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国仟治学特色及临证诊疗经验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编辑推荐语


徐国仟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校元老之一,先生阅历丰富、治学严谨,擅长运用文献考据的方法解读《伤寒论》,致力于中医文献研究和学科建设,临证治疗风、痨、鼓、膈等疑难症亦有其独到之处。

[摘要]徐国仟先生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中医文献学科的元老,学识广博,治学兼收并蓄、致中求和,擅长运用文献考据的方法解读《伤寒论》中的疑点争论问题。先生临证40余年,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鼓胀;运用“调顺阴阳,化痰下气”治疗癌病,将“经水前断后病水”理论用于治疗中风偏瘫浮肿,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水肿,以小青龙汤治抽搐。体现了辨证重视理法、擅长活用经方的临床诊疗特色。

徐国仟先生(1921-1995年),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中医文献学科的元老。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海云寺徐家村人,幼年入读本村私塾,后转入烟台等地学校读书。因母亲常年患病,乃立志学医,1941年考入施今墨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1944年毕业后成为施今墨先生入室弟子,随施师诊病继续临证深造,1947年先生经考试取得了行医执照,开始在烟台正式悬壶应诊。因其医学基础深厚,又经名师指点,加之先生对医理体悟和临证实践相结合,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也不断提高,医术日臻精湛。1948年烟台解放,先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投入了爱国卫生运动中。1953年先生积极响应公私合营,带头筹建烟台市第二联合诊所,并出任所长。1958年山东中医学院成立,先生作为创业伊始的第一批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曾任热病教研组主任,主讲《伤寒论》等课程。1977年学校成立“中医文献研究组”,由先生作为负责人。1978年11月,中医文献研究小组改为中医文献研究室,为专门的中医古籍整理与研究机构,先生出任研究室主任。

先生一生宁静淡泊,生活俭朴,皓首穷经,勤于著述。他主编或参编的主要著作有《伤寒论讲义》《黄帝内经白话解》《中医文献学》《版本学》等十余部。

1  治学特点

我校伤寒教研室的前身,是伤寒、温病合二为一的热病教研室,徐国仟先生是建校之初的第一届主任,为教研室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主持编写了《伤寒论讲义》自编教材第一版。该教材历经5次修版,沿用至今,使得山东伤寒学术研究始终保留自身特色。先生为人宽厚,对后辈体恤关怀,他勤奋严谨、奖掖后学的精神也成为教研室沿袭的优良传统。

徐老阅历丰富,读过私塾,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也就读过烟台等地的新式学校。学习中医是在施今墨先生创办的中医学校。先生倡导博览群书,百家争鸣,要求大家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不拘一家之言,他常说“有争鸣才有发展,有争鸣才有统一”。对带教研究生,先生要求格外严格,他常以“学无捷径,唯有苦读”督促、教导学生。然后由博返约,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不迷不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仅要有高深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而且要有文献整理所必备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和训诂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有宽广的文史哲知识。先生为了适应这项工作,数十年如一日,阅读了大量书籍,经史子集无所不览,笔记杂传无所不涉,为从事中医古籍整理奠定了基础。

在大家共同编著期间,先生曾担任中医古籍华北、山东片评审组成员,山东片评审组组长,他甘于默默无闻地做着艰苦的工作,不仅对自己承担的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而且对山东片所有编写的古籍整理初稿,逐一认真审阅,即使寒暑假也从不休息。先生晚年,一直致力于《伤寒论》学术史的断代研究,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伤寒论〉学术研究史略》的研究工作及《〈伤寒论〉文献通考》的编纂。

徐老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渊博的学识,“中庸”“和”的治学风格,兼容并蓄的学术特点,虚怀若谷的处世风范,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尊敬。1992年10月,先生成为我校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学者。1993年6月,先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4年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2  学术心法

徐老擅长运用文献考据的方法解读《伤寒论》中的疑点争论问题。如:结合《易经》解读六经欲解时;考察上下两千年的中医学发展脉络,纵横研究大量伤寒、温病论著之后,探讨伤寒、温病之争;考察伤寒版本,探讨错简重订与维护旧论派之争等。其中,关于寒温之争,徐老认为:“今天看来,其不足之处在于其证治用药偏于温而略于寒。这种不足是限于条件、囿于历史,还是因为病种不同,应当细心考察。”徐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寒温之争,平正公允,不偏不倚。也提示我们,由于时代变迁,外感病发病特点也随之变化,要正确认识古方今用的问题。

