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文字(2)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9-05-21

    文字在我身上产生的力量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慢慢显示出来的。

     当我在1986年国庆节开始写日记的时候,那些用钢笔写在本子上的一行行文字,既有记录我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也有我对自己当时生活与学习的种种思考与感悟,每每我翻看自己每天写的那一行行带着自己情感与思索的文字的时候,心里总会莫名地产生一种满足感,是的,这一天,尽管我的学习任务很重,尽管我的压力很大,但是我还是坚持把自己那一天学习生活的某个感触写出来了,而且怎么看都觉得有点意思,至少自己欣赏的时候会有一种小小的正能量在内心升起。

     现在偶尔翻开1986到1987年高考前写的日记,我不得不佩服自己:在当时如此紧张的学习环境下,我居然还能够坚持每天写将近七八百字,甚至一千多字,个别还有将近两千字的日记,有些文字,现在阅读起来,似乎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至少当时青春年少的那股激情,对生活与人生的关注思考与执著,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是哪里来的力量?这是谁给我的力量?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因为自己从小学开始养成的对文字的某种喜欢,对阅读的那种坚持,并且在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在文字是书写运用的过程中,一点点蓄积起文字能够产生的某种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坚持写日记也给自己的作文带来一定的帮助,我依然记得,自己高一的时候是那个极有个性的会书法会画画的易老师,让我当班长的同时,还不时表扬我作文写得不错;到了高二文科班,那个被同学称为“根号二”的段长李老师,也在很多场合对我的作文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到了高三,我的语文老师换成了堪称书法大师的刘老师,他经常把我当场一气呵成写的作文直接贴在教室门口作为范文供同学学习,我还记得那篇作文是用两张课薄薄的测纸,用碳素墨水写出来的,老师在那两张纸上写上三行红笔的肯定之言词,还打了红红的八十五分,整个班级就我一个人,那个时候虚荣心,满足感,一下子涌上心头,老师的肯定真的很管用,因为这样,我在这以后就会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写点文字。于是自己对文字的亲近感就更进一层了。

     回想高中三年,我对自己的作文还是颇有信心的,对阅读文章还是很有兴趣的,这既是我的语文老师给予的,也是跟自己坚持阅读与写日记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