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儿子高考结束后, 不管成绩好坏, 先揍一顿! ”

 No24鸣 2019-06-08

距离高考只有几天的时间,这个关口,学生紧张,家长更为紧张。为了让孩子能以最好的状态全面迎战高考,家长们是使上了全身力气,动了所有的脑筋。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后勤服务,小心翼翼地与孩子交流,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惹孩子不高兴,进而影响高考。若那样,自己可就成了“罪人”。

紧张就容易导致心态不稳,某位高三学生家长表示近几个月孩子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而他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忍受孩子这么久,感觉压抑得快要爆炸,“等儿子高考结束后,不管成绩好坏,先揍一顿”,他苦笑着说,“这段时间,我在儿子面前就是个瘪三”。

与这位家长情况类似,一位平时在家说一不二的父亲,在儿子进入高三后,地位猛降,基本上只有受气的份。他儿子大概是因为高考压力大,情绪时有波动,一点小事就会惹他发脾气,而且说话还比较刻薄,挺伤人心的。可是在“高考第一”的当下,这位父亲把所有的气都憋着,“为儿子高考,我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等放暑假再收拾他!”

前面说的这两位父亲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当面临高考或中考等重大考试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与父母的沟通时,变得比平时更为粗暴,且有些不讲道理。这个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忍耐,有些家长实在忍不住会顶孩子几句,但很快又有些后悔,担心会造成负面影响。“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时候被充分展现出来。

高三或初三的学生,情绪主要受学习压力之影响,尤其在临近高考或临近中考的时期,这种情绪波动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个时期特别关键,家长做出一些让步,让孩子有发泄情绪的空间,是完全有必要的。不过,在做出让步的同时,也要跟进一些措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调整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临考前,考生情绪不稳定,基本上是担心考试考砸了,让自己的求学之路变得未知,也会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尽量不要触碰考试话题,说一些能让心情愉悦的事情。实在非要谈高考或中考,也应表示出没有给孩子拟定很高目标的意思,要让孩子知道,尽力而为就够了。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抱怨,家长就当一个认真的听众,并在孩子抱怨结束后予以安慰。由于孩子将大量时间用在复习备考上,父母与他们交流的时间不多,所以家长要好好抓住不多的沟通时间,尽量通过交流让孩子安定下来,放心应考。

其次,在孩子调整心态、自我减压的过程中,家长要扮演积极的角色。心态调整好,情绪自然就好了。只是孩子在调整心态上的经验不足,此时,家长提供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减压运动。如果家长的积极角色扮演得很好,孩子就更容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考。

回到前面提到的两位家长,虽然他们对孩子“一肚子意见”,但高考结束后,应该仍不能对孩子大发雷霆。因为还有高考志愿填报这一关没有过。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是整个高考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有些学生高考成绩不差,高考志愿却填砸了;有些学生高考成绩不算好,高考志愿却成了“神助攻”。高考志愿的填报不仅要看学校、地理位置,还要看专业、就业形势等等。高考生到了这个环节心情也是比较焦虑的,也会出现情绪波动,乃至乱发脾气的现象,家长们要正确看待。

当然,明眼人都很清楚,“好好收拾孩子”只不过是家长的气话,倘若孩子高考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别说揍他了,恐怕会笑得合不拢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