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高考,孩子需要你的“在场” | 旧文回顾:高考在即,父母给孩子最有力的家庭支持

 CaoJunRuix5g8a 2019-06-13

又到了每年最牵动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时刻,每当高考临近,孩子们都进入到最后的紧张备战中,父母们内在的焦虑其实一点也不亚于孩子,而且父母们还时常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倍感无措。

去年,本公众号推出了一篇《高考在即,父母给孩子最有力的家庭支持》,帮助家长们理解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更好地支持到孩子。今天,我们想再次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中的重点,希望能在孩子人生中的这个重要时刻,陪伴他们一起顺利度过。

1

如何理解高考情境? 

孩子高考,作为应激性事件,无疑会把整个家庭带入“危机”状态,即由原本稳定有序的阶段,向尚不可知和不确定的新阶段过渡。而且,这个特殊的阶段也往往伴随着“分离”的发生。从此之后,大多数孩子将离开家,步入社会,展开自己的人生画卷。如何应对“危机”和“分离”,需要家长进行思量,并付诸行动。事实上,危机不仅是危险与威胁,同时也是机遇。成功地把握危机情境,整个家庭将会因这种经验而更为成熟、更加坚强,将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所以,危机可以被视为成长和发展的契机。那高考在即,父母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你的孩子,需要你的“在场”。这种在场,是父母要以独立的、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陪伴者出现在孩子身边,而不仅以父母的角色出现。

2

父母在高考情境中的“在场”

父母在场的不同种类:物理的在场、系统的在场以及情感的在场

物理的在场

物理的在场指日常生活中,父母一直在身边,为孩子提供支持和照顾,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如父母在家,做孩子喜欢的饭菜,保证孩子营养的均衡,舒适的寝具,安静卫生的学习环境等。同时,父母也要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系统的在场

系统的在场指家庭成员相互支持,与朋友、同事、亲戚联系紧密,核心家庭之外也有至交好友。一旦家庭遇到困难,可以有亲朋好友帮忙解决问题。家长一方面有能力寻求资源的帮助,同时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以及核心家庭,抵挡住来自核心家庭之外的压力,如来自祖父母对孩子的过高期待,以及家族中成就较高成员对孩子所产生的无形压力。家庭允许孩子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更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成为家族所要塑造的样子。

情感的在场

情感的在场指父母本身是自信的,稳定的,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做称职的父母。他们既投入与孩子的互动之中,又能与孩子保持适宜的边界。父母了解自己的能力、梦想和价值观,知道自己是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也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有自我的想法、感受和愿望,会思考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也能体会到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愿望,并且有能力区分家长和孩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父母不是无助、不知所措的,父母很确定,在某种情境之下,什么是对的,并且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父母也不会感到孤独,而是知道所有的支持者,并可以采取适宜的行动。

3

父母在高考情境中的照顾

父母的在场,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安心,保持情绪的稳定与开心,而这恰恰是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保证。

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一直到老都在改变,每次学习新东西时,都会在大脑建立新的结构、新的连接、路径和神经网络。这种现象被称为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只有在多巴胺系统被激活后才会发生。当突然有新奇的东西出现,当我们心情好,当我们惊奇地体验一些积极美好的东西时,包括巧克力、美妙音乐、动人的话、好看的相貌等,此时多巴胺系统会被激活,神经可塑性最强大,大脑学习的意愿就会增加。积极快乐的情绪会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越早、越频繁的跟随这些积极美好的部分,哪怕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一点点痕迹,它们也会慢慢变成普通车道,以至高速公路。

这些医学发现证明了家庭治疗师反复强调的观点:这就是资源取向以及积极重构对于成功的治疗多么重要。

那么在生活中,多去寻找和发现新奇美好的事物,体会和表达新颖、惊喜、耀眼等正性感受,营造幽默、乐趣、欢笑等美妙的时刻,可以促进学习和改变的发生。

面对大考,你的孩子,需要你的“在场”,而不是仅仅“出现”。

父母和孩子一起,接受无法改变的情形;设定现实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保持长远的视角,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考虑应激事件;保持充满期望的愿景,期待美好的事物,设想愿望;同时,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规律锻炼,关注自己的需要和感觉,这其实就是给孩子最有力的家庭支持。

