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治国篇:君子

 百科知识博览 2019-05-23
    (六)治国之道--君子

    131、君子,重在顺应天意把握“天机”。

    【原文】

    子曰:“凤鸟①不至,河不出图②,吾已矣夫!”

    【注释】

    ①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②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河图”出现,伏羲受此启悟而演绎出“八卦图”。龙马负“河图”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译文】

    孔子说:“如果凤鸟不飞来,黄河也没有出现龙马背负河图,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评析】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虽为传说,然而传说中有真实,这就是“河图洛书”与“八卦”图。“河图洛书”揭示了“八卦图”乃至其后的《周易》“64卦图”的基本原理或其内在的神髓(详情请参阅本人所著的《易经-开元》一书)。“64卦图”是周文王在伏羲“八卦图”的基础上演绎而成,“八卦图”则是伏羲受到“河图洛书”的启悟而成。

    所以,有人一看到“凤鸟”、“龙马负图”,就简单而武断地结论为迷信,实则谬矣!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即:没有“八卦”或“64卦”,就没有《易经》或《周易》,又何以源远流长数千年一脉相承而不变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何以伟大的中华文明?

    “道与德”即“道德”,是《易经》或《周易》的精髓或灵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或灵魂。所以,如果没有“凤鸟”、“龙马负图”,是否就没有《易经》或《周易》?进而是否就没有“道与德”即“道德”?再进而,是否就没有老子、孔子等?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难道是孔子迷信而妄自感慨吗?是否必然的逻辑关系?必然的逻辑结论?

    不过,该篇却揭示了另一个重大的人类历史现象,或重要历史规律,即凡国家、民族,乃至天下将要或即将发生重大变故,无论吉凶,都会有相应的“征兆”或“预兆”出现。

    “凤鸟”、“龙马负图”,预示着一种伟大文化的出现,即伟大的中华文明的诞生。

    玛雅文明的出现,其所揭示的一些“预兆”,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使人充满敬畏!

    “地球无需人类,人类则离不开地球!”及“世界末日”等!--迷信乎?敬畏乎?

    ……

    有人说,当今中国,乃至天下,已出现必将发生,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的重大“征兆”或“预兆”,真的吗?

    就中国而论:

    征兆一:千里鸟飞绝,万里虫迹灭。

    征兆二:地上资源绝,地下资源灭。

    征兆三:健康成稀珍,病体新常态。

    征兆四:只听八哥唱,不闻乌鸦声。

    征兆五:真理成谬误,唯物主义亡。

    征兆六:贪婪遍地走,道德隐踪迹。

    概言之:乾坤日月昏,焦躁待清明。

    (注:如著名的“四大渔场”等早已枯竭,很多地下资源早已挖空、开采干净等。另据最新官方统计数据,仅社会精英层,体检而真正健康者不到百分之三。高血糖患者已达四成,更有向中小学生蔓延的趋势等等。)

    就世界而论:

    征兆一:玛雅预言警世人,自我救赎序幕开。

    征兆二:生态平衡被打破,动植物等加速亡。

    征兆三:恶劣天象急剧增,无妄之灾频繁来。

    征兆四:恐怖暴力满世界,物极必反必替代。

    征兆五:哲学之死非戏言,弱肉强食鬼哭声。

    征兆六:引力波等获诺奖,物质世要大变天。

    概言之:世界末日已登场,人类星际大逃亡。

    (注:“哲学已死”等著名论断,是由霍金等一些著名科学家及文化、哲学家等提出。暗物质、暗能量,特别是“引力波”的发现,宣告了喧闹一个世纪的“唯物主义”的破产。更有霍金等世界著名科学家提出,人类必须迁徙到其它星球的设想或论断。)

    这些就如同“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等征兆一样,乃“征兆”、“预兆”或“天机”。

    凡事皆有“征兆”或“预兆”,即将要变化或“再平衡”前出现的非正常现象。重大的或重要的“征兆”或“预兆”就是“天机”,即“天道”变化的机会、机遇或时机。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中华文明”不诞生,何以有孔子?

    现重大“征兆”、“预兆”之“天机”!--中国、人类生巨变,君子当何为?

    --君子,重在顺应天意把握“天机”!

    132、君子,效法舜禹“无为而治”。

    【原文】

    子曰:“巍巍①乎,舜禹②之有天下也,而不与③焉!”

