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的相思诗不仅有《静夜思》,还有一首更加值得一读!

 江山携手 2019-06-06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也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一生写过了大量非常优美的诗篇,尽管他的那些诗作历经了千年,但是后人读起来,依旧还是能够感受到当时诗人写诗时的那种心情。也正是李白在诗歌中的突出表现,他也被后人称为”诗仙“。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是一位对故乡极度眷恋的人,他写过了很多关于故乡诗句,大家最为熟悉的,那便是他那首《静夜思》,相信这首诗,连小学生都会。这首诗也是最为知名的思乡诗,在这首诗里,诗人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但是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他另外一首,同样是描写思乡的诗,那么便是《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这首诗应当说一点也不逊色与他的那首《静夜思》,在这首诗里,诗人同样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一开篇诗人听到那么悠扬的笛声,那声音在洛阳城的上空盘旋。诗人在这首曲子中,听到的是故乡的《折杨柳》,于是他又想到了自己的故乡,瞬间对于故乡的一切,便出现在了脑海里。

对于任何一个离乡的人来说,故乡永远是内心最为安定的寄托之处,无论我们这些游子走到哪里,那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都会在某个瞬间突然迸发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当李白听到那笛声时,他就会想自己的故乡。他由于离开故乡太久了,每当听到那样的声音时,他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

故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那都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那里有我们的童年,有我们的父母,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故乡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亲人,永远都是我们最为牵挂的人与物。

李白的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应当说是一个游子对于故乡怀念的真切想象,离家久了,故乡越来越远了,我们总是想着要功成名就了才能回到故乡,其实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可能并不需要这种虚伪的东西,只是需要我们在外面平安,能够时常回到家里去看望他们,这样他们也就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