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FT设计 | 他们设计了如电影场景一般的影院!

 晓Xnfree 2019-06-06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行业的发展,电影院这个能吸纳巨大人流量与消费潜力的空间,无疑是近些年的香饽饽,但作为人文与艺术共存的商业空间,影院所传递给大众的观念,更应该是艺术形式的超前与人文文化的深度探索。香港OFT设计在商业设计版块,有自己的设计语言与独特性。他们擅长使用几何、光线与线条等设计元素,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商业空间······

  上海百丽宫影院  

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An idea is salvation by imagination.(想象力可以实现一个主意)”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电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处于现实与虚无之间的模糊界线。”如虚如幻,却也因此捕捉更真实的存在;到底是镜花水月,还是现实投影?

就算是浮光掠影,背后仍有片刻停驻的真实。好的电影能产生涟漪效应,一石激起千重浪,将讯息向外扩大,启发电影从业员和观众。而好电影自身,也往往有著涟漪般的连贯性,声音与画面的连动互相紧扣,配合无缝而且不带棱角。所以这次的设计特意选用简单物料,让观众的视觉集中在流畅的结构和轮廓。一起一伏,跟随线条的节奏,投入电影世界的中心。

电影院分为两层,上层四楼是入口跟大堂,大堂侧有电梯通往三楼影厅。由入口开始引入白色和铜色,渗光的白色假天花与古铜色艺术漆,加上凹线发光天花,做出俐落的涟漪线条,并由此为起点扩散至牆壁、柱子,和地下。

大堂的天花出风口,也用上木纹铝条条子拼凑出半月形状,务求以圆滑边沿取替锋利边际。即使显示屏无可避免地有著尖锐的角落,也将之拼合在圆滑的装置中,当中自助取票机就藏身于拱起的白色人造石内。陈列柜及收银处同样採用涟漪的延伸线条,形状更构成地下的水磨石地饰,有深灰、浅灰和白色。

大堂内划分了一个空间,House by Kubrick,这裡有放满电影海报的层架,也有椅子让电影狂热者坐下休息。坐下的地方扫上一抹灰色,就像浪花拍打到岸边的石头,供游人暂借歇息。

通往三楼的电梯口继续有涟漪线条和半月形出风口,牆壁两旁更镶嵌坑纹清镜底玻璃,彷如水面折射的光线。由此顺势到达三楼走廊,涟漪花纹显得更密集,几个圆圈线条更重迭在一起。

同时,天花的颜色跟上层反转,以古铜色衬托凸出表面的白面黑镜钢天花。牆壁採用灰色水磨石、灰色和白色焗漆磨砂玻璃,中途设置凹陷的牆壁用以放置长椅,裡面就用上深灰色人造石。

沿著整个走道,就只有用黑色亚克力做的影厅指示牌是一个完整圆形,暗示激起涟漪的中心,观众所期待的光影故事,就在影厅之内。

影厅分有两款:巨幕影厅和标准影厅。巨幕影厅以石灰色为主调,不同深浅的灰黑色扪皮座椅就像一颗颗独一无二的石头,配合藏光的牆壁,饰以仿水泥胶板、灰色和黑色扪布,还有灰色地毯,低调自然得令人不得不把视线集中在萤光幕。

标准影厅同样有相似的构造,不同的是这裡一个以深蓝色为主调,另一个用上暗橙色,配以圆边三角形的牆壁装饰,使人有置身深海或沙滩边与鱼畅泳的错觉。或者观影的体验,的确有屏气凝息潜入水中,与世隔绝的感觉。

卫生间则像经年累月被海浪拍打成的洞穴般自成一角。无论是厕格、镜子、流理台,均磨成了圆角,更全部採用单色,只有纯白和仿木纹的颜色。

将电影的镜花水月投影在现实中的电影院,其实目的不过为了让观众明瞭,比喻可能虚无飘渺,但即使镜中的花捉不著,水裡的月亮摸不透,每一片影像也是确切的存在。

项目名:上海百丽宫影院

设计公司:Oft Interiors Ltd.

设计团队:CM Jao, Ken Cheung, Yoyo Au

客户:百老汇影城

项目地:上海,中国

完成时间:2019年1月

摄影师:河野政人(Masato Kawano)


  U A 影 院  

颠覆与重组,解构建筑美学

“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是地标,但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文化能在众多公共建筑中铸造地标”。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其他项目

(建筑师:Frank Gehry、Zaha Hadid

Philip Johson、Daniel Libeskind)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期,一股受法国哲学家德希达影响,将大量不规则线条、几何图案、非形式化的立体形状融入建筑设计当中的风潮兴起,“解构主义”横空出世。

上海梅龙镇UA影院

打碎、叠加、重组,否定传统逻辑上的美学、力学、功能,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的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这种新思潮在建筑界如阔斧开天辟地,而震荡的余波从未平息...

上海的UA电影院,加入了这场起义。希望通过空间设计来表达想要颠覆传统、脱离既定框架的意欲,重新思考空间的应用和意义。

大堂的设计透彻地体现了解构美学的特点:虚无、超现实、不稳定及开放的形态,务求一鸣惊人,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天花板没有固定的一片平面,反之有一栋栋不规则形状的柱子从上方降下。

站在大堂中央,几乎有鼓轻微的压迫感。这些柱子同时有提供光线的功能,令哑面香槟金色和光面灰篮色的对比更显著。天花、墙壁和地板各自有独有的图案跟线条,却用相类似的颜色;象是个不相干却又互相联系。白色柱子包含香槟金色幼线,香槟金色柱子又发放着白色光线,透露着解构主义思维的独有规律。

设计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想要突破性的设计,必先从个人思想开始着手;从自我反思与否定的过程中揭露「美」的本质,透过分裂来建构更完整的概念。

