过查找才知其中原因,便更换架木,洪钟自鸣之声才停止。

63、明代榆次最著名的诤臣是城内人寇天叙、张庆村人周鈇、杨安村人褚鈇、使赵村人阎朴,充分体现出榆次人刚直坚毅的性格。他们既是清官良吏,又是诗文创作的高手。

寇天叙(1480一1533),字子惇,城内寇家巷人。明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时当地有富豪犯法,论罪当死,其家欲用仆人替死,天叙执法严正,处死了富豪。在任宁波知府时,有冯氏兄弟二人横行乡里,号称“二虎”,为百姓祸患,天叙也依法给予惩处。是时,当地遭灾,粮食很缺,他允许征收田赋时,可纳银两代替粮米,从而使纳赋者免受粮价暴涨盘剥之苦。

正德十四年(1519),天叙迁应天(南京)府丞,是时,武宗的义儿江彬扈帝南行,倚仗权势,作威作福,公卿多屈其淫威,唯独天叙敢于抗礼。有人认为是他贿赂了江彬的缘故,天叙听了正色道:“与赂彬以毁节,宁怒彬而得祸。”江彬得知后,十分恼怒,便暗中派人窥伺天叙的短处,有些同情者也劝天叙给江彬赔情,都被天叙谢绝。而江彬也难以找得天叙错处,终竟不能治罪。

这年腊月,武宗驻跸南京,“从官卫士十余万,日费万金计”。随从的官员向地方敲诈勒索更是加倍,应天府尹齐宗道为此忧惧而死,天叙遂代理了府尹的职务。他每天不穿官服,只着青衣皂帽坐堂,江彬几次派人来勒索钱财,天叙总是回答使者:“民穷官帑乏,无可结欢,臣专待谴耳。

武宗在南京驻跸期间,随从的禁军往往抢掠民间财物,天叙与兵部尚书乔宇组织了拳勇,保护百姓。凡遇禁军不法时,拳勇即以搏戏为名,禁军多有被打伤,他们既羞愧又害怕,遂不敢横行。武宗在南京驻跸九个月,由于天叙的全力周旋,百姓未受到更大的扰害。

天叙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死后家无多积蓄,“寇侍郎”之名可谓家喻户晓,著有《涂水集》。

周鈇(1499一1548),字汝威,号钝轩,张庆村人。明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授行人,奉命赴代王、沈王处办事,事毕,二王及诸司多有馈赠。周鈇婉言拒受。九年(1530)授湖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是时,世宗欲征安南,朝臣畏而不言,惟独周鈇以“军饷未充,调度未备,恐未可动众冒险”谏阻,皇帝才停止了南征之举。周鈇任吏部文选主事时,与吏部郎中戮力同心,以进贤退不肖为己任。时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严嵩为其爪牙钱可教求任东阳知县,为周鈇拒绝,严嵩恨之,致降周鈇为河间府通判。

周鈇为官,清廉正直,不畏权贵,他任监察御史时,曾上了著名的《劾四尚书疏》,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明王朝中大官僚的腐败,因之震动了朝野,致使严嵩之流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周鈇被降河间府通判不久,吏部拟擢他南京吏部主事,严嵩乘机上奏毁周鈇,嘉靖帝遂把周鈇削职为民。周鈇被罢官后,朝中正直大臣一再向朝廷推荐,周鈇以严嵩专权,誓不再为官,终卒于乡里,年仅五十岁。著有《钝轩文集》。

周鈇殡葬之日,“乡井吊者,填塞几于罢市”。山西巡抚苏舜泽有“笃确之心,取信广众;粹美之行,不愧衾影”,按察使黄翠岩有“德立不朽,风树无穷;既彰三晋之英,亦系百代之仰”的赞誉。

褚鈇(1533—1600),字民威,杨安村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先后任河间县令、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河南巡抚、大理寺卿、工部侍郎、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官场生涯长达三十六年之久。

褚鈇为官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早在他初出茅庐任河间令时,境内多“巨姓大猾”,庶民百姓苦之久矣。他上任伊始,即“调停剖决,详而有体,不俟薅栉,法行蠹去”。三年间,政声出三辅诸良吏之右,因之升任监察御史。

明隆庆五年(1571),褚鈇出按陕西茶马。是时,藩府仗势欺民,掠夺边陲少数民族财富,抢占牧场土地,作为自己的“汤沐邑”。褚鈇不畏皇亲国戚,令其全部退还给少数民族。他还考虑到日后藩府继续危害少数民族的可能及其后果,遂上疏皇帝:“番,河西之屏蔽也。番急则折而入于虏,虏内狃于中国,外兼番倍地,而无后患,他日必大,为秦陇忧。”为此,他主张抑制藩府,对边境少数民族采取安抚、羁縻政策,以免使其离心。可惜,当政者无视这一主张,导致了二十年后麟州及河湟甘固等地的动荡。

明万历元年(1573),褚鈇出按河南,振肃风纪。河南境内多驻藩王,后代众多,多横行不法。褚鈇四出微服私访,熟谙下情,一一上奏皇帝,酌情予以惩处,使河南境内风气好转。因之于万历五年(1577)擢大理寺丞,晋少卿。八年(1580),拜右佥都御史兼河南巡抚。当时首辅张居正屡倡严执法纪,“巨珰以睚眦箠儒生,勋臣有恃势骚传驿”者,皆论劾正法。褚鈇遵首辅之令,在河南裁冗员,免逋赋,卓有政绩。

褚鈇为官清廉,至老生活简朴。在他临终前一年,榆次、太谷暴雨成灾,他毅然把家中贮积的粮食倾仓而出,拯救了数百受害者,受到山西巡抚的褒美。

褚鈇著述甚丰,刻印本有《从政录》《从政续录》和由他总纂的万历版《榆次县志》。此外,还有《八行图奏》《劝惩类纂》《芸窗纪愚》《教家纂要》《公余漫兴稿》等。

阎朴(?——1567),字文甫,明嘉靖壬辰科文进士(3甲161名,赐同进士出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从五品),诏入史馆。阎朴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古代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兼高等教育司长),是榆次历史上出过的最高教育行政官员。

俺答掠榆次时,阎朴丁忧家居,助县官募善射者守城,致使俺答兵退。嘉靖二十七年(1548),诏命纂修会要,兼署左右春坊掌司经局印(正五品)。因上疏劾奸臣严嵩,受到冷遇,调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从四品)。才到任五个月,朝中有人斥责他赴任违限,解职归里。曾任嘉靖巳酉科顺天府副主考,著有《通鉴逸旨》,修纂第一部《榆次县志》(嘉靖本),参编《山西通志》,诗文收入《阎文甫集》。他是明代榆次的著名文人宿儒。

64、明清《榆次县志》记载最早的手工造纸相传出现于明朝年间的郭家堡乡源涡村,后发展为制造著名的“五色纸“。

据民国《榆次县志》卷六“工艺”载:“源涡所产蒲纸柔韧耐用”,并能染五色,名为“五色纸“,俗名“大字”。“邑人每届元旦(春节),咸购数会,填以春词,悬诸门庭以点缀春色。源涡人独精此术。行销省内各县暨张家口、归化一带。

未完待续

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编辑:如蚁人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故园音画”微信公众号,欣赏更多榆次怀旧系列视频及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