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么?古时候的“中医”有专门的“高考”

 sunyaohai 2019-06-14

2019年全国高考刚刚落下帷幕,许多考生和家长纷纷开始琢磨选专业了。小编想说,中医药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哦。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开办高等中医药类专业院校数已经达到317个(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25所),硕士授予权单位67个,博士授予权单位20个。中医药专业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专业门类也是越来越丰富。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家的选择更多了,路子更宽了。

其实,早在古代,中医教育考试制度就已经非常完善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学教育与进行医学考试的国家,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医学考试制度。“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国历史上国家层面的医学人才培养与考试是非常成体系的,这主要是受儒学特别是科举考试的影响。

知道了么,“中医高考”很早之前就有啦!

两宋时医学教育与考试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将“医学”与“太学”并列,引入“太学”的学习与考试制度,设置翰林医官院,表明了政府对医学教育与考试的重视;铸造针灸铜人教学时作为教具,考试时作为考具;编制《太医局诸科程文格》,以规范考试命题。

考试试题分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六大类,考试例题采用交叉命题、随机命题等方式,同时建立题库,题型、内容全面,意在对应考者的知识结构、医学理论、临床技能进行全面考察;将《黄帝内经》纳入“太学”考试中,医学教育中也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考试中有“儒经义一道”,既表明了政府对医学教育与考试的重视,也提高了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另外,嘉祐五年起,考试内容增加《神农本草经》,占十道中的二至三道之多,且规定如全答不出,即使其他科目再好也不予录取。这说明光有医学理论还不行,还要通《本草》,识药物,通药性,方才允许行医,才能提拔重用。

下面,小编选两道题考考大家,看看你在古代能考多少分。

墨义

问: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脉义

问: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怎么样,都答上来了么?答上来的给你们点个赞,没答上来的赶紧回去继续背诵经典吧。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控盐小常识

1、多吃有味道的菜,如洋葱、番茄、青椒、胡萝卜等食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来提升菜的口感。

2、做凉拌菜的时候,最后放盐,少撒上一点儿盐再放些醋,味道就很好。

3、用酱油等调味品时,用点、蘸的方式,不一次性将酱油都倒进菜里面。每6毫升酱油所含钠离子等价于1克盐中钠离子的量。

来源于河北省科学控盐宣传联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