    【注释】

    ①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②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③与:参与、插手、予以等,此指管治、治理之意。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拥有天下,却并不刻意去管治。”

    【评析】

    “而不与焉”即虽然拥有权力而不刻意去管治,不就是“无为而治”吗?

    “无为而治”,事实证明,是人类数千年迄今为止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其核心理念,就是遵从规律,一切按“平衡规律”办事。

    也就是常讲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遵从规律,一切按规律办事,追求“平衡和谐”。人世间,各行各业,各有其自身的特点或规律,遵从各自的规律,不干扰或破坏其规律,就是凡事依规律办事,如农业有农业的规律,相信、尊重并放心、放手让农民去做,而不是凭借权力等发号施令、指手画脚,甚至越俎代庖等,即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农业、农民,从而干扰、破坏其规律,也就是老子所反对的“极端作为”或乱作为等。农业如此,教育、文化、卫生、工业等等,不都是如此吗?

    另外,平衡与失衡,是个相对感念,而且是变化的或动态的,如大自然的失衡靠大自然自身调节或调整,而人类事业出现的失衡,则需要人类主动、自觉地调节或调整,这是因为人类的主观能动意识太强,还难以真正做到顺应自然。所以,这种对于“失衡”的“调整”而使其归于“平衡”或“再平衡”的过程,同样为“有所为”的范畴。

    “有所不为”--不做违背规律的事情而胡作为、乱作为,即极端作为!该管的事则管,不该管的事则绝对不管,如“依法治国”就要一切让法律主宰、主导,不能将个人的意志或意识形态权力强加给法律,还困惑于什么法大?权大?等的荒唐行为。同理“以德治国”,就要以德主导、主宰,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都必须摒弃等。而且,人类历史事实已充分证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都是人类所呈现出的比较合乎“无为而治”原则的较好治国方式,当然其缺点或不足则是将二者分而治之,合则更加完美、完善即“依法依德治国”。而最易于产生胡作为、乱作为,即极端作为的,就是“人治”,即凭借个人的主观意志治理国家,其结果,没有不出现胡作为、乱作为,而极端作为的,若任其发展到极端就是极权、暴政,最终更没有不物极必反而灭亡的,这就是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这是否已被人类的历史事实所充分证明了呢?

    所以,一切以道为原则,合道,即无为而治,就能实现天下的大治,即平衡和谐。

    反之,若以个人为原则,逆道而行,即人治,最终天下没有不乱的,即失衡失谐。

    “巍巍乎”--如此崇高、伟大,作为君子(君王),怎能不学习呢?

    然,学习什么?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即学习舜禹之“无为而治”耳?

    --君子,效法舜禹“无为而治”!

    133、尧“无为而治”靠礼仪制度。

    【原文】

    子曰:“大哉尧①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②之。荡荡③乎,民无能名焉④。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⑤乎其有文章!”

    【注释】

    ①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②则:效法、为准。

    ③荡荡:广大的样子。

    ④名焉:名声、名气、赞誉。

    ⑤焕:光辉,光明,光大。

    【译文】

    孔子说:“真伟大啊,像尧这样的君王!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才那么高大,只有尧效法天的高大。多么广大啊,他的恩泽普惠天下,然而老百姓却不知道他的才能与名声。尧治理天下取得了崇高而伟大的功绩,而光大于后世的则是他制定的礼仪制度!”

    【评析】

    尧治理天下取得了崇高而伟大的功绩,而光大于后世的则是他制定的礼仪制度!这是否说明:尧治理天下,凭借的就是“礼仪制度”呢?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效法天,即效法“天道”而像天那样崇高德行!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恩泽天下,天下却不知其能与名,即无为而治!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唯知其“是他制定的礼仪制度”!

    效法“天道”+凭借“礼仪制度”+“民无能名焉”==无为而治!--是否必然的逻辑?即是否该篇之要旨呢?

    尧,“无为而治”而天下大治,为后世树立了以“礼仪制度”治天下的光辉榜样。

    --尧“无为而治”靠礼仪制度!

    134、舜、周“无为而治”凭借人才。

    【原文】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②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③,于斯④为盛。有妇人焉⑤,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⑥,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①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②乱臣:治国之臣。

    ③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④斯:此指周武王时期。

    ⑤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⑥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实现天下治。周武王说:“我有十个帮我治理国家的大臣。”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从唐尧和虞舜时代以来,到周朝才算是人才是鼎盛。但十个大臣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行,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评析】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至德”即崇高的德行!就是道者、悟道者,重道有德者,故崇尚“天道”而“无为而治”。因为,“无为而治”是道家或道者,或崇高道德者基本的或核心的治国理念。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凭借人才(五位)而天下治!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朝亦然!

