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在秦岭南麓呆了2天,原因下面会写到。现在把一路的见闻、拍到的蝶类和植物整理如下。游记性质,流水账体,内容较多,前半部分是游记和蝶类,后面会贴一些幼虫和植物,大家各取所需即可。除了蝶类,我渐渐喜欢上了辨识植物。但此行匆忙,植物不是重点,因此拍的不全,也不好看。于是,所有内容糅合在一起,变成了这么一锅乱七八糟的大杂烩。下面是正文: —————————— 开端 ————————————————————————— 因为一分之差,我最终还是没能去南京研究生复试。于是,命运把我送到了广袤的大西北。复试这些天,杨凌的天气一直很好,街道上虽还是满眼春天的清新的绿意,空气中已经弥漫着夏天的味道了。杨凌的气氛总给人以闲闲的感觉,白天的大街上,最多的也是到各个学院去上课的学生。到了午后,光线渐渐柔和下来,从学校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秦岭山尖银白色的积雪,在傍晚的暑气中给人一丝清凉。抽空参观了一下西农的博览园,里面种植了很多来自秦岭的珍惜植物,值得一看。另外杨凌的饭店都很有特色。蘸水面是杨凌最有特色的吃法,面条直接用一个大铁盆端上来!
复试结束了,把一切手续都办好后,我终于坐上了南下的汽车,开始翻越重峦叠嶂的秦岭山脉。西斜阳光穿过山谷,打在山脊浓密的森林上,给这无边的绿毯上烙上一些沧桑的暖色。山谷中的溪水,蜿蜒的绕过白花花的乱石滩,在暮色中更显清澈和深邃。风儿,在山谷中穿行。在这春日的傍晚,一路上汽车飞驰,草木俯仰,同这几天烦乱的心绪,尽都抛到脑后去了。 暮色中。到达了重山环绕的宁陕县城。恰似两年前的傍晚,到达佛坪的感觉。县城也是依河而建,高高矮矮,新新旧旧的层楼,渐渐被高俊的山影笼罩。见到了上海来采标本的朋友,还在饿着肚子在路边等我。于是二人去了家小面馆,一碗扯面下肚,鲜美到爆。回到住处后,朋友给我看了看前几天在附近采的标本。种类非常丰富,尤其是梳灰蝶属,另外还采到了两头幼虫。于是一晚上都没睡好觉,恨不能天还没亮就冲出去拍蝶啦!
—————————— DAY 1 登山笔记 ————————————————————————— 天刚亮,吃了一碗热馄饨,两人就上路了。天气非常棒,蓝蓝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我们顺着公路沿河谷上溯,大约几公里后开始爬山。林中植被非常棒,以各种各样的壳斗科植物为主,夹杂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植物,完全没有一点概念。太阳升的高了些,照入山林。于是,在林中的空地的植物上,蝴蝶开始渐渐聚集。最先出现的是飘飞的麝凤蝶,数量不多;以及非常多的小环蛱蝶,他们喜欢慢慢的飞行,不时轻盈的落在路边的植物叶片上。之后,中华锯灰蝶也出现了,他们体型小巧,喜爱落在沙地上或者地面的枯草上吸食盐分。这个种类的小灰蝶,一年一代,只有春天才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多的蝶类开始活动。生灰蝶、春型的莎菲彩灰蝶纷纷出现。各种梳灰蝶、燕灰蝶(东亚燕灰蝶、蓝燕灰蝶、彩燕灰蝶)、二尾蛱蝶开始在山脊的壳斗科植物顶端的也面上栖停,时不时飞起来互相打闹驱赶,捍卫领地,让这里的天空格外热闹。荫眼蝶和丫灰蝶落在壳斗科上类似的虫瘿的结构上,安静的吸食蜜汁。朋友在山脊上停留了很久,采集到了很多种类。我却望洋兴叹,因为位置都比较高,根本无法拍到满意的照片。
