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品中的母亲我怎么感受不到

 bankcheng 2019-06-12

今天上午讲到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这一首现代诗的时候,有学生疑惑,短短四个小节,为什么“母亲”这个意象出现两次之多?

(算上最后一个小节“大陆”——祖国母亲,应该是三次)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首先,“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字面意思上看,是思乡的愁绪!即想家而到不了家的忧愁之感。那“家”又是什么呢?有一句话想必诸位或多或少有听到过,“有娘家就在,没娘是亲戚”!

小时候,诗人余光中在该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我”与母亲没有生活在一起,所以才会把这种想妈、想家的愁绪化作言语,写进信里。粘贴上小小的邮票,发给母亲,解“我”的思念之苦。

隔了一小节,便是“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全诗四个小节,有两个小节都直截了当的抒写着“思念母亲”的情感,足见“母亲”这一角色对诗人余光中所塑造的“我”的影响之深。

然后,我们回到现实,为何我们诸位现在很难具体的深刻的感受到作品中的“我”少时思念、后来怀念母亲的感受呢?

那接下来我就以生活中贯一发生的情形举例,您就全明白了。

想一想,我们现在放学回到家,跟谁(什么)最亲?

——手机📱!电脑💻!回答的不假思索。

这一回答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再想一想,在科技尚未发达的民国时期(诗人余光中少年生活的时代)或更早之前的时代,小时候的“我们”(先民们)大多是躺在母亲的怀里,听着歌谣,酣然入睡;或是伏在母亲的背上,听着童话,伴她出入家门、田地。直到上小学,甚至上完小学一二年级,这时候有多大(年龄)?少说也得六七岁吧!

然而,诸位在坐的同学们,小时候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最常见的情形便是婴儿车里挂一智能手机📱,循环播放着母亲大人精挑细选的悠扬动听的儿歌,一首有一首,一遍又一遍,且一模一样的节奏,无穷无尽,睡醒了听,听醒了睡,总之要开发你全身的音乐🎶细胞。

终于有一天,会站了,能走了,再也不用躺在那个小小的车里了,恭喜你!从此,基本上也失去了温暖的怀抱!也许是玩具太多了吧,多到以至于除了饿了会找妈妈、睡了想找妈妈以外,基本上就不需要妈妈了!

到了三岁,上了幼儿园,放学回到家后也好像大孩子一样,很独立的样子,写完作业看电视📺,看完电视📺抠手机📱。偶尔一次想撒撒娇,“妈妈,我们一起玩儿游戏好不好?”妈妈基本上一句话就打发了,“写作业去!”或是“你看,妈妈忙,自己去玩儿吧”。(现代社会里的妈妈们的确很忙,做饭、洗衣、刷视频、看小说等等,忙的不得了)

所以,再回到问题的起初,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已有了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