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图为什么要放弃套路,追随自然?跟齐老师学拍照实战篇,一周一图解析构图(4)

 百合仔 2019-05-18

今天我每周一图,我一翻惯例地没有在一开始就亮出一幅照片,而是由衷地向大家推荐一本我很喜欢的老旧书籍《Painting Oils》。不过还好,目前尚有新书在售的。

请大家来看看里面的油画。


我向所有喜欢摄影的朋友都推荐这本书。这本书是又Louse Demore写的一本不起眼的油画入门书。我们在看看别人是如何画一幅油画的同时,可以非常好地欣赏Louse Demore本人出色的、功力深厚的油画作品。画册中的高精度复制品比微信中欣赏的效果好的多。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我个人认为,风景和静物是不分家的。其实安塞尔.亚当斯的静物作品很多,而爱德华.韦斯顿的风景作品也不少。

而静物颇为考验一个摄影人或者画家的功力。我建议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随手摆放好静物(记得必须一次摆下去,不得调整布局),将三脚架摆好,拍摄;然后试着改变一下静物的摆放方式,再拍摄一次。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很可能有99.99%的机会,第二幅不如第一幅。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话题,刻意的不如自然的好。

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可就是不愿意运用到摄影中来。

为什么要去相信那些刻意的所谓“构图法则”呢?

难道没有螺旋形构图吗?

确实没有,因为海螺本身就是螺旋形的,你只不过将它拍摄下来而已。

自然构图就好。

有一些初学摄影的朋友会把自己手机拍摄照片拿过来给老师分析,其中有很多是特地斜过来拍摄的人像,问老师为什么拍摄的不好?

绝大部分老师的回答是:你没有学过构图,去学习构图,构图有很多种原则。

貌似没错!

可是,我的分析是:你不是不会构图,而是拍摄的太刻意了,太刻意地要扭转相机(手机),以至于你无法去驾驭这样的画面。只要回复自然就好。

自然地去构图,就好。

你只需要“给画面装一个画框”就好。

横平竖直,是我们一般强调的,针对初学者的要求。没错。我们也要求进阶者一定要在拍摄中保持画面平衡感。不要被某些特别吸引人的画面细节所迷惑,以至于画面失去了平衡。

很多练习摄影多年朋友都觉得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为此,我的推荐是:这是因为你们被太多无聊的摄影法则给束缚了手脚。放松,自然就好。

想象一下高尔夫推杆的动作,自然就会有完美的轨迹;而越是想推杆入洞,往往就要增加好几推。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很被画面中的雕塑吸引。但是雕塑的画面元素比重太多,很难拿捏。为了左右平衡,我很刻意地拍摄了一幅。可是这幅并不好。觉得平衡感并不是太理想。

我想了一下再拍的第二次,这次绕着雕塑走了几圈,调整好心态,随手一张。虽然画面中心极度偏向右侧,但是整体画面效果并没有向右侧倾斜的迹象,整体确实异常平衡的。

因为,我吸取了第一次拍摄的经验,放松了心态去拍。雕塑中自然的阶梯状,其实就是向左下角走的,无意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动态感的平衡。

下期,我们将尝试着跟随爱德华.韦斯顿的脚步,去探寻摄影的魅力。

这里,我先给大家预热一下。

'要想给摄影美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摄影美的判断因人而异。关于此文对摄影美的论述,只是根据他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所做的解释。

为了理解这样的解释,首先必须考虑摄影的三个固有功能:

1、记录过程的快速。

2、记录比肉眼所见的更多的能力。

3、表现连续不断、无限微妙的影调层次的能力。'

--爱德华.韦斯顿


LWATA/岩田 LED GL-01便携摄影灯补光灯可调色温,轻巧时尚,显色真实,易于操作,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更能还原真实,出门旅行,居家必备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