进入林中,就可以看到另外一些种类。宽尾凤蝶在高高的树梢上飞行,还有大卫绢蛱蝶(仅见一只),伴着微风,轻盈的飘过山谷。黄尖襟粉蝶、藏襟粉蝶和莫氏小粉蝶偶尔飞过一两只,在溪谷旁的草丛上慢慢的飞翔,渐渐飞到山谷下方远去了。襟粉蝶雄性前翅顶角的红斑尤其显眼,是春日林中一抹鲜艳的亮色。越冬的尖钩粉蝶飞到鼠李上产卵,苍白的翅膀残破不堪,却飞行的很欢快。春型的布莱荫眼蝶喜欢停在溪谷中刚萌发的蕨类植物上,受惊后会飞行到树干上。沿着落满枯叶的小路继续上行。遇到很多体型巨大的靛灰蝶在林间嬉戏,寻找配偶。他们的翅膀反面虽然朴实无华,但正面闪亮的靛蓝色,宝石一般闪耀,让人眼前一亮。乱云矍眼蝶在林中一跃一跃的飞行,像林间黑色的跃动着的音符。他们也是春天才能看到的种类,翅膀上巨大的圆形眼斑,让他们在矍眼蝶属的所有种类中非常独特。
正午,在林中吃了些饼干做午饭,到达山顶。枯草丛上方,金灿灿的金凤蝶在天空中盘旋。大量的春型珞灰蝶在地面飞行、栖停。山顶的油菜花地,吸引了几种蝴蝶前来吸食花蜜,主要是红灰蝶,还看到了珞灰蝶和深山珠弄蝶。油菜花下,是低矮的豆科植物,他们吸引了藏襟粉蝶和橙黄豆粉蝶前来访花,让我有机会拍摄。春天的蝶类一般都不会停落,即使访花也是小心翼翼,停留时间不久,因此我的拍摄并不满意,如果镜头焦距长一些,肯定会大大改善。
午后,起风了,暑气一下子消散了,云层渐渐聚拢,遮住了刺眼的阳光,林中渐渐暗下来。各种蝶类的活动渐渐少了许多。小粉蝶终于不再飞翔,开始有一些停下来,落到筋骨草上吸食花蜜。傍晚的时候,溪谷中之前未见的琉璃蛱蝶开始活动起来了。而此时其他的蝶类已经很难见到。倒是橘黄色的锚纹蛾活跃了起来,在林下的蕨类植物间飞翔和休息。他们的飞行姿态和翅面斑纹都非常像蝶类。
—————————— DAY 2 溪谷笔记 —————————————————————————
第二天,我们打算走远一些看一看,去一个海拔更高的地方。于是一早,我们就包了一辆出租车,去海拔更高的旬阳坝县碰碰运气。车子离开宁陕县城,沿着河谷上行,植被渐渐由落叶林变成了针叶林,翻过海拔2290米的平河梁垭口后,海拔又逐渐下降。路边的野花渐渐增多,最显眼的就是淡紫色的紫堇了,一丛丛的盛开着。壳斗科为主的林间夹杂着一些高大的樱桃属的乔木,正在花季,淡粉色的花朵开满枝头,非常美丽。这些大树还是秦岭最珍贵的一类灰蝶——金灰蝶和艳灰蝶的寄主。可惜我们来早了,要想看到这些美丽的成虫,要等到5月底到6月这段时间。
汽车继续沿着溪谷下行,转了几个弯后,山谷突然一下子开阔起来,山脚下开始出现村民的房屋,山坡上青翠的山林也消失了,变得贫瘠而荒芜。我和朋友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几乎异口同声的对司机大喊:“停车啊!!!”司机师傅一脸无奈,在我们的要求下,很不情愿的掉了个头,往回开了一段距离。我们看林相好些了,于是下了车,离开公路,来到溪谷中。由于在溪流的下游,溪水渗入地下,只剩下白花花的大石头,在朝阳照射下下格外耀眼。很快,我们便看到了巡飞的乌克兰剑凤蝶,沿着溪谷潇洒的飘飞而下。剑凤蝶是春天高海拔山谷的常客,而乌克兰剑凤蝶是秦岭极富特色的种类,体型要比其他一些剑凤蝶稍稍大一些。可惜,它们只是飞行,并不落下来吸水,没有机会拍摄。朴素的梳灰蝶也从林中飞出来,落在阳光下渐渐变暖的岩石上吸食盐分,这给了我绝佳的机会进行拍摄。可惜还没等我对好焦进行拍摄,朋友已经一网扣住,抓了做标本去了。所以,只拍到了两个种类,效果也不是很好。不过,与前一天的一无所获相比,不但拍到了传说中的梳灰蝶,而且是被黄老师称为秦岭最稀少的梳灰蝶种类(Ahlbergia plumbagina),也不枉此行啊。走在前头的朋友采到了一头林中飞出的雌性中华虎凤蝶,这个秦岭的亚种被当做“周氏虎凤蝶”发表过新种。(其实貌似中国的3种虎凤蝶都可以杂交出可育后代。)不过比起江浙一带的中华虎、以及秦岭北麓的太白虎来,这里的虎凤蝶的确数量上珍稀不少。
