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量被巨头把持的时代 普通人如何到海量搞流量?

 SY诗依 2019-06-11

今天我们聊一聊,渠道 与 流量!开始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社群。

社群这个概念火了很久了,今年尤甚,各路人马悉数上场,有真刀真枪的干的,也有满脑子意淫的评

论家。还好,我也参与过几个社群的搭建恰好又爱满嘴跑火车。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啥是社群?

也许你认为是一帮子人凑一块组个群就是社群,确实社群表现为一伙人的集聚,但更重要的是为

什么而聚,社群的“群”是成员围绕一个价值点集聚的结果,而非社群本身。社群更强调的是以一个“价

值”作为胶水联结成员,有联结就一定有潜在价值迸发,至于怎样的社群能迸发能量,那是后面的话。

“价值”可以是一个独具风骚的大咖,也可以是一款产品,也可以是共同的爱好,一句话,社群就是一

伙人以某个“价值”形成的一个组织。有一个“价值”就可以了,不需要三观一致,共同爱好,全是亿万

富翁这些条件齐备,我只倾向于具备多个条件只是保证一个社群质量高低的维度而非定义社群非缺不

可的要素点。而变现多少则取决于你和多少人建立了关系。

流量被巨头把持的时代 普通人如何到海量搞流量?

好了,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渠道 与 流量都是什么?

社群渠道: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品牌厂商或零售商需要通过不断地扩展门店来尽可能多地接触目标消

费人群,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空间限制,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这样的商

业现象意味着一种商业逻辑的更迭——由抢占空间资源转变为抢占时间资源。

那么具体到实际实施,社群的日常运营与维护工作便可以概括为下面几项。

拉群:

社群不可能凭空产生,当我们找到目标用户后,便需要搭建社群,将用户导入到社群中,之后再进

行下一步的工作。社群运营的第一步是建群,群建好后便要想办法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进

群。

建立群规则:

用户进入社群后,如果不对社群加以规范,很快群里将充斥着广告,久而久之,这个社群也就死了

。因而,社群建立后,必须建立群规则,避免群成员发布无关信息,维护社群氛围。

用户答疑:

用户加入社群,一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比如兴趣方面的需求,学习方面的需求,社交方

面的需求。为了解决他们的需求,用户有时候会在社群里提出问题,因而,作为运营者应当时刻关注

社群内部信息,了解用户意向,并提供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行为维系用户联系,为接下来的用户转

化做铺垫。

社群营销:一切关系皆是渠道

流量被巨头把持的时代 普通人如何到海量搞流量?

社群流量:

网络1.0:

流量的入口是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门户网站。这个时代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门户网站做

广告,吸引流量。但是,这种广告的转化率十分低下。。

网络2.0:

流量的入口变成了搜索引擎。很多人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来看新闻、找内容。

网络3.0

一个热点事件的传播,既不是通过门户网站也不是通过搜索引擎传播,而是从朋友圈传开的。根据

最新的统计,微信、微博、qq,这三大类社交属性的自媒体(我们称之为社交媒体),占据了流量的

80%。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入口不再是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已经转向了社交媒体。在这个

时代里,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说自己想说的话,并让每个人看见。

可见,流量入口的悄然改变,也直接导致了商业模式的重新搭建。基于纯电商的商业模式已经举步

维艰。

仅仅依靠解决信息对称问题的商业模式,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不仅开店成本高企,流量费用变贵,

而且流量的转化率,也越来越低。

那么接下来,大家认为 下一个“王者”会是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