徐老做过几十年的临床大夫,兼有深厚的文献功底,使他认识问题更加中正,能够指引后学以方向。“于无字处读出医理”是先生治学的一大特点。如对《伤寒论》原文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治的分析,先生认为不可死于句下,当跳出原文理解。这是《伤寒论》中就一段条文一个方证争论最大的问题,先生引而不发,让研究生自己思考分析。他只提出问题:按照用药思维的常法,翕翕发热当用桂枝,小便不利当用桂枝,仲景为什么去桂?是否可以跳出本条去分析理解?在先生的启发下,其指导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姜建国分别从常变观、历史观、矛盾观、系统观以及源流观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写出“浅谈治伤寒学的思维方法”一文,得到了先生的认可,发表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徐老认为,中医药学有两大支点:一是汗牛充栋的中医药文献;二是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药文献研究,是中医药学发展基础之基础,中医药学要发展,必须从文献研究入手。基于这一认识,先生晚年致力于中医文献学学科建设,在中医文献尤其是伤寒文献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3  诊疗经验

徐老自20世纪40年代末独立行医,到1958年执教于中医学院前,临证颇多,在当地已是有名的医生,疗效甚佳。但先生未专门收集自己的医案,20世纪70年代到山东中医学院文献所工作后,徐老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中医文献研究和学科建设,临证时间较少,仍时有患者慕名求医。2000年出版的《徐国仟学术经验辑要》一书中,记录了徐老治疗风、痨、鼓、膈等疑难症的经验、案例,从中能看出其诊疗和用方的独到之处。

3.1  辨证重视理法

《伤寒杂病论》涵盖理法方药四个方面。虽然原文中较少说理,但仔细研读原文,仍然可以为临床辨治疾病找到思路。

3.1.1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与鼓胀治疗  鼓胀,早期肋下痞块尚柔软,以乏力为主,先生认为脾气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治疗重在健脾抑肝、疏肝。只有补气健脾促使脾功能恢复,肿大的包块才会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这正是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理论的具体运用。先生临床十分重视脾胃,即使鼓胀这种肝气实的重病,也主张顾护脾胃,重视肝脾理论的应用。

如先生曾诊治一中年男性肝腹水患者,病史3年,经常疲乏无力,饭后腹部胀满,足踝部轻微浮肿,舌淡,苔白腻,脉弦细。证属脾虚肝旺,予小温中丸加味:半夏10 g,陈皮10 g,神曲10 g,茯苓15 g,白术10 g,香附10 g,黄连5 g,苦参10 g,车前子(包)30 g,生甘草5 g,大腹皮10 g,草豆蔻5 g。上方服5剂后,胀满好转,浮肿基本消失,嘱继服3剂,饮食增加,仍乏力。守方用药月余,该患者终告痊愈。

又如,某女性患者,50岁,肝硬化腹水5年,肝脾肿大,面黑,舌淡,脉细,辨证为肝脾不调,瘀血阻络。处方柴胡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白术10 g,茯苓10 g,制鳖甲5 g,三棱5 g,土鳖虫5 g,泽兰30 g,黄精10 g,丹参15 g,鸡内金(研冲)3 g,服药30余剂,脾缩至正常,质较前柔软,一般情况较好,恢复工作。上药6剂料,配成9 g重蜜丸,每日2次,每次1丸,巩固疗效。

《伤寒论》六经病辨治过程中始终强调顾护脾胃。一方面因伤寒后,外邪侵扰易影响脾胃功能;另一方面,运用汗吐下法祛邪易伤及正气。脾胃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状态决定了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鼓胀虽有明显的实邪结滞之象,亦不可忽略乏力、饭后腹胀、舌淡、脉细等脾虚之象,治疗过程中要做到祛邪扶正相协调。临床上“见肝之病”,未见脾虚之象,也应“知肝传脾”提前预见疾病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医整体动态辨治疾病的特点。

3.1.2  “调顺阴阳,化痰下气”与癌病治疗  对于癌病治疗,中医有一原则,即人瘤共存。亦即重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噎膈后期,饮食不下、二便不通,徐老认为该病病理因素包括气、痰、瘀血,治疗习以严用和《济生方》提出的“调顺阴阳,化痰下气”为原则。以此为法,徐老曾以温胆汤加味调治一例食道癌患者。

患者为一中年妇女,胸胁撑胀、嗳气、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食道钡餐为中段食管癌。给予温胆汤加味:姜半夏10 g,胆南星10 g,茯苓10 g,炒枳壳10 g,竹茹10 g,川厚朴10 g,八月札20 g,郁金10 g,沉香末3 g。连用半月自觉症状完全消除。

徐老用温胆汤加减化痰下气,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不是一味应用具有抗癌作用的解毒药,体现了中医整体辨治、以人为本的特点。