气温渐升,来回奔跑拍蝶的我出汗很多,索性把内层的长袖上衣脱下来,这样能凉快些。没想到这件脱下的白色上衣马上引来了几只蝴蝶,盘旋了一会儿,就落在上面吸食起了汗液。其中,有我一直想拍摄的乌克兰剑凤蝶,以及斑纹极像黑纹粉蝶,体型却无比硕大的大展粉蝶。
沿着溪谷上溯了一段距离后,河床上出露了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温暖的静水区,可以看到成群的乌黑的小蝌蚪在晒太阳取暖。春天的秦岭还是非常干旱的,于是有水的溪谷成了各种生物光顾的地方。除了各种蝶类,鸟类是溪谷中最常见的生物了,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很多种类,可惜鸟盲一个,没一个认识的。
中午,我们向溪谷旁边的林中上行了一段距离。不过估计是有溪水的缘故,林中远不如溪谷受欢迎。朋友只采到了一只梳灰蝶,一只累积蛱蝶雌蝶。于是在林中吃过午饭后,我们继续回到溪谷探索。在中午炎热的深山中,唯有溪谷是最清爽的去处,因此,很多种类的蝴蝶都飞下来吸水降温。在泥地上拍到了一只昨天没有拍好的中华锯灰蝶。而泥地上数量最多的应该算是琉璃灰蝶了,大概有1~2种。累积蛱蝶也飞下来吸水了。这个种类有着发达的胸部肌肉,飞行能力在各种蛱蝶中数一数二,生性又极其机警,因此极难拍摄。周旋了一番后,勉强拍到了几张照片,都不算满意。而累积蛱蝶已经飞走,不知所踪了。看来,拍到满意的照片,得等明年了。
午后,日光西斜,溪谷两侧树木的阴影开始笼罩在河床的乱石滩上,于是这里不再那么受欢迎了,蝴蝶都离开了,溪谷开始变得冷清起来。这让我们俩都非常沮丧。在溪谷寻蝶,好处是数量多,坏处是,一旦黄金时段过去,就什么东西也别想看到了。除了公路上偶尔往来的汽车,山谷又恢复了寂静,看山看树,看天看云,听风听鸟,听潺潺的水声,我们度过了秦岭最后一个寂寞的午后。暮色渐渐笼罩山野,琉璃蛱蝶又开始活动了。最终,等来了开车来接我们的司机,秦岭2日的故事也就讲完了。
—————————— 幼期笔记 ————————————————————————— 四月份,植物开花发芽,在林中拍摄成虫之余,寻找蝶类的幼虫和卵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1.襟粉蝶卵 据南京吴琦爷爷的文章,南京的襟粉蝶类会把卵产到弹裂碎米荠上。秦岭存在2种襟粉蝶(藏襟粉蝶和黄尖襟粉蝶),四月份是其一年中唯一的活动时期,一路上看到了很多雌蝶和雄蝶活动,因此他们的蝶卵在此行之处就是我志在必得的目标。
秦岭十字花科的碎米荠一路上看到了好几种:碎米荠、弹裂碎米荠、光头山碎米荠、大叶碎米荠,但仅在开花的弹裂碎米荠上找到了蝶卵,数量很多。
弹裂碎米荠刚萌发的时候非常低矮,之后会生长近半米高将叶和花完全伸展开。襟粉蝶会把卵产道花柄上或者紧挨着花朵的小叶背面,卵橙红色,细长,约2mm长,较易于辨识。不过遗憾的是,未目击到成虫产卵行为,因而暂时无法确定是何种蝶卵。
