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像摄影家梁达明:触及灵魂的人像探索

 zzm1008图书馆 2019-05-17

《海峡摄影》“金像之路”系列报道之七

《夏日》  梁达明 摄

人像摄影是一切摄影的基础,在黑白灰这样的单色调中,你能够将摄影艺术表现出来,所需的艺术修养、美学、技术要求都很高。 ——梁达明

他,从国营照相馆走来,历经人像摄影20多年; 他,1984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发表过千幅作品; 他,1992年向金像奖发起挑战, 最终获得第七届人像金像奖。 他,是梁达明。

记:听闻您多次获得金像奖提名,请您回顾一下2007年获得金像奖时的感受。

梁:金像奖是中国摄影界的最高奖项,我作为自由摄影人,对获得这个奖项是非常重视的,它也是我在摄影事业上所追求的目标。我从1992年开始角逐金像奖,当时是第二届,此后一连参加了15年,其中获得过第三、四、六届的提名奖,2007年,我终于获得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从1992年到2007年,十几年里,应该说除了让自己得到业界的认可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的参与,助推了我摄影事业的发展。每次选送的作品不同,外加一篇论文,这无疑提升了我在摄影创作同时又加强了我对摄影理论的研究。我选送的作品多数是人像摄影艺术作品,从影室灯光人像到室外风景人像,一次次改变着我的创作形式。评委们对我的执着很是敬佩。

《老人》  梁达明 摄

记:您的父亲也是一名摄影师,您从事摄影跟家庭氛围有关吗?又为什么选择了人像摄影呢?

梁:是的,我父亲也是摄影师,曾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随军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担任了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从小我就接触到父亲的相机,时不时给家里人拍些纪念照,也可以说青葱时期的我就对用相机记录人和事物有了兴趣。退伍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国营照相馆,才开始人像摄影的学习。工作之后,我有幸考取了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专修科学习班,可以说与美术相关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色彩,我都学习过。有人质疑说我上这样的进修与规范的科班生有明显的差距,但我觉得,在艺术院校里学习最重要的是环境对自身的熏陶,通过不断接触这样的环境氛围来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

选择人像摄影,一方面是因为我在照相馆工作,职务之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一定的实践积累之后,我发现人像摄影才是一切摄影工作的基础。人像摄影所反映的以及在拍摄过程中所要求的技术、技巧,对所有题材的拍摄都有指导作用,并能带给摄影师启发。

《模特》  梁达明 摄

记:您觉得作为人像摄影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梁:我认为作为人像摄影师,除了观察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与被摄者的沟通能力。抛去摄影本身的技术之外,它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摄影形同服务业,不论被摄者长相如何,都要一视同仁。在拍摄过程中逗笑、沟通,这些技巧是教不来的,靠的是经验的积累。所以,人像摄影实际上是一门摄影师和被摄者交流的学问,只有沟通到位,才能了解被摄者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抓住人物的表情,拍摄出好的作品。

《旷野》  梁达明 摄

记:您是如何评价中国当下的人像摄影?

梁:我在国营照相馆工作了20多年,买断工龄后,凭借着对摄影的一腔热血,成为了一名自由摄影人。很多年轻人对照相馆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我算是见证了中国照相馆的演变过程。从过去的蒙头大座机、灯泡拍照到闪光灯、柔光箱的引进,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港台影楼进入大陆市场直到现在的工作室成立。这一步步走来,我目睹了中国商业人像摄影的变迁。从技术上而言,过去的照相馆,拍照的老师傅主要依靠扎实的基本功,就像我们当年是从灯泡打光、三角光一点点训练出来的,而现在的年轻摄影师接触的摄影门路更为广阔,思路也不会像我们当年那样受到束缚。从商业性而言,现在的人像摄影师的创作热情没有我们那时的高涨。当年全国人像摄影展评选时,大家投稿评奖的积极性很高,并且是真真正正地从人像创作的角度出发。而现在的人像摄影师更在意它的商业性,盈利放在了第一位,创作热情逐渐减弱。

《湖畔》  梁达明 摄

记:作为摄影人,您是如何借助人像表达被摄者的内心世界?

梁:目前摄影界有一种怪象,摄影师要么单凭技术,忽略了作品本身;要么纯靠艺术,放弃技巧。但是,技术不等于艺术,只有两者相融,才是摄影的最高境界。

另外,我当年在进行黑白人像摄影创作时,还借鉴了国外的表现手法,比如尤素福?卡什的人像摄影,他的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他不仅重视技术,而且还注重被摄者的人物心理表现。在中国能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摄影师极少,要么是只注重被摄者的人物内心,要么只注重技术,不能够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尤素福·卡什却能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应该是中国人像摄影师努力的方向。

《依恋》  梁达明 摄

记:在您看来,真正的肖像是什么样的?

梁:“如果想得到一张真正的人物肖像,你必须紧紧抓住被摄者内在的本质”。这是美国著名肖像摄影师哈尔斯曼在人像摄影创作上的精辟论断。欣赏人像摄影作品,就是看作者如何运用摄影的手段刻画出被摄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人心态变化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

人像摄影的创作贵在传神,这里的“神”是通过被摄人物的眼睛或是被摄者的某个肢体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人性千差万别,因彼此的年龄,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生活阅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看法、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摄影师则要利用摄影,为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揭开他们的外表去表现其内在的心理特征,从而拍摄出立体的、有个性的人物来。

《郊外》  梁达明 摄

记:您平时是怎样提升自己对摄影的认知的呢?

梁:我认为摄影的实践性很强,常常是实践指导理论。当然进步不在于吃多少苦,而在于动多少脑,平时的拍摄如果没有思想,那也是不行的。动脑的前提在于学习,当前中国摄影同行最大的弊处在于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我认为摄影人可以多和音乐家、作家交流,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摄影的,因为艺术是相通的,这样的交流对摄影人也有指导意义。然而如今的摄影师似乎都进入了一种怪圈,很少有人向前发展,或者说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时就需要外界的声音引领大家去思辨了。

《回归》  梁达明 摄

记:请您给中国的人像摄影师一些建议。

梁:中国目前的人像摄影水平跟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国内的人像摄影受市场冲击很大,年轻摄影师丢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昧地去迎合市场。国内大众的审美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提升,很多人像摄影师现在没有市场。但在我看来,不要抱怨市场,不要抱怨别人,是自己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另外,我们的人像摄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港台影楼的介入,开始学习西方的审美,而日本韩国的人像摄影仍然以传统风格为主,至今还延续经典,反而是我们受到了市场的冲击,将经典弄丢,又被商业利益驱使而淡化了传统技术,这也是我对目前中国的人像摄影感到惋惜的。具体的技术建议就不再赘述,希望中国人像摄影师可以重拾东方审美,跟上时代的变迁,不怨天尤人,好好将摄影精神发扬光大。

梁达明

1977年知青下乡

1981年从部队退伍分配到国营照相馆

1984年从事摄影创作以来,发表过千幅作品

第一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获得者

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本文首发《海峡摄影》杂志2019年1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