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王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或四大金刚,是佛教著名护法神,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第一。明代以后受到世俗情趣的影响,人们对天王的形象寓意进行改进,以便膜拜、祈福,获得内心的满足。四种持物分别寓意风(锋)、调、雨、顺(蜃)。 第一幅为东方持国天王(音译提头赖吒),二手弹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守护东胜神州。”持琵琶,象征用音乐来感化和劝导众生断恶从善,乐司调。琵琶上四条弦,封神演义中说:“按地、水、火、风四相。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天王身着黄色鳞甲片甲胄,披红色帔帛,右肩肘兽首衔臂,头戴宝冠,宝冠正中有一摩尼宝,缯带于耳际两侧上扬,贴于头光之上,带有明显的犍陀罗造像遗风。双目圆睁,眼角上翘,蹙眉耸鼻,鼻头肉厚,髭髯浓黑细密,缕缕可见。腰上围短裙,系淡乳白色腰带,中央饰盘蝴蝶结,身上种种帛带迎风起舞,有“吴带当风”之势。腿下部露出的裙边、长裤、长靴等层次分明,以暖色调为主,并结合明度、纯度、冷暖相互对比设色,错落有致,装饰繁琐而不杂乱。 第二幅为南方增长天王(音译毗楼勒叉),右手于胸前有力反握剑柄,左手五指大张,食指勾,似欲抓剑端。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守护南瞻部州。”持宝剑,象征保护正法不受侵犯,剑司风。天王头戴宝冠,正中现摩尼宝,周围饰宝珠。缯带上扬,贴绿色头光之上。耸右肩,身体右倾,头向右方斜视。着黄色甲胄,鳍袖,边缘饰绿边。甲胄上胸前有怪兽,腹前有枭头,皆含串环,披绿色帔帛,腰上围短裙,系淡蓝色腰带,中央饰盘结,种种帛带飞舞,有“随风舞扬,驾气驭势,飘飘白衣,绝世军帅。”之势。 第三幅为西方广目天王(音译毗楼博叉),右手于身侧紧抓蛇头,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一宝珠,余三指翘起。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守护西牛贺州。”因其为金翅鸟所化,持蛇能镇伏龙王,表风调雨顺。拿宝珠表内心不变,都司顺。耸左肩,身体左倾,头仍向右扭转,戴宝冠,缯带上扬于头光上。双目圆睁,向左上方斜视。身着黄色甲胄,长至膝,底边有绿色花边装饰。两肩肘兽首衔臂,腹前有一怪兽龇牙,神情凶猛。口衔腰上淡蓝色腰带,腰带中央饰盘结。披绿色帛带,足蹬云头靴,靴上覆脚甲,身姿威武庄严。 第四幅为北方多闻天王(音译毗沙门),右手于胸前持伞幢,左手靠左胯,抱吐宝鼠,鼠身黑色,腹部圆鼓,尾巴上翘。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名四方。守护北俱泸州。”伞幢,象征着遮蔽魔障、守护佛法,有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意。吐宝鼠,象征能赐无尽财宝,伞司雨。天王头戴宝冠,上饰宝珠,正中见摩尼宝,缯带上扬。身着鳞甲片黄色甲胄,鳍袖,底缘饰红色宽边。甲胄上两肩肘有怪兽首衔臂,右臂露出一只凤眼,腹前怪兽龇獠牙。披红色帔帛,腰上围短裙,系淡黄色腰带,中央系结。足蹬云头靴,靴上覆脚甲。形象震慑寰宇,福威俱全。 四大天王作为护持佛法、护国佑民的神格受到广泛的崇信。此四幅作品为一组,摆放方式可参照释迦三尊作品中四大天王的顺序。四身中二身取正面,配于正中,披红色帛带,二身取侧面,配于两侧,披绿色帛带,甲胄上兽面形象各异。画面色调既搭配协调,又富于变化。线条流畅,布局严谨规整,衣服上细小的图案纹样都画得十分精致,敷彩浓厚庄重,装饰性极强。来源:澳门中濠 |
|
来自: 踏雪寻梅zsyqq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