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第104条和105条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消二两

上八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4条,柴胡加芒硝汤,伤寒多日不解,胸胁满而呕,病在少阳,日晡所发潮热,病在阳明,“已”当为治疗后,出现微利。后面说,这属于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既然是下之,又不得利,说明此处下之和利是两个概念,利肯定和前面微利是一个概念,阳明本该下,所以下之当为阳明下法,利当为太阴下利,正常下之后,大便得通病当解,后便当复常,此处是变为慢性下利,或者说,阳明下当下燥粪,而不应该出现拉稀水大便不成形的情况,所以后面说,医以丸药下之,不应该这样治。那么该如何治疗呢,潮热属于阳明,为实热,少阳阳明合病,治疗先以小柴胡汤治疗解外,后以小柴胡汤加芒硝治疗阳明腑实。前面提到,三阳合病,治疗当从少阳,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当有少阳合病的时候,治疗当兼顾少阳,与少阳柴胡合方治疗。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小柴胡加芒硝,与大柴胡汤相比,有何区别。书上说,柴胡加芒硝汤泻下力量要弱于大柴胡汤,可以理解为用芒硝,在大承气汤中并非最重的泻下药物。大柴胡汤用了大黄和枳实,且大柴胡汤中减去了健脾的人参、甘草,这里只是小柴胡加了芒硝。根据条文症状,猜测,芒硝对于日晡所发潮热可能效果更优。书上说,此处不用大柴胡,是因为已经丸药泻下了,我不同意,从行文来讲,前面虽然是误治,但是后面将先宜小柴胡,后以柴胡加芒硝,明明是说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错误方法对比行文,怎么能说已经泻下了再说如何治疗。下面紧接着第105条,形成对比,伤寒多日,过经,到了阳明,出现了谵语,阳明有热,当用下法,若小便利,大便当硬,就是说有燥屎,而反下利,这里用了“反”字,且说“下利”,说明用的治疗方法不对,对比前面104条,下利当为丸药下之,后面也说了,“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自下利”,当和前条“微利”同,当为太阴脾病,脉当微厥,今下利且脉反和,是因为医以丸药下之,内尚有实,脉反和,当为前面所说的脉调和,说明虽然用了丸药下法,但是脉还是调和的,治疗用调胃承气汤。反回头,看前面的条文,104条也可以理解为,若少阳阳明合病,用了丸药下之,病症仍在,可以用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的治疗方法。从侧面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下法,也就是丸药下法,是不太耗伤正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