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今天上课,讲了一道题: 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答案是C,矛盾心态于文无据。
但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B的“夜”所指具体时间不同,怎么看出来的? 遇到类似的,忽然抛出来的问题,老师有很多解决的办法: 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我也有。 所以我当了老师以后,致力于把每道题的“因为所以”讲清楚,不到万不得已,不说,这是古人的习惯,这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语感这样的话。 所以,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回答。 我给学生念了一首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两首诗,虽然内容不同,但时间点是一样的。我半夜睡觉前,听见了风雨声,早上起来回忆起昨夜风雨,于是关心外面的画。 还有一首: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诗的时间点也是一样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所以我们做古诗,不能执着于一个句子的讲解,也不仅仅是抠字眼,而是通过广泛的阅读,进入诗歌的语言体系,系统地理解诗。当你真的进入了诗歌的语言体系,你就真的可以坦然地说,这是语感。 宋诗讲究以哲理入诗,这首诗也不例外,朱熹讲了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正美丽的东西,是可以禁得起风雨考验的,这恰如我们的人生。当然,我一直认为,哲理诗始终不能进入一流作品的行列,朱熹作为诗人,也是才情不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