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11期:蝶腭动脉

 仙贝70 2019-05-22
导言:

蝶腭动脉(sphenopalatine artery)是上颌内动脉的终末分支,通过蝶腭孔(sphenopalatine foramen)由翼腭窝至鼻腔,是鼻腔主要的供血来源,与上颌内动脉其他分支以及颈内动脉系统有吻合。

往期文章回顾

一、蝶腭孔

蝶腭孔,实际上是一个骨裂(fissure),蝶腭动脉、鼻腭神经和鼻上神经从此孔经翼腭窝到鼻腔。

蝶腭孔后端开口在翼腭窝内,主要由蝶骨和腭骨围成的骨性间隙

蝶腭孔前端开口位于中鼻道的后方,上方是蝶骨体和鼻甲,下方是腭骨垂直板的上缘,前方是腭骨眶突,后方是腭骨蝶突。

翼腭窝前内侧观(Standring, 2016),注意蝶腭孔主要是由蝶骨和腭骨围成的骨性裂隙。

蝶骨、腭骨和梨骨的前面观,斜位(Osawa 2009)。蝶骨、左侧腭骨和梨骨嵌合在一起。腭骨的蝶突和眶突构成蝶腭孔前缘和后缘,腭骨垂直板构成蝶腭孔下缘,蝶骨体形成蝶腭孔的上缘。

内窥镜0度镜下,蝶骨和腭骨,蝶嵴的前面观。腭骨的蝶突、眶突和垂直板与蝶骨相连,形成蝶腭孔(Osawa 2009)。

另一例,用0度镜观察左侧翼腭窝内的蝶腭孔(Osawa 2009)。腭骨的蝶突和眶突构成蝶腭孔前缘和后缘,腭骨垂直板构成蝶腭孔下缘,蝶骨体形成蝶腭孔的上缘。

面部骨骼的矢状位,显示前颅窝底,鼻腔外侧壁,硬腭和蝶窦(Standring, 2016)。着重显示蝶腭孔的位置,位于中鼻甲的后方。

显示鼻腔内蝶腭孔的位置(Osborn, 1978)。蝶腭孔位于中鼻甲的后方,上鼻甲的后下方。

二、蝶腭动脉

蝶腭动脉是上颌内动脉的终末分支。在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或者上颌内动脉造影上可以清楚显示。

右侧颈外动脉造影,正位,显示上颌内动脉第三段及分支(Alvernia 2017)。从正位非常清楚显示蝶腭动脉,是上颌内动脉的终末支,比较粗大。

右侧颈外动脉造影,侧位,显示上颌内动脉的三段及分支(Alvernia 2017)。蝶腭动脉主要供应鼻腔粘膜。

翼腭窝解剖显示上颌内动脉第三段典型分支类型,蝶腭动脉是上颌内动脉的终末分支。(Choi 2003)。

三、蝶腭动脉在鼻腔的分支

蝶腭动脉经蝶腭孔进入鼻腔后,主要分为两个分支:

⑴ 鼻中隔支(septal branch)

小的分支,先向内直行,再向头端向右弯曲,再向内侧向右弯曲,到达鼻中隔。

⑵ 鼻甲支,又称外侧鼻支(lateral nasal)和后外侧鼻支(posterior lateral nasal)

向下走行,供应鼻腔粘膜。

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供血模式图,正位(Byrne, 2012)。

蝶腭动脉分支模式图,斜位(Holzmann 2003)。

四、蝶腭动脉与鼻衄

蝶腭动脉是鼻腔最主要的供血动脉,鼻衄的发生,特别是后鼻腔鼻衄的发生,常常与蝶腭动脉有关。

鼻腔外侧壁的血供模式图(Osborn, 1978)。

鼻中隔血供模式图(Osborn, 1978)。

Cohen等于2012年报道了一个病例。51岁男性,右侧医源性鼻衄(Cohen 2012)。局麻下行栓塞治疗。

A,右侧蝶腭动脉超选造影显示鼻粘膜充血,箭头示假性动脉瘤处活动性出血。B,术后造影显示蝶腭动脉远端分支闭塞(Cohen 2012)。

五、小结

1、蝶腭孔是主要由蝶骨和腭骨围成的骨性间隙,蝶腭动脉由此孔从翼腭窝走行至鼻腔后部。

2、蝶腭动脉进入鼻腔后,主要分为内侧的鼻中隔支和外侧的鼻甲支。

3、蝶腭动脉是鼻腔主要的供血动脉,与鼻衄有关。

作者简介

赵沃华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出血性脑血管病区主任。

1996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师从赵洪洋教授和朱贤立教授,学习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五年后,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做博士后研究,师从凌锋教授学习神经介入技术。2007年底回到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持脑血管病介入和手术工作。

主要从事脑和脊髓血管疾病介入和显微手术,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瘘、烟雾病、脑出血、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学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疾病分会委员

中国抗衰老学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毕业后教育委员会(CBNS)师资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秘书

六、参考文献

  • Alvernia, J. E., Hidalgo, J., Sindou, M. P., Washington, C., Luzardo, G., Perkins, E., Nader, R., & Mertens, P. (2017). The maxillary artery and its variants: an anatomical study with neurosurgical applications. Acta Neurochir (Wien), 159(4), 655-664.

  • Byrne, J. V. (2012). Tutorials in Endovascular Neurosurgery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Heidelberg: Springer.

  • Choi, J., & Park, H. S. (2003). The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maxillary artery in the pterygopalatine fossa. J Oral Maxillofac Surg, 61(1), 72-78.

  • Cohen, J. E., Moscovici, S., Gomori, J. M., Eliashar, R., Weinberger, J., & Itshayek, E. (2012). Selective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for refractory idiopathic epistaxi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option: technique,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s. J Clin Neurosci, 19(5), 687-690.

  • Holzmann, D., Kaufmann, T., Pedrini, P., & Valavanis, A. (2003). Posterior epistaxis: endonasal exposure and occlusion of the branches of the sphenopalatine artery.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60(8), 425-428.

  • Osawa, S., Rhoton, A. L., Jr., Seker, A., Shimizu, S., Fujii, K., & Kassam, A. B. (2009). Microsurgical and endoscopic anatomy of the vidian canal. Neurosurgery, 64(5 Suppl 2), 385-411; discussion 411-382.

  • Osborn, A. G. (1978). The nasal arteries. AJR Am J Roentgenol, 130(1), 89-97.

  • Standring, S. (2016). Gray’s Anatomy (41th ed.): Elsevi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