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公开课】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膝关节置换?本文告诉你!

 果儿核书库 2019-05-29

课程导读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且功能要求最高的关节,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人工膝关节置换作为膝关节疾患的终极治疗手段,技术已趋于规范统一,目前每年全球进行的仍膝关节置换手术已超60万例。但不是每场膝关节置换术都是百分百成功的。据统计,目前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满意率达10%-20%,其中TKA术后疼痛和被动膝关节屈伸是影响患者术后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本次课程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叶树楠主任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为我们详细讲解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膝关节置换。

戳↑↑↑二维码、免费观看课程视频

◆ ◆ ◆  ◆ ◆

课程知识点

知识点1

下肢的正常对线和关节线走行方向

实施关节截骨矫形手术时,应掌握股骨、胫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正常力学解剖关系。此外,关节骨科医生还必须了解正常的对线参数和界限。

(一)机械轴与解剖轴

机械轴:连接远端和近端关节中点的直线,无论额状面还是矢状面机械轴都是直线。

解剖轴:解剖轴就是骨干的中线,在平直的骨干中沿着骨干中线走行,在带弧度的骨骼中,解剖轴沿着弧形的骨干中线走行。

问题:确定机械轴和解剖轴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扫码观看免费视频,学习完整知识点) 

(二)关节线走行方向

关节线走行方向指的是在特定的平面(冠状位和矢状位)或者投影上,可以用一条直线来代表关节线走行,即关节走行方向线。

1、踝关节关节线走行方向

额状面:胫骨远端软骨下骨线;

矢状面:胫骨后唇远端和胫骨前唇远端连线 。

2、胫骨近端关节线走行方向

额状面:内外侧胫骨平台的平面的连线;

矢状面(后倾角): 胫骨软骨下骨的平坦部分做一直线。

3、股骨远端关节线走行方向

额状面:股骨内外髁圆弧形最凸起处的两点连线;

矢状面:连接股骨髁与干骺端相交的两点的一直线。

问题:髋关节走行方向线如何确定?

(扫码观看免费视频,学习完整知识点)

(三)机械轴偏向(MAD)

机械轴偏向指的是额状面机械轴线与膝关节中心点的距离。

正常机械轴线在膝关节中心内侧8mm±7mm处。机械轴在膝关节中心点内侧叫膝内翻,在膝关节中心点外侧叫膝外翻。

问题:关节走行方向与机械轴和解剖轴的夹角关系分别如何命名?

(扫码观看免费视频,学习完整知识点)

知识点2

膝关节置换手术要点

要点一:对线与切骨:正确判断定位系统

1、髓外定位

髓外定位系统置放于胫骨前侧,和胫骨结节内中1/3位于一条直线上。

确认踝关节中心,把髓外胫骨切骨导引器的脚置于胫骨远端,方向正对第1趾蹼或第2趾。

滑动调整导引器脚,让导引器的的体部平行前方胫骨干。

2、股骨远端截骨

采用髓内导向器引导股骨远端截骨,安装股骨髓内导向器,注意保持5°-7°的外翻角。

切骨的厚度一般在8-12mm之间,最佳的切骨厚度应使髁间窝的最低部正对股骨髓腔的入口。

注:股骨部件应该和股骨的前后径相一致。如果测量后发现股骨的大小介于两个部件的型号之间,一般根据偏向选大一号或者小一号的股骨部件,以防屈曲时松弛或者紧张。

3、股骨部件旋转对线的重要性

股骨部件旋转对线对髌骨关节存在重要影响。股骨部件旋转不良可导致髌骨关节脱位或者半脱位、髌骨部件磨损或者松动、髌骨骨折。

股骨部件旋转不良还可导致非对称性的负荷,从而在胫骨部件上产生扭转应力,最终导致胫骨部件的磨损或者松动。

4、屈膝伸膝间隙技术

该技术由Freeman设计,后经Insall改进。它要求股骨、胫骨截骨后形成的关节间隙在屈曲伸直时呈矩形,大小基本相等。

只有正确地进行截骨和软组织平衡才能在术后获得良好的机械轴线。

问题:股骨前后髁截骨应如何进行?

要点二:软组织平衡:伸直、屈曲对称的矩形间隙

1、软组织平衡测试

测试屈曲位稳定性可用POLO试验(屈曲分离试验)和抬起试验两种方式。

测试伸直位的稳定性可用侧方应力试验。

2、髌骨轨迹测试

无拇指原则试验

  • 膝关节屈曲时髌骨假体与滑车槽内侧面较好接触;

  • 髌骨外侧倾斜、脱位,需做外侧松解;

  • 髌骨上极水平缝合一针关节囊,重复“无拇指”试验。

问题:理想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状态是怎样的?


本次课程中叶树楠医生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着重讲解了下肢的正常对线和关节线走行方向相关知识要点,以及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操作要点。赶紧扫码观看免费视频,学习完整课程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