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药师带你认草药——桂花

 369蓝田书院 2019-05-23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宋·朱淑真

又到了一年中秋,满陇桂雨,丹桂飘香。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习俗除了赏月、拜月、吃月饼以外还包括赏桂、饮桂花酒等习俗。因此,桂花与月、中秋便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花好月圆一词中的花正是桂花。中秋之际,药师想聊一聊-桂花。

桂花,属于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属于月宫之物,杨万里在其《咏桂》中写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汉晋后,人们开始把桂花与月亮联络在一起,编织了月宫吴刚伐桂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亦称“月桂”。桂花的别名很多,因其叶脉如圭而称“桂”;它纹路如犀,又叫木犀;以其清雅高尚,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最初一般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浓香致远,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色,清可清洗,浓可致远,因而有“九里香”的美称;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

桂花,古人为其留下了无数诗篇,也许是遗憾花好月圆的短暂,或是睹花后引发的中秋思乡情怀,描述桂花的诗句中更多是寄托的一种淡淡忧思之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桂花,其植物学中的学名叫木樨,属于木樨科一种常绿灌木或乔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气候区域,常见的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花期9-10月上旬,花型较小而芳香浓郁,花冠黄白色或橙色。人们常采集桂花将其制成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食用。

桂花味辛,可入药。以花、果实及根入药。

桂花:辛,温。果:辛、甘,温。根: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来源:安吉县中医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