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部撞击综合征--形态、临床症状及MRI表现----影像基础

 果果vwypsi7myq 2019-06-01

肩部撞击综合征

肩部撞击综合征,是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腱等结构在病理状态下受到摩擦、挤压、撞击,引起炎症、损伤等的一种病理改变,以慢性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1972年NEER通过尸体和临床研究提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导致慢性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认为肩袖组织是撞击于肩峰的前方1/3、喙肩韧带。肩锁关节,并不单只撞击于肩峰的外侧部分,肩袖撞击综合征主要集中在岗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处,各种突起(骨刺、骨赘、增厚的肌腱等)的形成,致使肩峰下间隙变窄,从而导致肩袖的磨损或撕裂。

一:肩部撞击综合征分型

肩峰下间隙又被称为“第二肩关节”,它的上界由肩峰、喙突、喙肩韧带及肩锁关节构成,下界是肱骨头。间隙内包含岗上肌腱、岗下肌肌腱、二头肌腱长头,喙肱韧带和肩峰下滑囊等结构。肩峰下间隙的宽度因人而异,平均距离为9-10mm。

广义的肩部撞击综合征包括以下三型: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生于肩峰下间隙,既由喙肩弓和肱骨头上部、肱骨大结节形成的间隙,以岗上肌肌腱损伤为主。

2. 喙突下撞击综合征,发生于喙突下间隙(由喙突和肱骨小结节形成)可损伤肩胛下肌肌腱、喙肱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等结构。

3. 内撞击综合征,发生于岗上肌肌腱、岗下肌肌腱和关节盂唇后上方之间。

狭义的肩部撞击综合征指的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二:病因

导致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各种外部原因导致的岗上肌出口的狭窄,包括肩峰形态异常,肩峰倾斜、肩锁关节病变(骨质增生、骨伽形成等)、肩峰前下方骨刺及喙肩弓增厚。

肩部形态学分类:

1、扁平型,既肩峰下部平直。

2、弓型,既肩峰下表现的弧度和肱骨头表面大致平行。

3、钩型,肩峰前部有突出的钩状结构,此型最容易导致对岗上肌腱的撞击,从而产生肩袖损伤或撕裂。研究表明,80%的肩袖撕裂患者存在第三型的肩峰。

三:临床表现

肩痛和肩部无力是撞击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四:MRI表现

岗上肌肌腱撕裂是撞击综合征最直接的征象。表现为岗上肌肌腱正常低信号的连续性终端、撕裂处在T1WI和PDWI呈中等信号,T2WI上则为高信号。部分撕裂分为关节面、滑囊面和肌腱内的撕裂,滑囊面较关节面的撕裂更难以显示,此时,MR造影有助于提高滑囊面撕裂的显示,表现为滑囊下缘毛糙不整,有时候伴有关节积液。

肌腱内T2WI高信号提示可能有肌腱内撕裂。完全撕裂表现为岗上肌肌腱连续性中断、断端回缩、肩关节囊与肩峰下滑囊想通等,慢性者还可以见到肌肉萎缩表现。

肩关节MRI常规扫描对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90%,和关节镜检查有很好的吻合度。

钩状肩峰导致撞击综合征(上图)

A斜矢状位T1WI示肩峰钩起(箭头),B斜冠状位脂肪抑制PDWI课件肩峰下滑囊炎(箭头);C/D分别为斜冠状位脂肪抑制PDWI及关节腔内造影,可见岗上肌腱部分撕裂,造影剂渗入肌腱内。

肩峰的位置底下导致的撞击综合征(上图)

肩峰下的骨刺形成,导致的撞击综合征(上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