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传习录》以来,前面的这些文章里,一直看到王阳明的弟子就“精一”、“惟一”、“惟精”的问题向王阳明求教。今天看了陆澄录的第十和十一篇,两篇之间的探讨我觉得颇有关联,这里又有了关于“惟一”、“惟精”的讨论。后面还有没有暂且不知,但是就前面的这些讨论也值得我好好的来理解一番了。
读书最怕一直半解,道听图说,如此就只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既然王阳明与弟子多次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它的所指,方能更好的去理解王阳明的言论。 上面这十六个字,出自《尚书·大禹谟》,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尧舜禹时期,尧帝禅位给舜时,有传给他四个字治国心法“允执厥中”,后来舜帝传位给禹的时候,就在前面加了十二个字传给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自此这十六个字便成为了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尧舜禹三代帝王地位禅让的时候不仅仅禅让的是一种身份,更是交付着天下安宁和百姓幸福的重任,传递的是一个华夏民族的未来,而他们殷殷叮嘱,代代相传的重点竟然就是这十六个字,可见其中意义非凡。 这十六个字,有很多人对其做出了解析,大概的意思是:人心是很难捉摸和安抚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精益求精、专一其心,诚肯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简单的理解了一下这句话,也了解了这“惟精惟一”的出处和意思,我们再来看王阳明的话就好理解很多了。
这句话解释过来的意思是:陆澄问:“如何在惟精、惟一上下功夫?”先生回答说:““惟一是惟精目的,惟精是惟一功夫。惟精并不是在惟一之外的。” 或者我们这样理解,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把一件事做的越来越好,是因为长期专注在一个点上,而一个人只要长期专注于某件事,证明他有一定的追求,自然也就能够把这件事做得越来越好。通俗的讲工多手熟,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而后面所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就是在说明行为态度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文章一开头,我有说今日看了第十篇和十一篇颇有关联,我们先来看看第十篇的内容。
这句话很好理解:凡眼睛可以看见,耳朵可以听见,嘴巴可以说出,心里可以想到的,都是“下学”,凡是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嘴巴说不出,心里想不到的,都是“上达”。这里的“下学上达”很多人理解: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可是后面先生又说:“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这里仿佛是在说着一种事物之间必然的关联,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将它解释成人情事理与自然法则似乎有点太过于局限化了。 在我看来,“下学”我们或者可以理解成为事物的基本理论、方法。而“上达”则是一种通过长期学习实践后升华达到的更高境界。 譬如说种花,谁都知道是找个花盆,下点肥装上土,把植物种上,淋点水,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就可以生长了,经常查看土的干湿,定时淋水施肥,注意防虫防病。这是基本的方法,一说就懂,一做就会。 可是有些人偏偏能够把每一盆花都种成一种艺术,美不胜收。而有些人种来种去把花种得不是蔫了就是枯了,人家花开香溢的时候,她的花连个花苞都看不见。 都是一样的种着花,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后者会问前者把花养得那么好看,有没有什么秘方? 可是前者说的也还是那些道理,后者会说,我也是这样的啊!但是为什么就是种不出你这样的效果呢? 这里面就会出现“惟精惟一”的关系了,因为前者想把花养好,所以他会把心思放在花的身上,进而他会注意到什么花该用什么盆,什么土种什么花,土肥的比例如何配置,多长时间淋一次水,该怎么淋水,多长时间追肥,什么花配什么肥,什么花在什么季节应该要注意什么病虫害,如何预防,什么花应该多晒太阳,什么花应该注意日照的长度和强度,什么时候可以进行嫁接移植,什么时候应该要修建造型,开花的时候要怎样保持花期的长久,结果的时候要如何保证果实的质量。。。。。。 因为专注于此,所以他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实践总结,反复论证,一切关于花的规律了然于心,最后才能将一盆盆每每的植物呈现在眼前,甚至能有创新。而我们在看到那些美丽的植物盆景的时候,其实都是他专注的结果。你看这是不是先生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而后者,就是把花埋进土里,机械的淋水施肥,全然没有去了解花的习性,自然也无法种出像前者那样的植物。 因为追求完美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创造了完美。爱花的人每天也是做着那些基本的淋水施肥修剪的养护工作,可是他做的跟没有用心做的人是两种感觉。这就是“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他的秘方就是他的用心,并不是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也是先生说的“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如此想来,想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就是要从下学里惟精惟一,自然上达去。这或许不是捷径,但或许也是唯一的捷径。 写在后面: 对于学问和知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悟,也应该有自己的感悟,毕竟几百几千年前的人留下来的言语,我们谁都未曾亲耳听见,不能因为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理解,尽信书不如无书,思考的能力是我们大脑最重要的能力。所以我写的都是我自己的感悟,不流于哪门哪派,也不附和于什么高人,从心而学,思辨中学,如此而已,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交流讨论,但不接受那种一厢情愿的文人相轻式碾压,正如我只会给别人的文字提意见,但不会去批判别人的文字一样。这世间最怕的人就是那种整天对人指指点点但又无法给出真正方法指点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敬谢不敏,请绕道而行。 |
|
来自: 昵称32353910 >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