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位于白鹅潭北侧,原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清咸丰九年(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两国借口原十三行外国商馆被烧毁,租借沙面,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重建商馆。1861年9月,英国驻广州领事与两广总督签定《沙面租约协定》,沙面正式成为租界。在鸦片战争后大半个世纪里,英法等国取得了在沙面岛上的许多特权,在此建立了驻广州的领事馆和金融组织,沙面因而成为影响广州乃至华南的特殊地区。 1865年,英国领事馆从原将军府北面旧址(今广东迎宾馆)迁至广州沙面(今沙面南街46号)。随后,美国、葡萄牙、德国、日本、荷兰、挪威、丹麦、俄罗斯等国家领事馆也陆续迁入。 英国领事馆(今沙面南街46号) 法国领事馆(今沙面南街20号) 德国领事馆(今沙面四街1号) 后改为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 丹麦领事馆(今沙面五街4、6号) 19世纪70年代,西方工业发展强劲,同时由于鸦片战争之后英法等国获得了在中国的各种特权。在这种大背景下,沙面租界的银行、洋行发展很快。据统计当时有9家外国银行、40多家洋行、企业在沙面租界开设分行、支行、办事处、代理处等。他们以沙面租界为据点,向周边地区扩展,业务经营范围包括银行、船务、保险及进出口商品。如英国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美国的万国宝通银行等,都在沙面开设了办事机构。这些银行的活动大多都由中国的“买办”(专门给外国人当翻译和办理经济事务的人)来经办。 沙面租界的外国银行严重影响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金融市场。1865年3月汇丰银行在香港创立,“汇丰”两字取其“汇款丰裕”之意,1920年汇丰银行在广东发行的港币,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流通。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货币管理规定,日资台湾银行沙面分行趁机派人到市内各处收购白银,使中国货币汇率大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发行的货币就高达3.5亿元。到1949年,在中国的港币达6亿元,使港币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几乎取代了中国法定货币的地位。 万国宝通银行(今沙面大街46号) 英国汇丰银行(今沙面大街54号)。沙面汇丰银行支行建于1865年,1920年重建,后来成为美国洛克菲勒集团的美孚火油公司,后改建为广东胜利宾馆 中法实业银行(今沙面大街22号) 沙面洋行垄断和控制了华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和航运业,其中的怡和洋行、太古洋行、三井洋行及招商局的总部都设在沙面租界内。 怡和洋行的轮船烟囱都漆上红色,故称红烟囱船。在芳村大涌口建有渣甸码头仓库。怡和洋行早期又称渣甸洋行,由苏格兰人威廉·渣甸和麦赞臣在1832年合伙开设。渣甸洋行在广州成立后,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获取厚利。当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将贩卖鸦片的外国商人驱逐出境,其中就有渣甸和麦赞臣。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渣甸洋行更名为“怡和洋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怡和洋行先后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了15个分行和办事处,在广州的分行就设于沙面租界内,仓库则设在白鹅潭对岸的芳村。 民国时,英国阅兵仪式的背景建筑右边是太古洋行,左边为瑞记洋行(今沙面南街50号) 太古轮船公司“广州号”轮船 旧瑞记洋行。此建筑被拆除后建成新的瑞记洋行 1908年重建的瑞记洋行为四层建筑(今沙面南街50号),普遍使用了混凝土,这在华南地区是第一次 太古洋行的轮船称为蓝烟囱船,在珠江南河道建有太古仓,与渣甸码头仓库隔江相望。太古洋行1870年在香港设立总行,1881年在广州设立太古洋行分行,主要代理总行在广东的船运业务,同时代销太古糖。 三井洋行的船称为黑烟囱船,规模较上述两家公司要小。 招商局轮船公司是中资企业,规模也较怡和、太古公司要小,并受这两家公司排挤。 ❖ 资料参考:《沙面》✍ 编辑:蔡燕婷广东档案 (微信号:gddaw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