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作曲家系列(14)梁祝之外(下)

 山空天入海 2019-05-30

现在当你翻开《梁祝》的乐谱时,你会发现,作者写的是何占豪、陈钢,这算是比较有那个年代中国特色的方式,集体创作,共同署名。实际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及推广远不止他们两位,用越剧梁祝的选题是何占豪提出来的,最早的乐思、旋律是何占豪的,管弦系的丁芷若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配器及后续的结构以陈钢为主,而排练及首演是由俞丽拿完成的。而如果没有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的选择,则不可能有梁祝。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准备了三个创作选题:《大炼钢铁》、《女民兵》和《梁祝》。前两个更符合当时背景,孟波独具慧眼选中了《梁祝》。学院决定让当时作曲系的陈钢与何占豪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合作,这才有了《梁祝》。所以说梁祝是集体创作的结晶。1959年5月27日下午3点,上海兰心大戏院,俞丽拿一身白衣黑裙,完成了梁祝的首演。

梁祝的成功使后来的陈钢对小提琴曲情有独钟,创作和改编了一系列的小提琴曲,都成为了中国音乐曲库中的经典。创作这么多经典小提琴优秀曲目的陈钢居然不会拉小提琴。

小提琴独奏曲《金色的炉台》是七十年代陈钢根据歌曲《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改编,这首歌曲取材于主席视察钢厂时与钢铁工人亲切交谈的场景,当年歌声传遍千家万户,这首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乐曲表现钢铁工人在阳光的沐浴下,登上金色炉台,为祖国炼出优质钢铁的情怀。

《苗岭的早晨》本是一首口笛曲,苗族的飞歌旋律以及滑音、颤音模拟百鸟歌唱的场景。有着贵州南部山区苗岭的风味。陈钢在1975年也将其改编为了一首小提琴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陈钢根据吐尔逊卡德尔的同名歌曲,吸收了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塔吉克音乐素材改编的一首小提琴曲。作品完成于1976年,描绘了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

小提琴独奏曲《我爱祖国的台湾》是陈钢1974年根据台湾民歌《我爱我的台湾岛》改编的。这首小提琴曲包含了对台湾的宝岛美景、人民的勤劳、海峡两岸相隔的忧伤等诸多情感。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是陈钢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后又一小提琴协奏曲。作曲家以这作品视为《梁祝》的姐妹篇;它继承了《梁祝》的抒情、戏剧性;但在感情表现的深度和广度上更胜。这首作品是专为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而写的,并由西崎崇子与1986年在上海首演。《王昭君》也是单乐章的标题协奏曲。全曲由“娉娉汉宫”、“萋萋塞外”,“峨峨青峰”三部分组成,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陈钢心目中的王昭君有着丰富复杂感情,是一个美丽高洁的古代女性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