    “五人而天下治”+“九人而已”==舜、周人才治天下+“至德也已矣”==无为而治!

    即舜、周,为后世树立了重用“人才”以“无为而治”而实现天下大治的光辉榜样。

    --舜、周“无为而治”凭借人才!

    135、禹“无为而治”靠表率。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①然矣。菲②饮食而致③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④,卑⑤宫室而尽力乎沟洫⑥。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①间:空隙,间隙,此指挑剔、指责。

    ②菲:菲薄,不丰厚。

    ③致:致力、努力。

    ④黻冕(fǔ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⑤卑:低矮,简陋。

    ⑥沟洫(xù):灌溉农田用的沟渠,此指水利设施。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自己饮食很简单,却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祭祀时穿的礼服却很华美;他自己住的很简陋,却致力于修治水利。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评析】

    该篇鲜明之处,就是禹在治国中突出的表率作用,而这种表率就是崇高的德行垂范。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敬畏天地;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忠诚于礼;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一心为民。

    故,敬畏天地、忠诚于礼、一心为民,即高尚的道德品质,或崇高的道德追求。

    孔子的“吾无间然矣”!实则是对禹“以德治国”而率先为“德”的高度赞赏。

    “以德治国”如同当今的“依法治国”,皆为“无为而治”的重要的表现形态。

    即:“以德治国”==“无为而治”之重要形态。

    --禹“无为而治”靠表率!

    上几篇,详细地介绍了尧、舜、禹、周的国家治理经验,即“无为而治”的治国形态,如尧的“无为而治”靠制度,舜、周的“无为而治”靠人才,禹的“无为而治”靠表率等,即靠制度、靠人才、靠表率,然而此三者又何以可以分得开呢,皆道德,而又各有其突出的特点而已。

    136、君子,懂得如何传承与创新。

    【原文】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④,礼也;今拜乎上,泰⑤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mian):麻布制成的礼帽。

    ②纯:丝绸,黑色的丝。

    ③俭:节俭,俭省。

    ④拜下:朝拜,即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⑤泰:此指骄纵、傲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遵从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先在堂下朝拜,这是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朝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做法不合,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朝拜。”

    【评析】

    传承与创新,是任何时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传承,就没有历史,也没有该民族或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在及未来,没有了历史还何言未来?即便有,也是别的东东了。然而,不创新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所谓固步自封、保守僵化等,就是如此。

    然而,如何传承与创新呢?如此的历史责任就落在了君子的肩上,因为君子应当懂得,君子更应该身体力行倡导或引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确保其正确方向而不误入歧途。该篇,讲的就是这方面的思想或道理。

    从该篇,或从孔子其它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看:传承,当不失其要义,即只要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都应当进行传承,代代承袭;创新,当不失其根本,即不能改变或失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或其精神实质,也就是不能变质变味,或变得不伦不类等。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传承:“麻冕”(礼);创新:“今也纯”(合礼)。礼,得以传承创新而根本未变。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传承:“拜下”(礼);创新:“今拜乎上”(不合礼),为何?“泰也”(违背礼);坚持:“虽违众,吾从下”,即不能变其根本。也就是说,该礼已经由传统的谦恭、谦卑等,变成了今日之“骄纵的表现”,还何以礼呢?如此是否失却了礼之根本?所以,孔子才坚定地坚持(不变)而反对(如此之变)。

    如何传承,如何创新,孔子不仅指明了方向,言明了道理,亦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君子,懂得如何传承与创新!

    137、君子,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天职”。

    【原文】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②既没,文不在兹③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④不得与⑤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⑥?”