2.莫氏小粉蝶卵 这次来,恰好赶上了莫氏小粉蝶成虫的发生期,成虫数量很多。且上海朋友在林中目击到成蝶产卵,并把卵带回。寄主经辨认,是歪头菜。这种豆科植物在林中非常常见,当年生草本,茎直立生长,大多已经有30厘米高了。成虫多在叶背产卵,偶有产在茎上,卵刚产为白色,细长,但我在野外找到的卵都已变色,带有橘黄色色调,可能是产卵时间长后变化所致。卵也很多,较易于寻找。同地可能还会有突角小粉蝶、锯纹小粉蝶,但均未见成蝶,因此卵是莫氏小粉蝶的可能性极大。
3.尖钩粉蝶 这次亲眼目击尖钩粉蝶产卵,为不惊扰成蝶产卵,未进行拍摄。该蝶是一只越冬的尖钩粉蝶,翅面白色,较破旧,为越冬成蝶,绕一颗越1.5高的木本植物飞翔,时不时落在枝顶的叶片上,停留时间不久,无法看清是否产卵。后成蝶飞走后在枝顶叶芽背面寻得白色卵1枚。卵细长,顶端尖锐。该植物经鉴定为鼠李。
4.重眉线蛱蝶 Limenitis amphyssa 朋友发现的第一只线蛱蝶属种类。寄主为忍冬科的双盾木。生长于路边,小型乔木。采到时棘刺老旧,运动缓慢,系蜕皮征兆。经过2天后,蜕皮到下一龄期。肉棘变得非常长,头壳纹饰也有变化。后饲养出,为重眉线蛱蝶。
5.扬眉线蛱蝶 Limenitis helmanni
我发现的幼虫。发现于路边低矮的忍冬科植物上。叶对生,茎、叶均生短毛,未开花结果,因而无法定种。但鉴于该处山林里这般摸样的忍冬科植物都是苦糖果,故大体确定该幼虫寄主是苦糖果,且后来换食后暂无不良反应。这个季节苦糖果已开完花,长出了分叉的果实,因其外形,此果俗名为“裤裆果”,二叔说为了名字雅观,中文名采取谐音“苦糖果”,但其果实基本无苦味。此时大部分果实已经成熟,甜美多汁,我们基本上吃了一路,非常可口。
幼虫发现时,在叶柄上休息,身后可以看到刚刚退掉的外皮。根据外观特征,初步认为是线蛱蝶属的种类,后经饲养,为扬眉线蛱蝶。
6.某闪蛱蝶幼虫 朋友在某柳树上找到。由于杨柳科植物种类非常多,具体种类很难鉴定。此幼虫在归途中由于气温炎热,死掉了,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很可能是紫闪蛱蝶。
7.其他寄主植物。 1)杨柳科 种类非常丰富,随便拍了一些:
2)马兜铃 此行非常想找到一些马兜铃科的东西,之前就知道不是很容易找到。在山里,它们数量的确不多,都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大部分刚发芽,可能有2~3个种类,仅有一株开花,可以鉴定到种。由于时间过早,马兜铃上未找到蝶类幼虫。
3)芸香科 秦岭芸香科植物也很难找。唯一可以确定是芸香科植物的是这样一个怪东西。叶子正面反面都有针刺,一开始我认为是传说中的两面针。后来才知道,秦岭没有两面针这种东西。我拍到的这个,是竹叶花椒。
4)其他寄主植物情况 此行很多种类的寄主都没看到。朴树、樟科植物一棵都没找到。其他看到了核桃楸,壳斗科植物更是种类繁多这些都是线灰蝶的寄主,秦岭最耀眼的珍宝!
—————————— 植物笔记 ————————————————————————— 1、花果
2、叶
第三天上午,我乘大巴回到了西安市区,已是炎炎烈日当空了。去了回民街吃了两笼贾三灌汤包,非常棒,让我想起了家里羊肉灌汤饺子的味道。刚对西安这个城市生出几分好感,就遇到了机场大巴旁边组团作案的骗子,猖狂的很。西安在我心中美好的形象完全崩坏了。
终于把照片都整理完了。窗外的小城济南飘起了雪花,屋里清清冷冷,肚中也空空如也。于是有些想念秦岭那些阳光灿烂、彩蝶纷飞的日子了。(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