分 享 

  做平静而稳定的妈妈

2014-6-2    8:30   星期一

今天是端午节三天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先生去单位加班,妈妈去外面遛弯,儿子还在酣睡,家里面静悄悄的。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独享时光,打开音响,听着歌曲,伴着蔡琴特有的充满磁性的声音,我开始记录着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所悟。

我是“本应该”焦虑的,因为还有4天,儿子就要高考了,寒窗苦读12载,在此一搏了;我也是“有理由”抱怨甚至愤怒的,因为儿子要我早上七点叫他起床,他要保持高考的节奏。可是,已经八点半了,他仍然一点动静也没有,卧室的门还是关的严严的。

轻轻敲敲门,走进儿子房间,儿子睡得很香。悄悄地把蚊帐钩起来,靠近儿子的耳朵,轻轻地说,儿子,七点二十了,起床吧。他缓缓地摇了摇头。看他睡眼惺忪的样子,看得出,他实在是起不来。我给他把已经踢到脚下的被子拉上来,盖好,心疼又温和地说,“冷吗,儿子?盖好被子,好好暖和暖和再起床。妈妈做饭去。”轻轻拉上门,走出房间,我去了厨房,开始准备儿子丰盛的早餐。

全部素材都准备完毕了,就等儿子起床后我再开始炒了。儿子要吃刚出锅的新鲜饭菜,这是必须的。没事干了,我要忙中偷闲,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了。我给自己泡了一杯昨天刚买的KLASSNO咖啡,然后靠在沙发上,品着浓郁的咖啡,听着温婉的音乐,赏着窗外的美景,想着自己的心事。生活如此地美好!我不禁感慨。

为什么在儿子大考来临之际,我既不焦虑,也不抱怨,而是如此地平静、稳定、和谐呢?我想,这大概是源于我对儿子发自内心的理解、信任和欣赏,赋予了我强大的内在力量,保持自己的平静、稳定与和谐。看起来他真地特别困,那就多睡一会儿吧,睡饱了才能有精力学习啊,这是我对他的理解。我相信儿子有能力管理自己,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父母替代他来管理他自己,他有足够的心智去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欣赏儿子有张有弛的状态,这是我所没有的。他既会忙中偷闲地照顾好自己,也有很强的爆发力和承受力,在大考来临之际保持淡定。即使面对填报志愿这样的大事,儿子也表现得“有礼有力有节”,既有自己对底线的坚持,也能广泛听取家长以及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表现的非常成熟和稳定。所以,我有什么可焦虑、担心的?而且,我也很清楚,儿子已经18岁了,他的人生只能他自己做主。除了接受和祝福,我又能怎样呢?

作为父母,我理解儿子面对高考巨大压力的不容易,我不想给他施加更大的压力。而且,我们的状态好,也是对儿子的一种支持啊。儿子看到他最爱和在乎的亲人活得滋润和洒脱,他也就可以安心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了。

在欢笑声中,迎接高考的来临

2014-6-3   22:48    星期二

今天是端午节三天小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上午去儿童病房查房,中午12点半开始出门诊,快5点出完门诊,我又回办公室处理了一些工作邮件,5点半钟,离开医院回家。可能是因为面临高考这个应激事件,从早上一上班开始,就觉得困,精神不太好。在公交车上,我居然睡了一会儿。

到家6点半,儿子已经在家了。我习惯性地敲门,儿子满面笑容地给我开门。看来儿子今天心情不错,我也随之放下心来。

还有三天就高考了,目前来说,孩子的状态胜过一切。该学的都学了,该会的都会了,不会的也很难再会了。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状态,在考场上正常发挥,该拿的分争取拿到,拿不到的分潇洒地放手,就够了。

准备做饭了,我问儿子:“爆炒鱿鱼,用青椒还是韭菜?”儿子非常干脆地回答:青椒。几乎与我的回答异口同声。我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儿子,说:“儿子,妈妈还挺懂你的,是吗?我们看问题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儿子很受用地点点头。

