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定投一定赚钱吗?

 岛映 2019-06-12


文丨李大仁

我两个月前在知乎写下一个回答,结论是:  只要在大盘3000点以下,定投沪深300,三年内一定能赚钱,年化收益10%-20%不等。

这句话听上去就像是个大忽悠。讲实话,我自己也觉得像个忽悠。但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

受限于知乎的篇幅和话题,当时很多信息无法详细讲,相信很多读者也闹不清定投为什么一定能赚钱。

今天就以实际案例,给各位读者证实这句话的正确性,展现基金定投的神奇之处

01

历史回测

为了体现“三年内一定赚钱”这句话的准确性,我们找个极端的案例:

在2015年6月12日的5178顶点买入,到2018年1月26日的3587点卖出。

这个行情,上证综指跌了30%。

我们假设自己是个冤大头,听了忽悠后从5187点入场定投,算算到3587点会亏多少钱。

回测数据:

标的: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A(110020)

策略:智能定投(亏多少,补多少;赚多少,撤多少)

金额:每月1000元

因为用每周定投一次的话,总共要定投100多期,数据比较多。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这里精简成每月定投1次。我们来看看数据:

从20150612到20180112,我们总共定投了32期,每期投资时间和金额如上表。

上证综指在这个行情中亏损30%,我们会亏损多少呢?看表:

这两年半来,我们总收益率为29.34%,IRR年化收益16.95%

怎么样?即使我们是个小白,一脚踏上了5178的顶点,但只要我们用智能定投策略买入,并持有2-3年,等待我们的并不是天台,而是收益起飞。

在看上图中“市值和成本”的表格,从2017年6月起,我们基本上就不用定投了。因为按照“赚多少,撤多少”的策略,我们账户的盈利已经超过了定投目标。

有读者可能会问,从5178点开始越亏越买,那得补多少仓啊。没有足够的现金补仓,岂不凉凉?

来,看表:

按照这个计划,我们最大买入金额是在2016年1月。这一期定投,我们要买入1714元,是1000元的1.7倍

1.7倍,能接受吧?不是“无底洞”吧。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在5178顶点定投,还会有16%的年化收益呢?

02

风险管理

我一直跟大家分享巴菲特的“能力圈”法则,强调要清楚自己玩的是什么。

因为知道自己玩的是什么,才知道风险是什么。知道风险,才能管理风险。

很多新手买基金都是一次性买入,这种操作对实时机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买在了5178点,那么迎接他的可能就不是收益起飞,而是天台坠落。

而用定投的方式买入,就能管理时机的风险。

按照A股这暴涨暴跌的性格,只要定投时间足够长,我们持仓成本一定会被拉到很低,然后耐心等到下一次暴涨的来临,我们就能赚钱。

所以,定投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择时,非常适合新手投资人。

那定投有没有风险呢?

1.无力补仓

比如在定投的过程中,因为紧急用钱,必须要把基金账户的钱取出。如果此时仍是定投前期的亏损阶段,那么将功亏一篑。

所以,我多次向大家强调,用于定投的钱,一定要是闲钱,至少得做好3年不取出的准备。也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风险。

其次,是在低位时现金流不足,无力补仓。比如有些朋友每月结余3000元,于是就把3000元全部用于基金定投。这种做法,遇到下跌行情需要加倍补仓时,没有后续资金。

这种情况虽然不会直接造成损失,但会减少收益。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定期定额的普通定投,比定期不定额的智能定投,收益可能会差2倍。

所以大家在定投时一定要留有预备资金,不必追求每一分钱都产生收益。留有一部分应急资金作为储蓄,遇到暴跌行情,也能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2.高位买入

虽然我们回测案例在5178顶点买入,也依旧能够盈利,但时间跨度特别长。

在面对两三年的亏损中,还能坚持定投,并且是越跌越投的,得有一颗多强大的内心?

大家可以想想我们的实际情况,这个月下跌10%左右,大部分读者就已经动摇、开始退缩,而面对两三年的亏损,坚持下去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管理高位买入的风险,我们采取的低估值买入法

通过历史数据,计算指数估值。只在低估值区间买入,这样可以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也能让我们尽早看见盈利的曙光。

03

其它风险

除了基金定投中的风险,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其他风险。最近有不少读者在群里,或者在评论区问如何买保险。

我虽然在保险领域不专业,但是在金融行业搬砖,也略知保险皮毛。

比如在中国卖保险,门槛非常高,所以中国的保险公司来头都不小,并不一定非得买最大几家公司的保险。

其次,每家保险公司都有众多的保险产品,有些产品同质化很高,但价格相去甚远,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多。

不管是投资,还是工作,我的理念都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买保险跟投资基金一样,不能盲目从众。我们需要了解自身需求和市场行情,选择适合自己的。

我在保险领域是个门外汉,但很多读者又有买保险的需求,所以从专业人士那儿给大家讨来一个福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