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

 一盏书灯 2019-05-29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焦虑的共同特征,学不进去,玩不痛快,睡不踏实,浑身不对劲,却又吃得特别多。”

这调侃着实说出很多人的心声,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出自《庄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多人不知道,老子用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启发。

老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

1、老子的幽默:你为什么带那么多人一同来呢?

有一个人心中焦虑,有很多疑惑不得解。别人建议他去请教老子。他担着粮食,走了七天七夜,才到了老子的住所。

老子问他:“你为什么带那么多人一同来呢?”

他一惊,猛然回头看,后面一个人都没有。

老子说:“你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这个人羞愧地低下头。

原来,老子说的是他心中的焦虑。焦虑的人,心中总是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所以老子以幽默的方式问他:“为什么带那么多人一同来呢?”

老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

2、对外界的干扰,要闭心;对内在的干扰,要闭耳目。

老子给出了放下焦虑的办法:

被外物束缚和干扰的,就应该闭其心防止侵入;

被内在物欲束缚和干扰的,就应该闭其耳目来杜绝心思外驰。

老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

像我在网上写作,最常见的,就是被人辱骂。网络暴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这是一种外界的干扰。应对方法,就是闭上自己的心门,防止入侵。别人骂我,我不入心,也就不会受到伤害。这就对应老子说的:“被外物束缚和干扰的,就应该闭其心防止侵入”。

内在的欲望,比如说,物质欲。

如果经常去逛街,逛淘宝,看见喜欢的东西,肯定忍不住想买。老子说:“被内在物欲束缚和干扰的,就应该闭其耳目来杜绝心思外驰。”

孔子《论语》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确是有道理的。

老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

3、停止内心的对话,放下焦虑,回归本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毫无意识地陷入焦虑。可能是考试的焦虑,可能是工作的焦虑,可能是感情的焦虑,有压力,就会产生焦虑。

失去定静的人,就会心生焦虑,会有不同的声音在心中冒出来,停止内心的对话,是关键。

老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

比如说,公司让你去接待重要的领导,你就会产生焦虑。做不好,怎么办?领导批评怎么办?PPT汇报,回答不上来,怎么办?……

心中会有不同的声音冒出来,这些声音,让你陷入深深的焦虑。解决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声音停止,让自己定静,不要胡思乱想。

老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教人放下焦虑,这个方法管用

庄子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一个人迷失方向,是小的迷惑;一个人迷失自己的本性,是大的迷惑。

只有回归自己的本性,才不失其正;然后,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才会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