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歌说庐陵(九)】李梦星丨庐陵前行和变化的轨迹

 elabman 2019-06-08

史迹篇

庐陵文化园江南望郡牌坊

庐陵前行和变化的轨迹

文/李梦星

秦朝设制庐陵县,可谓开天辟地的大事。可这秦王朝的命也太短了,只15年就灭亡了。西汉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设立了豫章郡,郡治南昌,江西有了明确的行政建制,下辖18县,其中基本属今吉安市域的有新淦、庐陵、安平三县;还有个安成县,属于长沙王国(安平、安成后来合为安福),说明人口和经济有一定的规模,但还很小,估计也就两三万人。

庐陵为行政区域建制,在2200多个春秋中,怎样风雨兼程走过来的?是个很难理清的事。两千多年间有若干次行政区划的或撤或并,至于哪一年设立庐陵郡或吉州、吉安府?管辖哪些县?有多大范围?这些县是何时设立的?因变化太多,史料不是很充分,并且有不少不同的记载,至今难以全部弄清底细。近些年的新闻媒体和对外宣传材料里,对吉安的建制史和名称经常会出现不同的说法,可能是所引的资料有异所致,也不排除有的人断章取义而为,有必要探究辨析,以供爱好者参考。

2011年,吉安城南新的行政中心正在建设的大广场上,设计了个800平方米巨大的吉安地图,里面需要一段吉安政区沿革的介绍刻在花岗岩石铺的地面上。分管工程建设的市领导叫我拟个文稿,要简明而确切。我知道其艰难程度之大,说难以胜任,请研究地方史的专家来做。市地方志办的专家很认真慎重,拟出1600多字的文稿,还觉意犹未尽。可领导觉得太长了,站在地上看密密麻麻的字不合适,能否压缩到五六百字。工程建设指挥部召集市地方志办王东生和汪泰荣先生、井冈山大学刘德清教授和我,一起来商讨定下基调后,各人修改文字后由我来统稿。四易其稿,历时近一个多月,修订到600多字,经领导审定后刻在花岗岩地面的地图里,有兴趣的同志可去那里看看,我摘录主要阶段于下:

秦二十六年(前221)设庐陵、安平、新淦、安成县。

汉建安四年(199)置庐陵郡,建安间置永新县。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析平都、永新、安成等县置安成郡。

隋开皇十年(590)置吉州,辖庐陵、安成(唐改名安福)、新淦、泰和县。

大业三年(607)吉州改庐陵郡,大业末置吉水县。南唐交泰三年(960)置龙泉县。宋至和元年(1054)置永丰县。熙宁四年(1071)置万安县。淳化三年(992)新淦县划属临江军。

元皇庆元年(1312)取吉阳、安成首字合称为吉安路,吉安之名始于此。

元至顺间置永宁县。明嘉靖五年(1526)置峡江县。清乾隆八年(1743)置莲花厅,1913年改称县。1914年庐陵县改吉安县、龙泉县改遂川县、永宁县改宁冈县。

1949年6月30日,成立吉安分区。1952年9月新淦县归属吉安,1957年改名新干。1955年3月改吉安专区,1968年2月改井冈山专区,1971年1月改井冈山地区,1979年7月改吉安地区。1992年6月莲花县划属萍乡市。2000年5月11日撤销吉安地区设立地级吉安市,辖10县2区一市。

上述建制最重要的是设立庐陵郡,从此确立了赣中行政区域的中心,以后的州府基本是在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当初的庐陵郡管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阳城10县,包括了今吉安大部分区域和赣南一部分。

如果再用极简文字表述古代政区沿革节点,我总结为10个字:秦县、汉郡、隋州、元路、明府。

上述政区主要沿革也有异议,但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吉安地区志》里和市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也是这样表述的。我希望凡介绍吉安古代政区的材料和文学影视作品及新闻,以上述表述为准,不然各说一套,令人莫衷一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