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书法好的人都要深入到这个书体中吸取营养? 书法五体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这是中国书法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也是书法各种书体的演变历程。 按理来说,学习书法的人,喜欢哪种字体就去临摹学习哪种字体便可以了,但是我们发现,那些书法好的人并非只是这一种办法,而是在自己喜欢的基础上,仍然要进一步深入到汉隶书法中寻找并汲取营养,这里的大致原因可能是汉隶书法是一种久远的书体,它们当中存在着先贤质朴的智慧、单一的用笔方法,只有从这里才可以找到"与古人对话"的契机,为自己的创作发现灵感。 汉隶书法用笔简单我们知道,汉隶书法是先秦及两汉时期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由于时间久远,属于上古时期,加上那时的文明程度不高,没有纸张保存的"书迹",而只有一些汉简和摩崖、碑刻作品。 这些作品中都是当今人们学习书法的最佳教材,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由篆书而来,只是有些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书写时的用笔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单一的篆籀笔法。 为什么篆籀笔法是简单的?因为篆隶书法中只有平直和转折两种笔画,只要按照这种笔法书写,就能很快掌握它的书写技法,就此来说,汉隶的用笔方法也是如此。因此,学习汉隶书法是获得用笔方法的最好方法。 汉隶书法有拙朴之态在学习书法时,点画、字形都是应当学习的主要范围,而汉隶书法中的点画字形都是简单易学的,并且汉隶书法还有拙朴之态,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字形结体上的,为什么汉隶书法就具有朴拙之态?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汉隶是由篆书演变而来,而篆书则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生成的,甲骨文则是更多的表现文字的"象形",从这个角度来讲,汉隶书法在演变过程中,仍然保留着"前体"的"余意",并且文字发展是逐渐形成的,书法中的"象"就是先贤结合自然之象创造出来的,这时书法中就有质朴、自然的艺术感觉。 二是汉碑经过几千年的风吹日晒,自然就会斑驳淋漓的沧桑之美,加上文字本身,这两种效果合成后,质朴质拙的艺术美就更加显现。如果身临其境,一定会为汉碑的这种美而感动,这也是为什么学习书法的人都要亲自去碑林观看原碑的主要原因。 汉隶书法能激发创作灵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临帖,也不仅仅是把帖临摹得像就是高手了,其实临得像,临得准,才管走完了学习书法小小的第一步,而更多的则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书法创新除了需要扎实的功底外,还需要有悟性和灵感。可以说,这二者结合起来,才会给创新带来源泉。 首先,汉隶书法中的点画质朴稚拙,是取自然之象,得天然之意而来,因此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这也是人们心灵深处的"率真"之情。创作中能参考借鉴它们的"稚拙和率真"之意。 其次,汉隶书法中的字形结构稚拙。书法在发展过程中,是由稚拙、工拙、秀美等过程演变而生的,而汉隶书法中至少有前两种的艺术美感,创作时可以借鉴这些结体的搭建方法,不失为好的思路。 最后,利用汉隶书法的笔意创作作品。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以最直接的、最简捷的、最有效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谁也不想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学习书法也是一样的,既然有了简单的笔法,谁还愿意多费脑筋多费周折地去寻找,创作中能利用汉隶书法的笔法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也是一种好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