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四十一篇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士闻道”篇

 昵称32353910 2019-06-02
《道德经》第四十一篇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士闻道”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下本篇:真正有慧根的人一朝闻道,就能勤勉奉行,资质一般的人听到了道也是将信将疑,资质愚钝的人,听到道后会大笑着讥讽。不被讥笑也就不是道了。所以有这样的格言:光明的道表面看就像黑暗一样,前进的道表面看就像后退一样,平坦的道表面看就像很崎岖一样。崇高的德性就像溪谷一样不显山露水,真正的清白可以混杂在污浊中使人不能分辨清楚,最广大的德性就像有所缺失,建立德性时像偷窃一般,本质没有变化的东西表面看起来像是改变了。最方正的东西没有棱角,最有用的器物最后形成,最大的声音耳朵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到具体的形状。道很隐蔽也没有真正的名称。可是只有这个道,才能使借给借贷给万物,才能成就万物。

下面逐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一句说的是三种人面对道的时候不同的态度,上士是开悟之人,这类人闻道则喜,并且能用实际行动去奉行道,就像孔子所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也如同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而中士代表的是大多数的普通人。这个“若存若亡”用语及妙。既体现了中士闻道后将信将疑的态度,也表现出了中士不能一以贯之,而只是断断续续奉行道的状态。至于下士,则代表的是资质愚钝的人,听到了大道,反而觉得可笑,竟至于讥讽大道,此类人就如同庄子《逍遥游》中所提“蜩与学鸠”。

“不笑不足以为道”为什么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呢?因为下士之笑,从反面说明了的道的无形,道的不易察觉。如果仅仅迷惑于道的表面形象,是得不到真正的道的。所以后面老子用一些格言(建言)举例来说明道我们不能被道的表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道德经》第四十一篇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士闻道”篇

“明道若昧”,光明的道常常表现为黑暗,最典型的的例子就如同黑洞,黑洞是管都逃脱不了的天体,可以说是“够黑暗”的了,但黑暗中其实是有大光明的。“进道若退”,前进的道往往让人觉得是在倒退,这就像古希腊以为学者说的:“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夷道若纇”,在开悟的人眼中通往大道的路是平坦的,但在未开悟的世人眼中却充满了崎岖。

上德若谷”真正有修养的人胸怀就像溪谷一样,不会刻意宣扬,只是默默承纳。“大白若辱”,所谓知其白,守其黑,得道之人和光同尘,愿意融入红尘,表现的和普通人一样。“广德若不足”,同“上德若谷”一个意思。“建德若偷”,这句说的是建立德性的时候就像偷窃般小心翼翼不让别人知道,就如同《道德经》第十七篇所说“太上不知有之”。“质真若渝”如果真正得到了道,就选怎么改变表象,也不会偏离道的本质与真谛,就如同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

大方无隅”什么是真正的大?老子给出过解释“其大无外”,大到了极致,就没有外在边界了,更何谈棱角?“大器晚成”最有用的器物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谓之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大的声音如超声波是听不到的,真正物体如宇宙也不是有具体形状的。

道隐无名”以上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道是隐晦的,是没有具体形象具体名字的。

《道德经》第四十一篇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士闻道”篇

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通过三种不同对待道的态度,以及举出一些例子说明道的隐晦多变, 最后得出这句话。“贷”有借贷之意,“万物作焉而不辞”,道不会拒绝万物的生长,并且“生而不有”善于成就万物。

本篇告诉我们不仅要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并且要能够一以贯之的学习和掌握实物发展的规律(道)。这样才能看清真正的世界,才能成就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