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到这5点,和血栓说bye bye!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9-05-28

生活中,不少朋友常常谈“栓”色变,

甚至直接将血栓和猝死划上等号。

血栓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什么是血栓?

简单说,血栓就是在心脏或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粘集或凝固而形成的固体块。它可发生在血管内,也可以发生在损伤破裂血管处,甚至,有些血栓还可随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血栓的危害性

01.不易被察觉  绝大多数血栓栓塞起病隐匿,即使常规体检也很难发现。一旦发生血栓或者脱落形成的栓子堵塞血流,就会导致器官组织缺血、坏死,甚至出现严重症状或死亡。据统计,血栓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血栓已成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02.停哪儿堵哪儿.血栓如堵塞脑部血管叫脑梗,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可造成偏瘫、失语、视觉或肢体感觉等神经功能障碍。

如堵塞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就叫心梗,心梗会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堵塞肺部血管就叫肺栓塞,肺栓塞会导致心肺功能障碍、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晕厥等。

如果堵在小腿深静脉、股静脉或者髂骨静脉,统称为下肢静脉血栓,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或者长期卧床的患者,可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肺栓塞,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

血栓的形成  临床上认为,血栓的形成是由复合因素引起的,其中血管壁、血小板、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均起着重要作用。归纳起来,血栓的形成要素主要有三个: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一切引发这三个因素的都将是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卧床过久、外科手术等

如何预防血栓?

除了遗传因素,多数与血栓相关疾病的发生都和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预防措施。

01.控制体重 肥胖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的人更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梗的比例较高,由此可见控制体重的必要性。据观察,约80%以上的儿童期肥胖症患者会转为成人肥胖症,因此还应积极治疗儿童期肥胖症。

02.合理饮食,戒烟限酒  尤其中年人,要养成低脂、低盐、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的良好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常食用有助于预防血栓的食物,如海带、黑木耳、大蒜、洋葱、牛奶、草莓、菠菜、黄瓜等。同时应戒烟限酒,以减少烟酒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03.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身体化解血栓的能力早晨低、晚间高,为了使身体化解血栓的能力达到最佳状态,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中老年人宜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打太极、体操、走路、舞剑等。

04.避免久坐.最好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人,可定期按摩下肢肌肉,从下到上,被动、主动活动下肢的关节包括踝、膝、髋。

05.良好作息 养成良好的作息,保证睡眠充足,情绪稳定,学会心理减压。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每天至少饮水1500-1700ml,这有利于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

另外,如果已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其它血栓相关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请到专业临床机构进行诊治,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减少血栓形成要素。

同时,莫要以为老年人才会得,警惕栓塞年轻化。研究发现,血栓栓塞已趋于年轻化,而久坐已成为血栓栓塞,尤其是静脉血栓,发病的一大诱因。因此,年轻人应树立良好的防栓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