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岩七景区旅游精品线路攻略之四:历史文化探秘之旅

 忆茶阳风物 2019-05-24

历史文化探秘之旅

连城县四堡书坊建筑群(印刷雕版)→连城县培田古民居→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武平兴贤坊历史文化街区→上杭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上杭县李氏大宗祠→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福建土楼博物馆→永定区西陂天后宫→龙岩洞文化旅游区→漳平市奇和洞遗址→双洋古镇

龙岩是汉族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集地,全市有200万客家人,有130个姓氏的客家先民在闽西生息繁衍。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勤劳的客家儿女创造出了多彩的客家文化,让龙岩拥有丰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仅森林覆盖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茅,还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龙岩,正用它的热情与包容,讲述客家故事,演绎客家乡愁,书写美丽篇章,让龙岩这片红土地更加熠熠生辉。

那么,就让我们跟着龙岩历史文化探秘之旅精品路线,一同走进龙岩那些鲜为人知、弥足珍贵的往事!

连城县四堡书坊建筑群

(印刷雕版)

连城四堡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雕板印刷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幸存的古书坊建筑群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现存大量印坊、雕版、印刷工具和古书籍,是中国目前年代久远、保存完善、举世罕见的珍贵文物,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连城县培田古民居

图|李艺爽


“培田”是清一色吴姓氏人所居住的村庄,已经有了800多年的历史,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这个客家小山村拥有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家书院,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培田的建筑风格迥异于永定土楼,相较于永定土楼的封闭和坚固,培田古民居则显得开放和优雅。

图|李艺爽

现在的培田也被称作是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体现了明清时期培田村的先辈们崇尚耕读文化所创造的客家建筑艺术。

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

△图|胡晓钢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这座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的古城,看一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慢慢品味一回、两回、三回,如此才能知道这座小城为何能美千余年。

△图|林育荣

美丽的汀江自北而南穿城而过,山水相拥,店头街、济川门、惠吉门、大夫第、汀州八喜馆……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汀州古城景观的一大特色,还有风格独特的红色景点汀州试院、福音医院、辛耕别墅、中复村、汀州云骧阁等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内涵。

武平兴贤坊历史文化街区

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2万平方米,重点兴建文化交流中心、文化会客厅、客家特色民居、历史文化展示区等,建成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国学教育、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文化街区,打造成武平城市新名片和文化新地标。

△图|福建武平网

上杭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

上杭瓦子街位于上杭县东门学坪,全长420米、宽36米,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仿古步行街。街区不仅商店林立,而且文物资源丰富,由北至南分别有王阳明《时雨记》碑、红四军八大会址太忠庙、流芳牌坊三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客家族谱馆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

△图|《一池春水浸琉璃》黄开胜

△图|流芳仰止--陈道红

上杭县李氏大宗祠

李氏大宗祠地处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为典型的客家围龙屋造型,砖木结构建筑,占地5600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1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始祖李火德公而建造。结构严谨、气势非凡,充分体现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艺术。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李氏大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上杭旅游

从李火德入闽至今800余年,其后裔遍布闽、台、粤、赣及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后辈有千万之众。古时明清二朝有丞相、将军,现代有李光耀、李显龙父子等等。

福建土楼·永定景区

一直以来,福建土楼这颗东方文明的明珠一直闪耀着无限的光芒,有“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的美称,是国家5A级景区。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李艺爽

永定客家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这里独特的建筑被大家熟知,《金刚王》《下南洋》《一步之遥》等影视作品都是在此取景拍摄,之前大热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也选择其作为主要场景元素。

 △图|陈军

福建土楼博物馆


△图|福建土楼博物馆

福建土楼博物馆位于永定区凤城镇龙兴路客家博览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重要的客家文化展示交流、研究和传习中心,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博物馆外观采用了客家土楼中最恢弘精美的五凤楼的造型。整个展览以福建土楼为主线,突出土楼与客家的关系,展示了土楼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客家土楼文化。

永定区西陂天后宫

西陂天后宫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内,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核定列入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图|沈椿和

西陂天后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42年),距今已有470余年历史,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塔式天后宫,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0173.6平方米,建筑面积2726平方米。它由七层文塔和宫殿组成,主要景点有西陂天后宫、宫内大殿、妈祖殿、七层宝塔、登云馆、榕树群、遥望东山、宝塔倩影、天后宫红色英姿;太平区苏维埃红色文化旧址群、遗经楼以及“一河两岸”客家生态文化区。

图|沈椿和

龙岩洞文化旅游区

图|新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供

龙岩洞位于新罗区东面翠屏山麓的南城后盂村麒麟山,是龙岩(新罗区)的文脉所在,是龙岩(新罗区)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是在外游子们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是龙岩市的一张重要历史名片。

图|郭有光

因城东发现龙岩洞,洞内有龙,一青一黄,栩栩如生,故上报朝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新罗县因龙岩洞而更名为龙岩县。如今,承载着很多人记忆的龙岩洞,改造成以龙岩洞遗址保护为核心、以龙岩洞文化为主题,集市民休闲健身、文化展示、遗址保护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休闲公园。

漳平市奇和洞遗址

奇和洞遗址源于2008年底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调查发现认定奇和洞遗址是一处跨越旧新石器时代,并连续堆积的典型的旧新石器过渡类型遗址,填补了国内外关于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空白。被称作,北有山顶洞,南有奇和洞。


图|林天南

2012年,奇和洞遗址被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列入福建省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该遗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奇和洞遗址让漳平这座现代城市,拥有了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双洋古镇

图|漳平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供


双洋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消失了半个世纪的古城,是原“宁洋县”县城的所在地,这里曾是“老宁洋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今,饱经沧桑的麟山塔、古民居、古廊桥、古庙、古遗址在向人们诉说着故事的点滴……

图|漳平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供

两天一夜周末游: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永定区西陂天后宫→龙岩洞文化旅游区→漳平市奇和洞遗址

三天两夜精华游:连城县四堡书坊建筑群(印刷雕版)→连城县培田古民居→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上杭县李氏大宗祠→福建土楼·永定景区→龙岩洞文化旅游区
四天三夜深度游:连城县四堡书坊建筑群(印刷雕版)→连城县培田古民居→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武平兴贤坊历史文化街区→上杭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上杭县李氏大宗祠→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福建土楼博物馆→永定区西陂天后宫→龙岩洞文化旅游区→漳平市奇和洞遗址→双洋古镇

一边旅游,一边丰富自己的阅历,想想都是完美旅程,这就开启龙岩历史文化探秘之旅吧!

以上视频、图文由龙岩市文旅局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