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研究

 老宋329 2019-06-12

【摘要】:研究目的和意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第107条,古今医家对其方药组成、病因病机见仁见智。本文广泛收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古今医家对方证认识的异同点,总结其证治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临床扩大其应用范围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采取归纳总结法和频次分析法等文献学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软件作为检索工具,参考《伤寒论类著作书目总览》筛选国内及日本汉方医家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相关文献,分析其证治特点;搜集学术期刊数据库近5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医案,采用频次分析法归纳其现代临床应用规律。研究结果:其一、古代医家认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病因素有痰饮而少阳误下;病位有心、膈、三焦之别,方证病机共计23说,以胸满腹胀、心下有抵抗感、脐部有悸动、动气由脐上而迫于心下为腹诊特征。其二、现今临床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对象以30-50岁女性为主,病证共39种,涉及11个系统,以精神系统(占总频次的39.08%)、神经系统(占总频次的16.09%)、循环系统(占总频次的10.34%)疾病最为广泛;其病因以内伤七情为主(占68.97%)、其次为痰饮(占17.24%),以失眠、烦躁、便秘、食欲减退、口苦、情志抑郁、胸闷、心悸、口干、舌红苔白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方临床常用剂量为柴胡10g、龙骨30g、黄芩10g、生姜15g(3片)、人参10g、桂枝9g、茯苓15g、半夏10g、大黄3g、牡蛎30g、大枣10g(3枚)。加味药物频次共500次,涉及药物124味,以补虚类(计118次)、安神类(计78次)、清热类(计61次)、活血化瘀类(计48次)最多,加味药频次前10位为甘草、白芍、酸枣仁、磁石、郁金、枳实、石菖蒲、当归、川芎、栀子。其三、历代本草虽载铅丹无毒,然其多小剂量应用(一般不超过5克),应纱布包裹扎紧入煎剂,但不宜久服。现今临床多用远志、代赭石、生铁落、磁石、珍珠母、琥珀、朱砂拌茯苓、石决明、紫石英、礞石、白金丸、白芥子等替代。

其四、总结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大陵、太冲、丰隆三穴配合刺血、调筋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特点相契合,可有效治疗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结论:古代医家重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文、原方的理论研究,从六经、八纲、三焦、营卫气血、脏腑等多个角度探讨其病机,日本汉方医家多侧重描述其临床主治适应症、并补充了其腹诊要点。本方现代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对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尤有效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