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学琼林》192:太守紫马,邑宰雷封193:槐位棘垣,棱官紧职

 闻道儒 2019-06-03
文臣增补1:  
  太守称为紫马,邑宰地号雷封。  
  太守:古时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有些朝代也称知府、刺史。
  邑宰:古时县令的别称。因雷震百里,而古时县辖区域也仅百里,所以叫雷封。
【译文】晋朝谢灵运做永嘉太守,常骑紫马出行,所以后人称太守叫做紫马;古时县境辖地只有百里,雷声滚过恰好也声闻百里,所以县官所管辖的地方叫雷封。
 文臣增补2: 
  槐位棘垣,三公及孤卿异秩;棱官紧职,拾遗与御史别称。  
三槐的位置,九棘的垣墉,三公三孤九卿,官秩都是异等的;棱官、紧官,是拾遗与御史另外的称呼。
  槐位棘垣,三公及孤卿异秩:古时在朝门外种有三棵槐树十八棵棘(左右各九),作为不同等级官员上朝时站位的标志。“三槐九棘”、“槐棘”指官吏有等级、秩序之分。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孤即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卿即九卿:是掌管中央机关各部的官员,职位低于三公、三孤。
  棱官言其有棱角,所以御史称为棱官。拾遗在唐宋时期负责宰相职务,所以叫紧职。
【注释】孤卿:谓少师、少傅、少保。泛指朝廷高官。
棱官:古称御史执法之官。言其有威。
拾遗: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
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