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不注意眼睛防晒,小心翼状胬肉找上门!

 阿怡公主 2019-06-05


夏天已经到来,你是否会因强烈的太阳光而感到头痛呢?强烈的阳光直射人体,不仅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其中的紫外线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眼睛作为身体中不可替代的视觉器官,它很精密也很脆弱,经过强烈阳光长时间的照射会使它不堪重负而出现不适。

主要的症状包括眼睛刺痛、畏光、流泪、红肿等等,如果长此以往还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眼科疾病。其中眼睛胬肉就是因眼睛受到阳光中紫外线长期侵蚀所引起的,胬肉因外观类似昆虫的羽翼还被称为翼状胬肉,个别地区也有人叫这种眼疾为鱼肉、攀睛眼等等。

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睛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单眼或双眼发病。翼状胬肉一般由结膜向角膜中央生长,是一种呈三角形的增生物。它的存在可以使眼睛表面的泪水层分泌不均匀,可导致间歇性的视觉模糊,当胬肉生长至瞳孔时,会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长期在户外活动或作业,受到紫外线、封杀、风沙、冷热刺激有关,例如渔民、农夫、放牧者等职业容易患有此病。此外,患有干眼症、结膜炎等眼疾和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因素也可引起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虽然在生活中不是很常见,但它却是一种可以致盲的眼病。其发病的过程类似“温水煮青蛙”。患者在初期,通常没有什么症状,只是感觉眼角的肉有点肥厚或是有轻微的异物感。如果胬肉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出现红肿并伴有血丝,偶尔会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较容易被误认为是视疲劳。

当翼状胬肉的病情发展到一定时期,它的体积会逐渐增大,这时很多人只是觉得眼睛变丑了。而忽视了他对视力的影响。任由其发展下去,胬肉会逐渐侵蚀黑眼仁部位的角膜,可对角膜产生牵扯力,从而造成散光,引起视力下降。待胬肉成长到角膜中央,遮盖瞳孔时就会致盲,此时就算接受治疗,角膜也会产生瘢痕,无法恢复到正常的视力水平。

翼状胬肉该如何治疗?

翼状胬肉并不是一定需要治疗,早期翼状胬肉无症状且不影响视力无需治疗,轻微的眼睛干涩可以选择人造泪水滋润眼睛或使用医生建议的眼药水,以缓解眼睛的症状。

需要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应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一项或多项:

1、胬肉大于等于3mm,并造成视力障碍;

2、胬肉长期发炎,引起患者严重不适;

3、胬肉成长至眼角膜,对眼角膜造成牵扯引起散光;

4、胬肉过大影响到眼球转动。

目前切除翼状胬肉的手术种类有多种,这里推荐以下几种:

单纯胬肉切除术

优点:保留了原胬肉上面部分健康结膜组织;缺点:复发率较高

胬肉切除+抗代谢药物

优点:复发率较低;缺点:有机会引致并发症

胬肉切除+自身结膜移植术

优点:复发率较低;缺点:切口较多

治疗翼状胬肉,药物只能缓解病情的发展,只有进行手术才能消除眼中的胬肉。通常情况术后有可能复发,单纯胬肉切除术复发几率达九成。但只要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复发的几率是可以降到很低的,术后外观基本可恢复正常。

生活中如果发现眼角有增生物,伴有眼睛干涩等症状,应积极到医院对眼睛进行检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