3.1.3  “经水前断后病水”与中风偏瘫浮肿治疗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妇女病为例说明血分与水分之异。血分先见经闭而后病水气,乃经血闭阻不通,影响水液运行,瘀血阻滞而致水肿,徐老认为这一理论不单适用于妇女病,对中风偏瘫同样有指导作用。中风偏瘫日久,易伴发患侧肢体水肿,徐老认为这与血瘀阻络有关,先偏瘫日久而瘀成,后水道不通而浮肿,可选用当归芍药散通络利水,徐老曾多次应用该方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肢体浮肿,疗效满意。

此外,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徐老常用清代时方神仙解语丹治疗中风失语,认为此方对痰阻心窍、神志郁塞、心胸闭滞的失语,可以起到开窍通郁的作用。消渴合并中风,多发生在消渴中晚期,消渴日久,耗气伤阴,气虚则血行无力,阴虚则热灼津血。气阴两虚使血行涩滞不畅,继而脉络瘀阻。徐老常从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论治,采用自拟方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常用药如黄芪、苍术、玄参、生地黄、牛膝、地龙、当归、红花、丹参,标本同治。

3.2  擅长活用经方

徐老擅于活用《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治疗疑难病证,他常引用宋代伤寒大家许叔微的话“师仲景心,用仲景法”,未尝泥仲景之方,体现出重视经典,但绝不死板教条的治学态度。

3.2.1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水肿  麻黄细辛附子汤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用于少阴表证见“发热脉沉者”。徐老取此方温经发汗之效,治疗水肿。

男,60岁,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半年,曾在西医院查内分泌无异常,用利尿剂暂获效,舌淡,脉沉。处方:炙麻黄6 g,川附子9 g,细辛3 g,炒白术9 g,茯苓9 g,防己9 g,槟榔5 g。服6剂痊愈,半年未犯。

该案例关键是双下肢浮肿,属于水气在下,而麻黄主要是开提发散肺水,何况此方在《伤寒论》中也是治疗少阴表证的,但先生认为病机属于肾阳不足寒湿太重,用此方加利水药温暖肾阳、开提上焦、通利水道,可谓善用经方者。

麻黄细辛附子汤,这首方中的3味药物,都是《药典》中对药量有严格限制的药物,现在如果直接按照1两合15 g折算,用量都大大超出了限制用量。而徐老的案例中,3味药的药量较原方用量小,都在限定范围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关于经方的药量问题,还有一种看法,就是凡是仲景方,必须严格遵照经方原来的药物、药量,否则,经方就不管用。千百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经方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经方的有效,并不是照搬原方、原量达到的,恰恰相反,是通过临床经方的活用而达到的。人体是不会机械的按照经方的药量而生病的,张仲景讲的“随证治之”,其中这个“治”的内容毫无疑问包括药量,而这个“随”字本身就提示了灵动的辨治思维。可见,主张不许更动经方药量的说法,本身就违背了张仲景的治疗学思想。用好经方,不但要熟读经典,更要有灵活的辨证思维,擅于总结分析,才能不断提高。

3.2.2  小青龙汤治抽搐  小青龙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及《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主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及溢饮证。由于饮邪流动,波及范围大,临证表现复杂多变。《伤寒论》原文第40条提示了“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等或然证,提示此方在临床的适用范围广。徐老不拘于原文,更将此方应用到了疑难病辨治。

患者17岁。四肢抽动阵作5年,从月余一抽,延至5年后隔日一抽,抽时手足微温,唇舌色淡,脉紧。徐老认为证属脾不制水,寒气内闭,予小青龙汤加味:麻黄5 g,桂枝5 g,白芍9 g,干姜9 g,细辛3 g,半夏9 g,五味子9 g,炙甘草5 g,白术9 g,附子5 g。上药连用20余剂后抽搐未发,终用济生肾气丸与参苓白术丸收功。

四肢抽动,《伤寒论》原文称之为“身为振振摇”,治以苓桂术甘汤,为伤寒外感误用汗法所致。苓桂术甘汤为苓桂剂代表方,被认为是体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大法的代表方。徐老依仲景利水以治抽搐的方法,灵活选用温通阳气、宣肺发汗的小青龙汤,体现了其基于经典而不拘于经典的变法思维。

此外,徐老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根本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致肝失藏血、含魂和谋虑,临证以逍遥散为基本方,配以通络、解郁之品。徐老总结了白及和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肺痨咳嗽的医论,常用此方治疗肺结核出血。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制备方法为研末以沸水冲泡,10 min后取上清液,少量频服。

4  结语

徐国仟先生在伤寒学、中医文献学、中医临床各方面皆有所成,尤其在中医文献学学科理论建设与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这得益于先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钻研,也有赖于先生淡于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正如先生弟子王新陆校长所说“徐老身上最宝贵的一点,就是那份做人的宁静淡泊和对事业的执着”,体现着“平凡中的伟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