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里的湖北》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5-25

这是湖北自己的设计家所设计的,非常有意义,印象非常深刻。你看,这两边是卡车,专门留出了一个口……这是咱们湖北画家自己画的!

《邮票里的湖北》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长江三峡工程·截流邮票

“长江三峡工程·截流”是一套两枚的连票,蓝色主背景上崛起的深黄土坡是三峡工程的围堰。湖北邮票专家陈波回忆,图稿由湖北美院的徐勇民、王涌、刘寿祥、宋克静设计,采用了上围堰已经合龙、下围堰尚处于开口状态的特定镜头。

《邮票里的湖北》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仪式现场

1997年11月8号下午3点30分,在湖北宜昌三斗坪镇境内,两辆卡车启动翻斗,向奔腾不息的长江中投下石块。当最后一块巨石滚入江中的一刹那,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开始变成了现实。

报告,15点30分,40米龙口,经过6个半小时的战斗,已经胜利完成预定计划,请中央领导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

《邮票里的湖北》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现场

早在1919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提出在三峡建坝蓄水、通航发电的设想。1956年,毛泽东写下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句。经过了长达50年的论证后,1992年4月3号,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

工程的第一步是修筑围堰,江水流速每秒4米多,水深60多米,抛投的石料不能一下子到达江底,如何能截断滔滔江水?截流方案的主要设计者、时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的郑守仁遭遇了世界级难题:

60米的水深呢,就是在世界上已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它是最深的,美国有一个叫达拉斯的工程,它的那个截流水深是55米,他搞了好几年。

《邮票里的湖北》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现场

经过反复模拟试验,三峡建设者最后决定向江中大面积平抛砂石料,这样既可以压住江底松软的泥沙,同时又可以垫高河床。通过这个平抛垫底、深水变浅的妙招,和1000多个不眠夜的施工后,石料到达江底,站稳脚根。神话故事中的“精卫填海”在现代有了全新的演绎。时任中国三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

那么也只有到了90年代,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足够的能力,对长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来兴建三峡工程,整个工程从1993年开始,要用17年的时间才能够整个建成。

《邮票里的湖北》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邮票专家陈波在湖北之声会议室接受采访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直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设才全部完工。陈波回忆,在此期间,邮电部还发行了《长江三峡工程·发电》等系列邮票。但对于老湖北人来说,首枚有关三峡工程的邮票记忆最为独特:

邮票是小型的艺术品,也是小型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国家的名片,有时候负责国际外宾的接待,我经常给人家介绍,这是咱们家乡的,非常荣耀。

《邮票里的湖北》

由2019世界邮展执委会

与湖北之声、长江云联合出品

出品人:任永信

总策划:洪燕 简然

编审:刘征 向秀

作者:何伶凌

播音:王旭

音频制作:杜佳奕

新媒体编辑:潘文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