    【注释】

    ①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②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③兹:这里,此指孔子自己。

    ④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⑤与:参与,引申为掌握。

    ⑥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而受到威胁,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等,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

    “天职”也可以说是“天意”,即上天的意愿或意志。对于这一点,一般的人,特别是“无神论者”,将其理解为天大的事可矣!对于神信仰者,肯定会有另一番的感悟或理解,所以不可强求一致。

    讲到“天职”或“天意”,孔子那个时代或人类历史周期,即前后数百年,发生了两件对人类以及对中国而言,都非同寻常,或者说是兴衰存亡的两件大事:一件事是世界性的,几乎同时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等,中国则诞生了文王、管子、老子、孔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可谓不拘一格降人才,或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从而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哲人时代”,影响了人类数千年,乃至更加长远。另一件事是中国,老子、孔子几乎是前后脚诞生,二人则分工明确,老子偏重于道德理论,即道之基本原理,孔子则侧重于社会的道德实践,即德之社会建构。分则道与德,合则道德。

    完全可以说,没有“希腊三贤”,就没有西方文化的今天,没有文王、老子、孔子等,就没有中华民族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即没有那个横空出世的“哲人时代”,也包括紧随其后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就没有人类文化、文明的今天!这些,难道皆为偶然或巧合?是否如同是“有人”在着意且精心地安排?

    竟然如此地偶然或巧合:同时诞生,却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后人无以取代!

    竟然如此地偶然或巧合:老子、孔子,竟如此分工明确清晰?--谁也离不开谁!

    若是“有人”着意且精心地安排了这一切,这个“人”是谁?--是否“天意”?

    正因为,“天意”在心中,所以孔子才如此自信,自视为肩负“天职”!故,天不灭我,何人能够灭我?“天职”在身,何人能耐我若何?就是说,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非我莫属、舍我其谁?--孔子的这种传统文化自信、道德自信、人生自信,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位君子应当学习效尤的吗?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职”在身,非我莫属、舍我其谁?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自信源自心中“天意”。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身负“天职”,则耐我若何?

    故,作为君子,难道不应当有孔子如此的自信与担当?不应当有如此的传统文化自信、道德自信,以及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使命感即神圣的“天职”意识?

    --君子,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天职”!

    138、君子,掌握正确的处事方法“中道”。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①问于我,空空如也②。我叩③其两端④而竭⑤焉。”

    【注释】

    ①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②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③叩:叩问、询问、探寻。

    ④两端:两头、始终,如前因后果;两方面,如正反两个方面;两种极端的诉求等。

    ⑤竭:穷尽、完全、彻底、根本。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脑袋里空荡荡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向他探寻了问题正反两个极端的方面,这样(以中道或中庸)问题就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了。”

    【评析】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并无什么真本事,真知识,那么凭什么行为处事?

    例:“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一普通人求教于我,对此问题我一无所知!

    然而,却正确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使他所提出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凭什么?

    方法:“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从其两端,而求其“中”,“中道”耳!

    中道、中庸、中正、居中持正(卦象),天道、天命、天运、混同为一,天人合一等,都是一个意思,即“平衡规律”或“天道平衡”法则。

    面对一老农或一出身卑微的人提出的问题,开始是脑袋空空,不明其理,即一无所知,不知其所云,然而孔子很快便找出了对策,即找出了该老农所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而竭焉。”

    孔子用的是什么解决办法?“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原来用的是“中道”、“中庸”,即“平衡”的办法!难道用“平衡”的办法就能解决问题?有那么灵验?回答:是的!

    所谓“问题”,就是“失衡”或“不平衡”,失衡则失谐,矛盾、问题、不满、愤怒、愤懑、郁闷、生气、抑郁、烦躁、想不开、不理解、不满意等,皆由此而生。

    如果找出了问题根由或症结所在,从双方的矛盾问题中,或从某一问题的因果关系中,找到“平衡点”,要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么平衡以利益,最终而求得“平衡”的效果,平衡则和谐(失衡失谐),如此焉能不“而竭焉”?

    这就是“中道”、“中庸”,即“天道平衡”法则的奥妙之处。所以,“平衡规律”或“天道平衡”法则,就是行为处事乃至开启自然万物奥秘大门的“法宝”或“金钥匙”。

    有人说,“修身”难,难以获得健康的生命与品行,难于“平衡”矣;

    有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难就难在,不懂得运用“平衡和谐”之理;

    有人说,治国难,难于官民失和、社会失谐,根本在于失“天道”矣;

    有人说,平天下难,提出民族、文化冲突论,实则不懂“天道”之理;

    有人说,上下级关系最难处,殊不知没有“平衡”何来上下“和谐”?

    有人说,人际关系最复杂,殊不知,以“平衡”求“和谐”,最简单;

    有人说,医患关系太紧张,不铲除“失衡”祸根,何以和谐医患关系?

    ……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没有什么高深道理,亦无须高深学问,人人可矣!

    --君子,重在掌握正确的处事方法“中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