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胫前色素斑

 吕康悠然 2019-06-11

胫前色素斑(pigmented pretibial patches, PPP ) 为发生于胫骨前的淡棕色萎缩性色素沉着斑块, 是糖尿病常见的皮肤病变。糖尿病患者在其下肢远端伸侧皮肤出现多发性色素沉着斑,初期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暗红色丘疹,散在分布,进而萎缩并出现色素沉着。

胫前色素斑

该皮损组织病理学显示表皮及真皮乳头水肿,毛细血管局灶性增厚,管壁有阳性物质沉积,真皮胶原改变,红细胞外溢,轻度淋巴细胞浸润,符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特征改变。

关于胫前色素斑的病因, 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

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 使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被糖化, 使其变形和携氧能力下降, 加之血红蛋白内2,3-二磷酸甘油酸降低, 其释氧能力减低,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及损伤, 使皮肤微循环障碍, 致胫前色素斑的发生。

2

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导致毛细血管高压, 液体和蛋白渗出增加和血管基底膜增厚, 使皮肤毛细血管呈慢性缺血, 致胫前色素斑发生。

3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 蛋白合成减少, 分解增多, 而致低蛋白血症及负氮平衡;加之糖尿病患者多数有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神经功能紊乱, 最终导致皮肤营养缺乏形成胫前色素斑。

总之,糖尿病患者胫前色素斑的发生是由于持续高血糖,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毛细血管高压, 加上蛋白质代谢紊乱, 使皮肤血流量不足, 营养不良, 稍有轻微外伤刺激双下肢胫前时, 就可发生此类皮肤损害。

另有文献报道,有PPP的糖尿病患者CD4+、CD4+/ CD8+T细胞较无PPP患者升高,而CD8+T细胞降低,推测PPP 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细胞免疫异常有关。同时对胫前色素沉着处行皮肤活检荧光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如IgA、IgG、IgM、补体C1、Cq1 和纤维蛋白相关抗体(fibrin-related antibody,FRA),而肾活检也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考虑PPP 患者皮肤与肾脏都存在免疫损伤可能,提示免疫异常可能参与PPP的发生。

PPP 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损伤表现,发病率为9% -55% 。PPP 多发生在双下肢胫前,但也有报道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腹部、大腿等。研究表明,PPP 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大血管病变相关,因而可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早期征象。PPP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含铁血黄素沉积与黑色素的沉积是糖尿病皮肤病的临床特征,用多普勒检测可发现胫前色素沉着部位血流失调。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在口服药物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及早启用胰岛素治疗,避免外伤刺激,希望广大糖友引起重视,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胫前色素斑,保持良好心态,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End

问题答案稍后见留言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检出率高达20.4%,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易发生低血糖等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对老年糖尿病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文糖医对话框直接点击内容分类里的“老年糖尿病”或回复“老年糖尿病”、“病例分享”等关键词就能看到病例分享内容。


《漫话糖尿病》《糖尿病生活百科》

点击购买链接:

 http://weidian.com/s/1174583856?wfr=c&ifr=shopdetail

专家简介

刘师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山西名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太原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曾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附属医院和康奈尔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治疗】: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垂体、肾上腺疾病等的临床诊治。

门诊时间

周二和周四上午8:00-12:00

门诊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三道巷1号

(太原市中心医院)

来院乘车路线:

1.北大街-绿柳巷-西二道巷-解放路-东三道巷-太原市中心医院

2.城坊东街-永定路-东二道巷-永宁路-东三道巷-太原市中心医院

乘坐25路公交车至北肖墙坝陵北街口(征兵大厦)下车,向西100米即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