晚上儿子吃了不少鱿鱼。看儿子吃得很香的样子,姥姥很欣慰,关切地问外孙主食“吃贴玉米饼子,还是米饭”,外孙高高兴兴地说“吃饼子”。姥姥有点惊喜,因为姥姥一直希望外孙多吃点粗粮。显然,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晚饭后,我困得一塌糊涂,趴在姥姥的床上,电动按摩器按着我的背部、臀部和腰部,我就在半梦半醒之中了,再醒来时,已经是晚上10点了。

我到客厅准备水果,为自己这一个晚上的长觉有点后悔和自责:儿子还在学习,不知他喝水了吗?现在去叫他出来吃水果,还是等一会儿再说?我正在矛盾中,儿子打开门,走出房间。“儿子,吃水果吧?”我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地、自以为是地去打扰儿子的安排和计划。儿子看起来意气风发,“好啊”。然后洗了手,和我一起吃草莓。

儿子边吃草莓,边非常有气势的样子,大手一挥,“妈妈,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高考”。此时,我的心中别提多感动了:还有3天就要上考场的儿子,此时居然如此地从容、淡定、毫不慌张。要有怎样的内在力量的修炼,一个人才可以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呈现出如此的姿态?我用欣赏的语气回应儿子,“好厉害啊,儿子,看来你已经掌握了高考的主动权啊!你自己可以做的都做了,只等高考的来临了。妈妈当时可没有做到你这样的水平。我还记得自己高考前几天还一直在忙着备考。”

儿子对我有理有据的“飘扬”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毫不谦让,接着说,“考完试之后,我也比较忙,要赶快处理身体的几个‘小恙’。”我关心地追问,“儿子,还几个小恙呢?哪几个?”儿子伸出脚板,“大拇指和中指的鸡眼,眼睑下麦粒肿留下的痕迹,都需要几天时间集中处理掉。”

看着儿子在学习的重压之下,还能如此有安排地照料自己的身体,我发自内心地为儿子高兴。兼顾照顾身体和学习,多有长久发展潜质的儿子啊,儿子是善于寻求平衡的。我说,“儿子,你还挺会照顾自己身体啊。”儿子看看我,得意地点点头。我接着说,“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可能说明对自己的父母满意,因为人的身体是授之于父母的。”儿子含笑点点头,诙谐地说,“我觉得你这个人吧,挺会给自己找乐子,总能找到自己做的还挺好的地方。”儿子是在表扬我啊,我赶快乘机而上,“谢谢儿子夸奖,那是,老妈还是很擅长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的。”

儿子还说,这两天,最里面的牙齿咬东西有点不舒服。我问“是否长智齿了?”儿子惊问道,“那怎么办?”“儿子,妈妈就是在高考前长的智齿。哎,想要你不像我,还真有点难啊。”儿子耸耸肩膀,接受了他与妈妈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得到了力量——像妈妈一样有力量应对生活中那些妈妈也曾经历过的困难。再苦再难,妈妈曾经走过,有妈妈陪伴,儿子还怕什么呢?这就是传说中的“代际传承”吧?

在高考前三天的晚上,一对母子,在强大的高考压力之下,能有如此轻松、幽默的对白,我真的为我们母子而骄傲。是的,生活是有很多苦的,但如何能做到苦中作乐,是门学问,也是艺术。

加完班回到家的爸爸问儿子,“明天早餐想吃什么?”儿子表示“都可以”。爸爸报了一连串的菜单:炖鸡翅,炸薯条,焖米饭,鲜榨橙汁,怎么样?儿子满脸喜色,连连点头。我趁机而上,“看来,我的煎牛排,排不上号了?”儿子还真为我着想,说,“你的排后天吧,(高考前)最后一个早餐,给你个机会,还得看你起得来吗?”我屡犯此类错误,前一个晚上信誓旦旦,但第二天早上大睡不起,结果儿子只得匆匆改换简餐。我“郑重”地握着儿子的手,“谢谢给我机会,我一定抓住好机会,不辜负‘领导’厚爱。”先生在旁边添油加醋,“说到得做到啊。”   

一家三口人,沉浸在轻松、愉快且带点幽默的家庭氛围中,在欢笑声中,迎接高考的来临。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