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达埔镇 宋代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香料之路。宋元时期,在泉州从事香料贸易的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这里盛产一种篾香,因以细小竹篾为香骨,故得名篾香。普遍认为是是唐宋移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的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如今篾香早已在泉州扎根,其下属的永春县达埔镇延续传统制香工艺30多年,而这里也被称为中国的“香都”。 中国香都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为三雅道。所谓香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通过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颖悟,通过训练让内心澄明,至清无垢,不断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香道的风雅和发展过程,本质上与佛教尤其是禅宗异常密切,最早作为礼仪供品出现。泉州宗教文化浓郁深厚,礼佛用香成为闽南地区人们家居必备之物。但你可知道平日随处可见的篾香竟源自遥远的阿拉伯地区? 唐朝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阻塞,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大量的香料经两广、福建进入内陆。宋代以泉州为起点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就是香料之路。宋元时期,在泉州从事香料贸易的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汉口篾香是唐宋移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如今,篾香已在泉州永春达埔扎根,成为永春的一张名片,永春达埔也被称为中国香都。 传统手工制香“九式” 第一式:沾 香芯沾水——将竹枝适当长度沾水,使其能搓上黏粉。干净的竹枝沾水浸湿,留下“香脚”长度约10-12厘米,即手拿的地方不沾水。 第二式:搓 搓上黏粉——使竹枝能均匀搓上黏粉(楠木树皮粉)。以搓揉的方式将黏粉附着在湿润的香芯上。第一式与第二式合称“打底”,称为第一次浸水。 第三式:浸 黏粉浸水——水分使黏粉产生黏性,以便黏附香粉。将打好底的香支,浸水与黏粉同一高度。 第四式:展 展香——将浸水后的香支展开呈扇形,使香支分开,再将香粉撒于香支上,使每支香均匀地沾上香粉,并借由展开呈扇形时将其分开,将有瑕疵的香挑出。 第五式:抡 抡香——展香撒上香粉后,用双手手掌将香做圆形的转动,使香料均匀地附着在香支上,并适时地将有瑕疵的香挑出。 第六式:切 切香——以右掌和右臂弯抱住香支,左手在上,让香支圆形转动互相摩擦,并在“切”香的过程中将多余的香粉抖落,使香支更加扎实、圆滑、平整。 第七式:晾 晾香——将制好的线香均匀交错晾在香架上,以利通风与日晒,让香均匀晾至七成干。 第八式:染 香脚染色——晾香至七成干后将香收起,在香脚的部分浸染红色染料,将香脚染成较深的红色。 第九式:晒 香脚晒干——将染好香脚的香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成天然健康安心香品。 撰文、图片:琰棱、Aki 编辑:刘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