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之我见 末流郎中 在中医界,约略有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两种诊断方法。个人认为,这两种方法没有高下之分,都不乏真知灼见,只是存在一个理解和融合的问题。 证,证据、证明。在临床中,我们利用病人的症状,司揣内外,来审察病机之所在,从而确定治病的方向。在传统医案中,常见此类描述:刻下证见……,此某某病也,当用某某法,以求某某目的。由此可知,辨证,是一个通过症状来司揣、审察、证明的过程。那么辨证论治的纲领是什么呢?就是郑钦安老夫子讲的“阴阳为纲,判分万病”。老夫子一代高人,他是纲领性的说法。我觉得,他是给一定水平的临床中医看的,因为很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老人家直接就略过去了。那么,这就给我辈基础差的庸常中医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阴阳学说,于中医而言,它是阐述生理病理的理论,同时它又是我们治病的一个工具。“阴阳为纲,判分万病”绝对是真理,但这个真理,只是大的方向。郑老夫子的真意当是叫人目光烛照,认定阴阳,所以他说:阴证用阳药,阳证用阴药,虽失不远。然而,我们如果开药有效,有所得又有所缺失时,大的方向这时就不管用了,因为我们是失在细节上。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的感叹便不绝于耳,真的就成了千年一叹,叹就叹的这个细节处理。同样,“大道至简”适合于有较多学识储备的人把他的学识进行提炼和驾驭,其真义是由博返约。可是“阴阳为纲,判分万病”和“大道至简”这两句话,如今却沦陷成江湖油嘴的口头语,成了懒惰和简陋的遮羞布,实在让人哭笑不得。细节决定成败,不注重细节行么?由博返约,执简驭繁,岂是简陋能等同的? 在中医辨治里,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五行辨证都是很好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阴阳为纲下,判分万病的方法。古往今来无数贤达证明,这些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八纲辨证,我觉得这个说法始于程国彭夫子,而倡于祝味菊先生,时至今日,则成临床辨治的一个大法了。 那么,辨病论治呢?我个人觉得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仲圣不是在《伤寒论》里有“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的范式吗?首先,定义病为某某,然后这个脉是啥,这个症状表现是啥,它能说明什么病机和细节,然后再处以合理的治疗方药。他老人家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仲圣老人家又说了一句话:“观其脉证,知所犯何逆,随证治之”。有几个大师认为,这是真正的仲景心法,真正的仲景心传。但是各家著作的细化描述和诸多临床中医的验证,却发现主体病机外,还有副病机,甚至副病机外,尚存兼夹病机,特别是偶尔还可以见到两组完全相反的病机同时并存,构成主病机。到了这个时候,确实有点挠头了。我原来觉得仲景的话比较空泛,可多年后就自我否定了,因为他是实战派医家,绝非嘴炮,他讲的肯定有原因。多年之后,我忽然想起《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讲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这才有所悟。仲圣的本意当是:观其脉证,知所犯何逆,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就可以“随证治之”了。至此,才知道仲景老人家讲的是有前提、有原则和操作方法的。 比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满足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个条件,就可以定义为太阳病。这是核心要素。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自汗出,恶风恶寒并存,而恶风为主,这是太阳中风。如果无汗恶寒,这是太阳伤寒。同为太阳病,主病机一致,是共性,而分病机却泾渭分明。桂枝汤证,如果误用麻黄汤,可以致脱,麻黄汤证误用桂枝汤,必然闭邪。绝对乱不得,一乱,轻为致病,重则要命。这就是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不能乱的。 比如,有桂枝汤证,项背强几几,自汗出。此桂枝证外,兼有津亏无以濡润,所以用桂枝汤加葛根。如果反无汗呢?这个津亏不但无以濡润,而且不能达表,所以就用葛根汤。这同样是谨守病机上的“各司其属”。 当然,这是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呢?一个是预防。比如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预防方面的无者求之。再说一个“无者求之”。比如说,面红赤,眩晕不止。“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红为心之色,心为肝之子,这就是肝气过亢,母病传子,故现红赤。如果病人脸色苍白而见眩晕呢?白应肺经,肝木被抑未能藏血和条达。前者,过亢,当平抑之,后者,不及,当扶助之。同样一个眩晕,这个虚者责之,实者责之,也是泾渭分明的。回过头来看,无者求之,一个体现在预防上,一个体现在病机推求上。 所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随证治之。这应该可作为治病的指南。辨证,是辨病的最初的工作,然后明了是六经辨证、五行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里的哪个病,然后守住病机,看有无并列、主次兼夹的病机,是虚实新久?然后合理治疗。 所以个人认为,辨证为辨病服务,辨病守机为论治服务,似乎比较客观。光讲辨证论治,易流于空泛,光讲辨病论治,则易陷于狭隘,二者结合起来,就比较好了。 一家之言,聊备参考。 末流郎中2019年5月21日凌晨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