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绍商品,最重要的思维!

 柳色倾心 2019-06-03

提升终端门店业绩,三种途径最关键,一是提高进店率,二是提升成交率,三是增加复购率。

成交率能最直接的反应门店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今天主要讨论这个话题。假设不同的顾客,在面对不同的销售人员时,技巧好的能成交,能多成交,技巧差的成交不了,或许还会得罪顾客。这种现象在终端销售现场比比皆是。

1
一般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的思维——是什么

这是大多数销售人员在介绍产品时的做法和讲法。会本能的告诉顾客这款产品的品牌是叫什么、功能有那些、卖点是什么、特色是什么。实时上能这样介绍的销售已经算不错了,很多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举例:今天我去商场准备购买一支录音笔。不同品牌的录音笔大概有10支排成一排。有纽曼、有联想、有索尼。其中索尼最贵4GB售价1288元,联想4GB售价599元,纽曼8GB售价399元,还有一个没听过的牌子8GB售价258元。

以下是我跟导购的简短对话(导购面无表情,爱理不理)

我:8GB能录音多长时间?

导购:10小时

我:差价这么多,是因为品牌不同吗?

导购:是的

我:除了品牌不同之外还有别的区别吗?

导购:清晰度不一样

我:能录清晰的有效范围是多少?

导购:三米之内。

整个对话就结束了,做终端调研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对于这方面的很多问题,我更敏感,同时感受也会更深。如果导购不这样说,也许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思维方式和呈现话术的不同,决定了你是高手还是普通选手!

2

高手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的思维——为什么

a) 为什么应该选择我们店的产品而不是别人店的产品

b) 为什么应该选择这款产品而不是那款产品

c) 为什么应该现在买而不是拖到以后在说

d) 为什么应该选择价格稍高一点的这款而不是便宜的那款

e) 为什么应该选择这个品牌而不是别的品牌

如果继续罗列,这样的为什么还有很多。

顾客是喜欢自己做决定的,销售需要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替顾客着想。这两个词语看起来意思差不多。不过实际的情况是完全不同,因为替顾客着想是站在卖方的思维,介绍自己的产品好在哪里,而站在顾客的角度,则是深入对接顾客需求,以买方的思维来介绍产品顾客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产品的购买理由。

任何一句为什么后面,都需要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配套对应的话术、演示、工具、例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