同样的结构继续延伸到走廊范围。假天花的形状有两款:纯白加圆点灯光和灰篮色条形隐藏灯光,梅花间竹地排列。墙壁的形状或成菱形或成三角,有秩序地排行,而且只有篮、白、香槟金三种颜色。

走廊的光度明显更强,但并没有太多大盏的主灯,反而用上大量隐藏灯光,藏身于影院数字、条纹及边际中。

至于贵宾休息室和卫生间就将解构和结构的理念融合,将线条解构,用颜色作结构。贵宾休息室用上大量条纹,包括墙壁和天花的图案。

但这些条纹毫不单调,或歪或斜,让人始料不及,然而全用上不同程度的木纹颜色,有灰有啡,凸显平衡感。

地板跟墙壁同样用了深灰和浅灰的云石纹理装饰,其他部分则为半透明的深篮和浅篮,并以少量白色作间隔。

最后,在视觉上经历完后现代建筑之旅后,到达观影厅就是时候回归平静,将视点集中在电影上。低调的紫色,夹杂灰色和黑色,有规律地显现在眼前。不规则形状只出现在墙壁上;当解构的意义尘埃落定后,就成为了预设的结构,暗示下一个突破循环的起义。

来到座位区,解构主义的另一解读「后结构主义」感觉就变得更强烈。仿佛先前的瓦解中找到了秩序,这里虽然继续源用跟大堂差不多的颜色及线条,但是明显地增加了结构。少了不规则形状的混乱,加入了更多整齐排列的墙壁装饰,并用上放斜的木纹条状,隐藏细条状光管,令视觉上减少一点刺激感。

卫生间则将条纹横向放大,用长方形主宰这里的空间。不论天花、墙壁、地板,以至厕所门都是长方形。

项目名称:上海梅龙镇广场 UA Cinemas

项目面积:5188㎡

设计时间:2017年8月

竣工时间:2018年5月

设计单位:Oft Interiors Ltd

  深圳布吉万象汇影院  
意象的流动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

——李泽厚

一个好设计,要如同一部好片,不仅要能容纳故事、富有寓意,还要站在观赏者角度,让他们能从灯光、材质、色彩、空间布局等各方面感受到,设计师想要传递的情感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抽离现实片刻,真切地投入到另一意识流维度。

接待区

通过解析电影意象符号的“流变”特色,布吉万象汇影院以“意象流动”为设计灵感基础,如水,容纳百川,生生不息;如空,奏响年轻活力的韵律节奏,回响四周,充满令人充满想象的无数可能性;以此来打造多元共存空间,展现乐享生活的当代理念。

“穿梭”电梯

空间中,大量简洁流畅弧形线条设计,黑白色碰撞秩序下的自由主义,扩伸出动感时尚的空间张力。

“穿梭”电梯

在很多科幻电影里,“时光隧道”是能将宇宙中无限时空串联起来,乘坐时光机见证与探险不同时空的万千景象。设计师用了300条溢光装点空间纯粹的白,让意象绽放在其间,汇聚而成一条流光溢影“时空隧道”,视觉上充满未来科幻感。随着扶梯动态节奏,将观影者在未来与现实、时空与时间中带入到无限想象空间。

低层等待区

时间的流速千差万别,空间的远近、四周角度的视觉欣赏也都是各异存在,但考虑到空间属性,依然空明简约。

影厅通道

“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人们永远都在怀旧与追寻未来之间行走。”走廊的设计便印证着这一点,以复古黑色的沉稳内敛,交织科技感十足白色的极简艺术形态;柔光和几何立体线面互映衬托,人们穿梭其中,乐此不彼。

而空间的镜面设计,蕴含双层意境,一面让人从镜中观赏多角度世界,一面营造虚幻迷实的效果。

放映厅

“紫色如梦,低调神秘;红色恰染,热情醒目”,所有的色彩最终归统于观影厅,让人在观影之前感叹设计,在舒适的观影之后,感叹内容,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更多的是为与心中“伊甸园”相处,不需要太过真实。

放映厅

散射的线条,最终都集中到座位区域,不规则的柱体设计,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也被蓝色包其中,为观影者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

VIP休息厅

VIP休息区一线到底的灯光设计,在黑白之间,利用金属铜色点缀,演绎“纯质高雅,极致奢简”。


VIP放映厅

质朴的华丽,是细润温柔的原木材质,即具有别样的感知性,又保证了厅内的音效效果;而更为巧妙的还有墙面柱体装置设计。

卫生间

电影与现实,经典与当下,都是紧密联系的,时刻呈现着全新气象,流动于每个意识中,永远会在不经意间,构成许多新鲜元素,所以影院设计上,也承载着设计师对世界的美好愿景,导演一部好片不易,设计亦然,我们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传达精神、思维的力量。

设计公司:Oft Interiors(香港)

设计师:邹卓明、张敬贵

项目地:深圳,中国

完工日期:2018年

摄影师:HDP Photography

邹卓明(左)、张敬贵(右)

邹卓明(CM Jao)与张敬贵 (Ken Cheung) 分别于2007及2008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毕业。二人毕业后分别进入国际知名建筑及室内设计事务所,负责项目包括:商业空间 、购物空间及娱乐休闲空间等 。CM与Ken拥有丰富的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经验及作品,两人因设计理念相同并拥有共同目标,所以于2013年创立了Oft Interiors Ltd.,为两人的设计事业展开新的一页。

Oft Interiors Ltd. 主要为不同客户的影院进行品牌定位及室内设计, 为香港及内陆客户在各地设计电影院;项目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设计奖项,包括意大利A’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金奖、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德国German Design Award和美国The 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