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都有365451人关闭朋友圈

 放毒 2020-09-15

首先坦白,365451这个数目是毒少编的,代表很多。

向周围人问了一圈,大多数都表示自己很少发甚至不发朋友圈了。工作越久发朋友圈的频次越低,内容也越来越不具体。

一些经常发自拍、穿搭、美食的好友没有征兆地就朋友圈三天可见。

“好友将近1000人,发个朋友圈只有几十个赞,不发了。”好友生番跟我解释他不再发自拍的原因。

“看了你发的自拍,没拉黑你已算至交。”我说。

另一个好友跟我说,他现在发一次朋友圈都要耗时10分钟,琢磨话怎么说,怎么配图,什么时间点发合适……

很多人对朋友圈感觉疲了。

以前看到好友秀个美食发个近照,自己也心痒痒回应一下。

看到别人隔三差五聚餐轰趴大合照,也感慨MD自己怎么就混得这么独。

看到别人晒结婚证晒房本晒装修,自己也着实焦虑了一段时间。

现在看开了,我投降还不行吗,也懒得在朋友圈里表演了。

我开始每周或每月约两三老友出来拼酒吃饭,我们当面聊一聊各自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有什么新鲜的数码消息,吹吹牛逼再损一损彼此。

这样的交流更真实鲜活,一次碰杯顶10个赞。

慢慢地,固定活跃在朋友圈的人群就成了金融从业者、代购、全职少妇或者同行。同类内容反复出现,看多了难免疲劳。

那就戒了微信行不行?怎么可能,还有很多人要联系呢,然后我就以此为借口打开微信继续刷起了朋友圈。。。

除了睡觉,大家不用手机最长能持续多久?我有次是一下午。

iPhone 6P用久了电池开始急速掉电,我没当回事,没带充电宝就出门办事了,电量耗尽后我开始焦虑:那么多微信要回,那么多动态要看,怎么办。

终于充上电后,第一时间打开微信,发现其实也没几条信息,好友们似乎也没觉察我“消失了”半天。

微信好友越多,刷朋友圈的时间就越长。

那次开始我刻意减少打开微信的次数,太容易沉溺其中消耗时间了。

现在流行一个概念叫“时间管理”,固定时间里专注做重要的事。耽误那么多时间给一面之缘的人点赞留言,维护所谓的人脉,还不如用这些时间钻研学习,让别人需要自己。

有一档节目叫《香港人18问周润发》,发哥被问到用什么手机。

发哥表示自己用了17年诺基亚,坏了才换成比较便宜的智能机。

很多人说这是发哥节俭,其实还代表发哥聪明,物尽其用,不浪费时间和钱。

手机在发哥手里主要还是承担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

普通人没发哥那么强大,做不到让手机回归原始,但可以尝试为手机减负,为微信减负,让社交的归社交,工作的归工作。

要是免加好友就能发信息谈工作该多好,这样简单高效,不用对刚接触或不愿加好友的人开放私人空间。

手机短信本来是选择之一,但短信只能发送简单信息,无法满足发文本、图片、文件、定位等工作必需内容。

如果短信能像微信那样发送各类信息,而且是走WiFi、流量的话,你会尝试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