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岁活活憋死在厕所 他的结肠却被博物馆永远珍藏

 msipy 2019-06-04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大腹便便”,在今天的故事里十分“应景”:这位一个月才排一次便的小哥,年仅29岁,憋死在了上厕所的过程中。他的结肠和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一起,成为美国马特博物馆的珍藏品。

在马特博物馆幽暗的灯光下,有这么一件热门展品。

第一眼看,这件展品像是一根风干的陈年腊肠,呈褐色,两头被绳子扎得很紧,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图源:马特博物馆官方instagram

然而,靠近仔细瞅瞅展品的标签,才知道,原来这并不是你们常吃的腊肠,而是人类身上的一段结肠!

这段长约1.8米的结肠,是博物馆内最炙手可热的“网红”展品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无数的目光。

这时,千万不要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否则展馆的引导员会告诉你,它被发现的时候,里面囤积着整整36公斤的粪便!

还记得么?之前“天下好医”曾为大家介绍过这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恐怖的博物馆”,马特博物馆曾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评选的全球十大“鬼域”之一。

这里以展示人体器官、病理学标本、罕见疾病及医学器具等闻名于世,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三胞连体婴儿、人皮书等都是这座博物馆的著名展品。

爱因斯坦大脑切片

图源:马特博物馆官方instagram

这段和爱因斯坦大脑切片一起被收藏的结肠,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离奇故事呢?

一切的一切,要从19世纪说起。

结肠的主人是一名马戏团表演者,绰号“气球哥”(Human Balloon),他有一个严重的毛病,就是便秘。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一周排便少于3次,就可以算是便秘了。长期便秘会导致肠道功用紊乱,肠活动变慢,面色晦暗无光,皮肤粗糙,毛孔扩张,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这位“气球哥”的便秘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一个月才排泄一次!

原来,他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 aganglionic megacolon),这种病是由于结肠内神经细胞无法正常发育造成的。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会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难以顺利排出,造成结肠异常肥厚。

17世纪末期,一位名叫Frederick Ruysch的解剖学家最先发现了这种疾病。1886年,丹麦医学家Harald Hirschsprung在儿科大会上向世人系统地揭开了这种疾病的神秘面纱。为了纪念这位医生,这种病又被称为“希尔施普龙病”(Hirschsprung's disease)。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许多研究者认为,它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根据费城医师学院的说法,“气球哥”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健康的婴儿,除了腹部有些肿大,没有其他问题。在他一岁半以后,情况才开始恶化。

“便秘”的阴霾伴随他度过整个阴暗的一生。16岁时,他经常会长达一个月排不出便。医生知道,他的病是由于先天性结肠问题引起的,但却束手无策。

要知道,在医疗条件落后的19世纪90年代,接受这种结肠手术非常危险,并且价格昂贵。

20岁时,他沦落到一家马戏团,成为了一件“展览品”。一时间,人们蜂拥而至,只为了一睹“气球哥”(Balloon Man)圆鼓鼓的肚子。

图源:马特博物馆官方网站

由于排不出便,他最终在29岁时被活活憋死了,他的尸体是在厕所里被发现的。

在他离世后,外科医生摘除了他的结肠。结肠里竟然有重达36斤的排泄物,结肠的最大直径宽度达到了76厘米。

通常情况下,孕妇十月怀胎,生下的胎儿也就六七斤重。“气球哥”倒在了医学不发达的年代,死前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可想而知。

幸运的是,由于医学的进步,这种先天性巨结肠症不再是折磨病人一生的“不治之症”。患有这种先天性疾病的人可以在幼年时期接受手术治疗。

如今,“气球哥”的结肠在美国的马特博物馆,与爱因斯坦大脑切片一同展出。每年,世界各地数以百万的医学爱好者前往马特博物馆,透过展品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

参考资料:

1.Ladbible: The Bizarre Story Of The Man Who Only Pooped Once A Month

2.Daily Mail: Doctors remove 28 POUNDS of feces from man, who was constipated since birth due to rare bowel condition

3. Mayo Clinic: Hirschsprung's disea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